回覆列表
  • 1 # 國史鑑今

    春秋時期,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按這個計算,一個大的縣邑有人數至少在75000人,所以申息之師的人數大概在十萬左右。

  • 2 # 南宮外史

    經過分析,申息之師,戰車400輛,兵力6萬人。

    申國和息國,是周朝分封的小諸侯國。

    西申國在周王城附近,為候國,曾有申候與狄人殺周幽王。

    但此文講的申國應該是楚國附近淮水一代的東申國(今河南信陽一帶)。公元前688年南申國(河南南陽一帶)被楚文王所滅後,把申地設定為郡縣,把申人東遷到信陽,稱為東申。

    息國,姬姓,息國也算作一箇中等諸侯國,前712年,息國曾經討伐鄭國,可見其兵力不弱。春秋初期為楚文王所滅,其地被設定為縣,今蔡州息縣即是。

    息縣和申縣,在春秋時代楚國的爭霸鬥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城濮之戰,楚國令尹子玉並未率楚國全部主力出征,而是以申息兩縣的兵力為主。公元前585年,晉國討伐蔡國,楚國以申息的兵力救蔡。晉國將領認為,此戰如果獲勝則僅僅是擊敗楚國的兩縣而已,若失敗則更為恥辱,因此主動撤退。從申息兩縣的兵力足以和霸主之國晉國的軍隊周旋,可見申息兩縣的富庶和軍事實力。

    從上述事實推斷,申息兩縣都是將諸侯國降為縣,人口應該眾多,每國最低應有兩個縣人口,這是其一;

    兩國都是遷徙到新的地區,信陽之地和息縣之地,這兩地也應該是個郡縣,否則容不下移民,這是其二。

    從這兩點推測,申縣和息縣的實際人口,應該各有相當於三個縣的人口數量。

    春秋時期一個縣大約萬戶,每戶一人服兵役的話,申縣就有三萬人的軍隊。息縣也有三萬人的軍隊。

    況且,楚國把這兩縣當作抵抗晉鄭入侵的屏障,應該給這兩縣配備較好的軍事裝備。

    按周朝禮制,每輛戰車大約需要士卒75人,三萬人減除約半數後勤人員,還有一萬五千人,大約能裝備200輛戰車。也就是說,申息兩縣各有戰車約200輛,總計戰車400輛。周朝時,天子萬乘之國,諸侯千乘。晉國討伐齊國的鞌之戰,才出動戰車800輛。可見400輛戰車的兵力也是不少的。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出動的兵力並不多,最多七、八萬人馬,一般五萬人馬,少時也就兩三萬人馬。申、息兩縣有六萬人馬,兵力是不低的。

  • 3 # 倔犟的蝸牛

    說楚國憑藉申息之師即可爭霸有些誇張了,申息之師雖然戰力強大,但也不至於撐起整個楚國的擴張。

    楚國軍隊分為中央軍和地方軍。

    楚國中央軍分左、中、右三軍,兵力可達五六千乘(每乘甲兵10人,步兵20人)。

    楚國的地方軍數量也相當龐大,人數最多的是大城陳、蔡、東不羹和西不羹皆千乘兵力。

    而像申、息、許、葉等縣師也各有幾百乘兵力。

    申息之師,是楚國滅掉申國和息國建立起來的縣師,即地方部隊。

    申息之師組建後屢立戰功,地位迅速上升,奉命鎮守楚國北部邊界。

    公元前597年,申息之師在決定霸主歸屬的晉楚“邲”之戰中大敗晉軍主力。申息之師從此威震天下,楚莊王憑此戰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寶座。

    公元前585年,楚伐鄭,晉國出兵救鄭、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二縣之師救蔡,御晉軍於桑隧之地。

    晉軍權衡利弊之後認為,此戰若勝也只是打敗楚國兩縣之師,沒有什麼光榮;若失敗了,那就是奇恥大辱,於是晉國撤軍而回。

    可見申息之師此時已經足與中原霸主晉國抗衡,其實力之強可見一斑。

    公元前506年,吳軍攻克楚國首都,浩劫降臨。楚國雖然憑藉申息子弟和秦軍復國,但申息之師遭到沉重打擊,逐漸衰落。

    戰國中後期,隨著申息之地被秦國佔領,申息之師也隨之消亡。

    注:申息之師兵力最勝估計也就兩千乘,五六萬人左右。

  • 4 # 欲雲談史論今

    所謂的申、息之師,即楚人所滅的原來南申國和息國所在地之人座組成的軍隊。南申國位於今河南南陽附近,息國位於今河南息縣一帶。這兩國在春秋初即被楚國所滅,看似弱不禁風。但實際上,這兩國還是具備一定的實力。

    早在楚武王篡位後,執政前三十年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攻打南申國,試圖控制南陽盆地通往中原的戰略出口,卻一直未能成功。《詩經·國風·王風》中有一首“揚之水”,就是談楚國攻打南申的事情:“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雖然楚武王攻打南申國之時,周王室軍隊前往支援,但當時周王室軍隊本身實力較弱。因此,抵抗楚國入侵的主要任務,依然得依靠南申國自己。但直到公元前706年,楚國不但未能攻克南申國,甚至還未能在漢水立足。以至於楚國令尹鬥伯比說出了以下這番話:“我們楚國之所以在漢水以東未能立足,純粹是咎由自取。我們向來喜歡炫耀武力來威脅漢東諸國,這些國家當然會齊心協力來對抗楚國,這使得我們很難離間他們。公元前741年,楚武王弒君篡位成功,此後長期在南陽盆地內對外擴張,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南申國。可直到公元前706年還未能攻破南申國,足見南申國實力有多強!

    南申國原本位於周王國西北邊境,曾經令西北戎狄都聞風喪膽,實力強悍也屬正常。可息國卻名不見經傳,實力又是如何?

    公元前712年,因為與鄭中國產生了些小矛盾,息國悍然獨自出兵,前往攻打“小霸”鄭國。雖然遭遇失敗,但在當時能獨自出兵去攻打鄭國而不落下風的諸侯國,少之又少。在鄭國周邊,大致也就衛、宋、楚等等國家。息國獨自出兵攻打鄭國,雖然顯得自不量力,但至少說明它並非泛泛之輩。

    從以上這些事實可知,雖然南申國和息國被滅時間很早,但這兩國並非魚腩。以當時國力,至少是與蔡、陳二國相當。

    蔡國是蔡叔之後,雖然是姬姓國,但祖上曾參與三監叛亂,導致地位始終不高。陳國則是虞舜之後,雖然被周人尊為“三恪”之一,可始終是屈尊在姬姓諸侯國之下,整個春秋時期都顯得是打醬油的存在。因此,這兩個諸侯國似乎沒什麼實力。

    但在公元前530年,楚靈王在伐徐國過程中曾評價陳、蔡二國實力:“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諸侯其畏我乎?”可見,陳、蔡二國也是千乘之國。

    以此而論,南申國和息國應該也達到了千乘之國的實力。

    然而,雖然有千乘之國的實力,卻未必每次出兵都要傾國之力。當時諸侯相助盟友出兵,正常是出兵三分之一。南申、息二國被楚國所滅後成為楚國之縣,國內防禦上的壓力更小,正常出兵大致應是其國力的一半左右。因此,楚國申、息之師每次出兵,大致每地出兵四、五百乘。這樣光是申、息之師,楚國就擁有了千乘之兵,足以與東周多數諸侯國相抗衡。更何況,申、息之師不過是楚國軍隊中的一部,楚軍精銳往往是楚國本土士人構成,多在楚國中軍。

    從這就可看出楚國縣制的威力:別的諸侯國,滅了其他諸侯國後,往往將其分封出去,結果壯大了卿大夫家族的實力;楚國卻滅國為縣,每個縣都控制在楚王室手中,必然壯大了公室實力。

    整個春秋時代,中原霸主從齊到晉不停地變化,可楚國卻始終作為單獨一支力量,雄霸南方——這就是縣制改革給楚國帶來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禪阿斗是所有被滅國帝王中得以善終的,他是大傻瓜還是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