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修正原始碼

    數學我不懂,好像易經裡說數是道理,術是方法。道德經的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好像是數學。只要是道,那就有探索的必要。

  • 2 # 犍為真人

    當然有意義了。

    先說簡單點,有了計算器,我們還要學小學低年級的算術四則運算嗎?小學低年級,得知道四則的一些基本定義,性質,定理。不然什麼時候該用乘法,什麼時候該用減法都不知道。不然連234*567=567*234都不知道(交換律),還得用計算器算兩遍。24586*2354*65874*0*3654等於幾?有數學基礎的,馬上回答是零,只會按計算器的,得算半天吧?

    或許我這些例子過於簡單,畢竟是小學低年級嘛。到了中學,代數、幾何就出來了。這些就不能指望靠計算器來解決了。這時候,你可以說,用數學軟體啊,比如matlab。matlab確實能做很多事:解方程組,因式分解,多項式四則運算,二次曲線視覺化,三角函式化簡等等等等。但是一些簡單問題,比方a*a+b*b與2*a*b哪個大?用軟體就不那麼容易了,而用數學定理,則是瞬間搞定的事情。類似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再舉了。

    到了大學低年級,就更難了。我們依然可以請出數學軟體,它能非常輕鬆地算出極限、導數、微分、不定積分、定積分、矩陣、行列式,能夠解微分方程、積分方程。但是問題是,什麼時候該用微分,什麼時候該用積分,怎麼用得花時間學習吧。你連把具體問題轉為數學模型,用微分方程的形式列出來都做不到,怎麼讓軟體幫你解?

    到了大學高年級,數學專業,這些數學問題就不是傳統數學軟體可以搞定的了,可能要用到題主所說的人工智慧了。

    從小學地年級的計算器,到中學、大學低年級的傳統數學軟體,再到更高年級的人工智慧軟體,這一路走來,雖然情況不一樣,但大體思路都是一樣的。他們總是隻能解決某些非常具體的問題,特別是計算問題,而且偏向於演繹,但是不擅長歸納。

    在數學的低階階段,側重於計算,即:是多少,而高階階段,更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是否存在,是否唯一,是否等價,成立條件。就拿“是否存在”來說,就非常常見。比如是否存在一個唯一解,這個數學論證過程可能非常複雜,而至於這個解到底等於多少反而不那麼重要。因為可能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不存在”,那麼我們就沒必要繼續下去了。這種思維在現實中也是有的,有時候叫做“可行性分析”。都不可行,就沒有必要投資人力財力繼續研究了。

    比方說我們用純數學知識可以證明某個計算的最終結果是位於2和3之間,但是卻很難算出具體值等於幾。那沒有關係,2和3之間有時就已經夠用了。如果非要計算,就可能要到無窮級數等方法,但是依然面臨另一個問題,該逼近方法是否存在一個收斂值。注意用詞“是否存在”。這不還是數學問題嘛?

    而類似這類問題,都不是計算機的強項,包括人工智慧,這必須要實打實的數學基礎。

    計算機目前的強項,主要還是回答:是多少,而不擅長回答剛說的那一堆“奇怪”的問題,也不擅長證明。就算未來(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我們把所有的數學知識都給了人工智慧,它學會了很多數學方法,但是還是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把實際問題轉換為數學模型,簡稱“數學建模”。這還得主要靠人類自己。

    一個影象識別演算法,我們可以藉助經典影象處理技術,也可以藉助深度學習。只要我們給出了演算法模型,可以讓計算機幫我們算。但是目前已知的此類演算法成千上萬,每一個演算法還面臨“調參”問題。比如某影象演算法涉及阿爾法引數,它等於幾,要靠人去輸入的。這不就麻煩了嘛!這就需要人類自己對數學,對演算法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要有“數學敏銳”,不然你一個演算法一個演算法,一個引數一個引數地調,得調到什麼時候。

    要讓計算機自己去調參?沒門!!

    寫個迴圈,一個一個試?要知道一個迴圈下來可能就得幾天幾夜(尤指深度學習)。這種時間消耗可以參考窮舉破解一個12個字元的密碼,那都是按百年為單位計算的。

    所以必須用數學來簡化這些過程!

    總之,人工智慧只能在我們給定數學模型的情況下,擅長計算“是多少”的問題。而不擅長證明,不擅長回答是否存在,成立條件等問題。即使未來人工智慧發展了,這也是一個相對的過程,只是表明它能夠解決更多(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依然還會產生新的更多的未解決的問題,特別是人工智慧演算法本身,密碼學等問題。即使是普通人(比如工程人員),對數學要求不高,也會因為人工智慧再發達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所有的領域知識。而把領域知識轉換為數學模型,則是領域專家運用自身數學知識去實現的。不建立數學模型,人工智慧就不可能發揮它的“數學才能”。

    但是,可以預測,在未來,我們不需要過多地關心計算過程、計算方法,而是側重理解數學概念,數學基本定理、性質。比方說對於微積分,以後重點關注定積分的概念,而至於定積分如何計算,就交給計算機吧。但是顯而易見,如果連積分定積分是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都沒有搞清楚,絕對是不合格的!

    要像領導一樣,知道某個東西是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要幹多久,多少成本,有什麼優缺點,至於如何幹,交給下屬吧。就這麼回事。領導就是人類,下屬就是計算機人工智慧。

  • 3 # 智慧前沿技術

    儘管個人感覺,提問者只是問問還要不要再花大力氣學習數學,但是我還是希望從兩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一是從使用的角度,人工智慧將逐漸融入未來生活、職業的方方面面,將極大的便利人們的日常生活,從一定程度上解放人們對簡單計算等方面的負擔。設想一個超強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時刻跟隨在你的身邊(比如“終結者”),他確實可以幫你解決生活甚至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問題。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是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是數學是人工智慧的基礎,如果想在人工智慧與人類有機融合的未來社會有所發展, 同樣需要堅實的數學基礎作為支撐。剛才提到人工智慧將會融入未來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就像現在電腦、智慧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用一樣。那時,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智慧的支撐,還有可能在從事人工智慧相關的工作。對於試圖從事這一職業的新人來說,要具備深入研究複雜數學問題的能力,才能走進資料科學的大門。

  • 4 # 今天空氣流通暢

    在副高來臨以前,中級職稱,就是中小學老師的天花板。有的老師終其一生,都在初級,摸不到這天花板。有的為了進職稱,摸到天花板,無所不用其極。有背景的動用各種人脈,有錢的,以金錢作為後盾。有色的,以色作為籌碼。都知道,職稱就代表金錢,一本萬利,充滿誘惑。只要那些什麼都沒有,又看不穿職稱的人,傻傻的做夢,被引誘,最後絕望,煎熬。

    現在,雖然有了副高職稱,但是,有學歷,指標限制,表面看拓寬了渠道,實質不過是給一些權勢之人,投機取巧之人量身定做的罷了。

    誰都知道,從13級到6級,相差多少錢,完全夠在一個城市請個保姆。

    為了這麼多利益,當然對人充滿誘惑,讓人瘋狂。犯罪心理學就說過,一旦人獲得超過自身價值三倍利益時,人就會鋌而走險,所以,為了職稱,用盡手段也不奇怪。

    職稱與能力無關,殘害許多教師。那為什麼不取消呢?

    贊同取消的,是那些深受其害的人。反對取消的,是想方設法獲得,既得利益的人,如果取消,他們願意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有為想了什麼辦法救出光緒帝,康有為救出光緒之後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