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老張家生活談

    【對聯的貼法】

      1、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貼上聯,左手方向為下貼下聯。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

    2、按聲調分,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三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一二聲。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3、按因果分,先因後果。

    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4、按時間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5、按空間範圍分,小在前,大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

     【對聯的尺寸】

     如今常見的對聯尺寸有5種:1米(78×100釐米)、1.5米(78×150釐米)、2米(78×200釐米)、2.5米(78×250釐米)、3米(78×300釐米)。

    為使對聯和門適配,又能夠合理利用紙張,減少接頭。就需要了解紙張的裁剪方法。這裡將一般與門適配對聯的規格介紹。對聯大小規格沒有具體的尺寸規定,書寫對聯時是以與門大小協調適配為基礎,再考慮原始紙張的大小來確定;即就是按門的大小不同採用不同的裁紙方法來營建和諧美。

    【貼對聯的由來】

      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貼對聯的講究】

      一、倒貼“福”字

      據古籍《夢梁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其中所說的“貼春牌”,指的就是貼“福”字。很多地方都熱衷於倒貼“福”字,其實這來源於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相傳,在清朝恭親王府的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僕人貼在庫房和王府各個門上,有個僕人不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此時大管家靈機一動,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後來,福倒習俗也就一傳百,百傳千,一代代地傳承下來。因此,希望來年有福的人,可以在大門上倒貼“福”字祈求福到。

     二、五行用神選對聯

    五行用神,可謂是命局平衡與調控的重要點,我們可以利用用神來增加運勢,亦可以改善許多不佳的先天運勢。而我們在選擇春聯時,也可以根據一家之主的命理喜用神,來選擇相應的春聯文字,從而催旺運勢。

    1、用神為水:宜使用“太極呈祥”,可生旺命局水勢,助好運連連。

      2、用神為木:宜使用“三陽開泰”,可生旺命局木勢,助錦上添花。

      3、用神為火:宜使用“兩夷開運”,可生旺命局火勢,助福祿綿綿。

      4、用神為金:宜使用“四象獻瑞”,可生旺命局金勢,助出門遇貴。

    5、用神為土:宜使用“五福臨門”,可生旺命局土勢,助福祿滿堂。

    三、如何選擇春聯的色彩

      市場上,各種春聯繽紛多彩,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很多人都是依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春聯,其實從命理的角度來說,如果依據命格的喜用神來進行選擇,可得到助旺運勢的功效。命理上,命格喜用神為金和水,可以購買金黃色底、黑色字的春聯,皆因黑指水,金色屬金,金水相生,生旺運勢。用神為火的人,可以用大紅色的紙張作為春聯的喜用色彩。而用神為木的人,可以選擇有花草樹木裝飾的春聯作為開運之物。

    註釋:

    用神: 所謂用神,有的命理書上也叫喜神,通俗講是指命主八字命理中,五行最欠缺、最需要的金木水火土之中的某一項。有了該項,就能對其命局能夠起到平衡、扶抑、調候作用,那麼該項就稱作該命主八字命理的用神。

     

     

     

  • 2 # 龍門道人

    【對聯的貼法】

      1、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貼上聯,左手方向為下貼下聯。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

    2、按聲調分,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三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一二聲。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3、按因果分,先因後果。

    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4、按時間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5、按空間範圍分,小在前,大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

     【對聯的尺寸】

     如今常見的對聯尺寸有5種:1米(78×100釐米)、1.5米(78×150釐米)、2米(78×200釐米)、2.5米(78×250釐米)、3米(78×300釐米)。

    為使對聯和門適配,又能夠合理利用紙張,減少接頭。就需要了解紙張的裁剪方法。這裡將一般與門適配對聯的規格介紹。對聯大小規格沒有具體的尺寸規定,書寫對聯時是以與門大小協調適配為基礎,再考慮原始紙張的大小來確定;即就是按門的大小不同採用不同的裁紙方法來營建和諧美。

    【貼對聯的由來】

      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貼對聯的講究】

      一、倒貼“福”字

      據古籍《夢梁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其中所說的“貼春牌”,指的就是貼“福”字。很多地方都熱衷於倒貼“福”字,其實這來源於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相傳,在清朝恭親王府的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僕人貼在庫房和王府各個門上,有個僕人不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人像模式的模擬虛化效果怎麼樣,能取代單反加大光圈頭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