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的落成

    試論唐宋幞頭的演變

    一、唐宋的時代背景 隋唐時期,中國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代政權的鞏固與強大。與此同時,唐代的文學藝術空前繁榮,唐詩、書法、洞窯藝術、工藝美術、服飾文化都在華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而推陳出新。在隋唐之前,中國服飾已日趨於豐富,在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很多地區,很多民族的服飾都在不同程度上因為互相吸收營養而有所發展,從而產生了一些新的服飾和穿著方式。幞頭的產生,即是沿襲北方民族的折角巾而來的。

    唐代男子戴幞頭,身穿圓領袍衫,下配烏皮六合靴。這身裝扮既灑脫飄逸,又不失英武之氣,是漢族與北方民族相融合而產生的一套服飾。 戴硬腳幞頭、穿襴袍的晚唐士人 宋代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向衰敗的歷史階段,宋太祖在陳橋兵變中獲取政權,就只考慮趙家政權的得失,利用杯酒釋去眾臣手中的兵權。當遼金西夏等遊牧民族武力入侵的時刻,就無力與之抗衡。這一階段各方面發展極不平衡,北宋工商經濟異軍突起,農業與手工業發展迅猛,出現汴梁繁華之日。南宋苟延殘喘,但佔據江南魚米之鄉,還有偏安五朝的文化與經濟盛世。可是政治形勢遠不及唐代鞏固、穩定,很多城鎮間的歌舞昇平是透過屈辱妥協換來的。宋代政治形勢極不穩定,統治者為了維持尊卑貴賤的等級關係和長上尊嚴的目的,在服飾上椰油嚴格的等級之分。這時的幞頭也出現了區分人物尊卑的作用,如直角為某些官職朝服,交腳、曲腳為僕從、公差或卑賤者服從等。 展角幞頭,取自唐代的巾,但有硬盔,並以鐵線為硬展腳

    二、幞頭的產生 幞頭是男子頭飾的一種,集體來說是將整幅的皂絹裁出四角,二角系腦後,二角反繫於頭頂。幞頭出現於北周,定型於隋,盛行於唐代。秦漢時期,依據“士冠,庶人巾”制度,中原地區身份高貴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賤的人戴幘。幘本是一種包頭巾,用以束髮,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髮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在洛陽八里臺出土的西漢彩繪人物磚出現過這種式樣。東漢時中下層有官職的人物,於幘上加前高後斜的鐵製卷梁冠。身份極低的則不加,也有地位雖高,在日常生活時不用梁冠的。有些身份的人士,開始用較完整的幅巾。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將幅巾戴法加以規範化,並以皂紗為之,作為常服。規範後的幅巾類似於折角巾,就是將幅巾對摺疊起,形成三角行,從額頭向腦後包起來,將兩角放在腦後打結系起,餘下一角就自然地垂在腦後,有些象現在街頭時尚女子的裹頭巾,但是在隋墓出土的一些陶俑,頭上裹的幅巾,兩腳在腦後打結自然下垂如帶狀,另兩角繞回到頭頂打結,以固定髮髻,這就成為初期的幞頭了。

    三、唐代幞頭的演變 根據《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幞頭定型於初唐馬周向李世民建議,隨向全國推行,且為宋、元二代沿用,不久就出現了宮廷樣式和地區樣式。 最初的幞頭是直接裹在髮髻上,所以看起來較為低平,後在四角上結上帶子,兩角在腦後打結後自然飄垂形成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髮髻,並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正如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一所述“幞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後來出現了墊在幞頭裡面的“巾子”,以桐木、絲葛、藤草、皮革等製成,將巾子罩在髮髻要上,猶如一個假髮髮髻,以保證裹出固定的幞頭外形,然後再裹以幞頭。巾子的出現使幞頭外形富於變化,可以根據巾子的不同形制,裹出各種不同樣式。隋代的巾子用桐木製作,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改用絲麻。幞頭的外形變化較為複雜,唐代流行平頭小樣巾,中唐以後逐漸形成定型帽子,名稱多依其演變式樣而定,貞觀時頂上低平稱“平頭小樣”,武則天賜朝貴臣內高頭巾子,高頂部分成兩瓣,中間部分呈凹勢,稱“武家諸五樣”。中宗時賜給百官“英五踣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官羅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盛行一時,一直延續到了五代。至於包裹巾子的幞頭,唐以前用繒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羅、紗,雖有“桐木作胎”,軟裹還是佔多數。 除了巾子以外,幞頭腳也演變出了許多不同的形制,豐富了幞頭的內容,幞頭腳即幞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最初只是系在腦後自然下垂,稱為“垂腳”或“軟腳”,後來將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幞頭”,中唐以後的幞頭之腳,或圓或闊,猶如硬翅微微上翹,中間有用銅絲或鐵絲等物作骨架的硬腳,使之富有彈性,謂之“硬腳”,進而出了“翹腳幞頭”、“直腳幞頭”和“展腳幞頭”等各種樣式。 幞頭穿著便利,又富於變化,受到了唐朝宮廷內外,社會各個階層的歡迎,不分官宦士庶,長幼尊卑,都喜歡裹戴。如《唐語林》“開元中,燕公張說當朝冠服以儒者自處,玄宗嫌其異己,賜內樣式,長腳羅幞頭”張說是是聖唐時期很有聲望的文人,他常常穿著冠服以儒者自居。玄宗對他的道貌岸然,標新立異很不以為然,於是賜給他“巾子”“幞頭”。由此可見,幞頭是當時很常見的服裝式樣。

    四、宋代幞頭的演變 幞頭是宋代常服的首服,戴用非常廣泛,上至帝王,下至文武百官,除了盛大的祭祀、朝會等典禮外,一般場合下都帶幞頭。唐代的幞頭基本上都是用一塊巾帕纏系而成,往往因人而異,沒有形成固定的式樣。到宋代,幞頭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形狀,內襯木骨,或以藤草編成巾子的裡,外罩漆紗做成可以隨意脫戴的幞頭帽子,不像唐初那種以巾帕繫裹的軟腳幞頭,後索性費去藤草,專襯木骨,平整美觀。宋代的幞頭有直觀、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幾種。直腳有名平腳,那兩腳平直向外伸長的幞頭。局腳是兩腳彎曲的,又稱“卷腳幞頭”,幞頭角向上捲起。交腳是兩腳翹起於帽後相交成為交叉形的幞頭,朝天是兩腳自帽後兩旁直接翹起而不相交。順風幞頭的兩腳順向一側傾斜,呈平衡動勢,此外有一種近似宋式巾子的幞頭,名為曲翅幞頭。另有不戴翅的幞頭,為一般勞動人民所戴。南宋時,太上兩宮壽禮賜宴及新進喜宴,則幞頭賜插口,黃、銀、紅三色或二色的插戴,以來恩寵。民間則有婚前三月,女家向男家贈紫花幞頭的習俗。 宋代幞頭的形制在各個時期有所變化,其中需要的一點就是幞頭的兩腳在北宋初期時遠比過去要長,特別是直腳幞頭的兩腳在宋代以後越伸越長。這種直腳最早出現時還比較短,總共只有一尺左右長,而後來就越伸越長。南薰店舊藏的宋太祖趙匡胤相,幞頭的腳左右各伸長達二尺以上,據說最長的硬腳可以達到將近一丈,未免過於誇張,幞頭直腳的伸長,據說是為了大臣們在朝廷上站班時互相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交頭接耳,互通訊息。 如上所述,直腳幞頭為朝廷大臣所服用;交腳、曲教則為僕從,公差或卑賤者所服用;高腳、卷腳、銀葉弓腳、一腳朝天一腳蜷曲等幞頭,多用於儀衛及歌樂雜職,由此可見其尊卑貴賤之分。 幞頭起初由一塊民間包頭布逐步演變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後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最後形成帽身端莊豐滿,展角於動勢中擴大視覺空間,使虛實結合,於平衡中求變化,脫帽方便,華貴而又活潑的華夏民族冠帽,因此,他能歷久不變,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幞頭從民間 的包頭巾起步,它的流行,既沒有什麼根據,也沒有什麼牽強的寓意,而它在中華服飾中存在的時間竟那麼悠長,這對於發掘民族文化眼睛的規律,有著重大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如果艾尼路沒被寫死能否成為最終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