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站長
-
2 # 樂享主烤官
慄蘑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肉質柔嫩味如雞絲 脆似玉蘭。一、慄蘑的種植基本要求1、溫度範圍16-30度合適。2適度80-95%,生長過程保持空氣新鮮,保護地栽培保持通風換氣。3、光照:慄蘑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強的散光,避免Sunny直射,光強度200-1000勒克斯4、生產場地不能雨澇積水。土壤要求PH值5-6.5,生長過程中所需養分在菌袋裡一配齊。不用再新增養分。 二、慄蘑的生產材料準備1、專用菌種2、棉籽殼、麥麩慄樹枝木屑。3專用塑膠袋。4高溫消毒裝置。5生產場地設施。6、產品包裝材料。三:生產工藝和流程:1、菌絲原種培養。2菌袋材料配置與消毒。3菌袋接種。4背陽半地下菌棚建設。5裝袋入棚慄蘑培養。6慄蘑採摘與包裝。 。四:栽培方法1、選地,露天栽培要地勢高、向陽、澆灌方便,適宜沙質土壤,含粗砂粒最好,防止雜菌感染,最好選擇新茬地土質過肥,過細過粘,都不太好。2、栽培床的準備:栽培床要東西走向,長2.5-3米,寬0.45-0.55米深0.25-0.35米,床間距0.8-1米。栽培床挖好後先澆大水,水滲後撒石灰消毒,石灰粉上在撒一層敵百蟲粉,防止地下害蟲。3、碼放菌袋:完成消毒後,回填0.02米土,然後碼放菌袋,床寬0.45米碼4行,寬0.55米碼5行,碼放要緊密,橫平豎直。4、填土:菌袋碼好後回填,超過菌袋0.01米土,然後用0.5米寬的編織袋沿坑壁四周圍好,並在床面撒一層小碎石子,這樣出蘑後不容易粘土。5、搭遮陽棚:按栽培床東西走向北高南低的架子,搭上塑膠和草簾,方便調溫保溼防風和Sunny直射,保持慄蘑的鮮嫩。6、出菇管理自然條件下,一般5月出菇,注意幼菇管理,棚內保持22-26度溼度保持80-90%,栽培床保持適宜水分,再增加溼度時噴霧要細,噴頭向上,避免沖掉幼菇。5月至9月為慄菇生長期,一般第一茬採摘20天后長第二茬,一般收貨三茬。每收穫一茬後澆2-3次大水把菌袋浸透。 。五:採摘標準當菌柄和傘蓋背面出現多孔傘蓋周邊發黃發黑時及時採收,採收前2天不要澆水。
-
3 # 大太陽火辣辣
我覺得慄蘑的種植是這樣子的,下面我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講解:
慄蘑學名“灰樹花”,原產於深山野外,是一種野生食用菌,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有“野山參”之美稱,因此市場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一、慄蘑生產基本條件要求
1、溫度:生產溫度範圍16至30度,最適合溫度22至28度。
2、溼度:適宜溼度80-95%,生長過程中保持空氣新鮮,保護地栽培應該注意通風換氣。
3、光照:慄蘑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強的散射光,避免Sunny直射,光強度200至1000勒克斯。
4、生產場地不得雨澇積水。要求土壤PH值5至6.5,生長過程中所需養分在菌袋生產過程中已經配齊。無需再新增養分。
二、栽培季節安排
慄蘑應於2至3月份製作栽培袋,4月底排袋下畦。
三、培養料配方
1、木屑78%、麥麩20%、石膏1%、糖1%、磷酸二氫鉀、二型克黴靈適量。
2、棉籽殼57%、木屑25%、麥麩15%、石膏1%、糖1%、過磷酸鈣1%。
四、慄蘑栽培技術要點:
1、選地:選擇地勢高、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適宜砂質土壤,有粗砂粒更好。地塊土質過肥、過細、過粘都不好。不板結,能排澇解灌的地塊。
2、栽培床的準備:4月上旬做畦,畦東西走向,畦寬44至55釐米,深25至30釐米,畦做好後進行日光曬畦消毒滅菌栽培床應該安排東西走向。栽培床挖好後,先灌一次大水,水滲完後回添表層土2釐米,然後在畦中普撒石灰粉消毒滅菌。
3、碼放菌袋:回填土0.02米,選擇無風的晴天,將發滿菌的慄蘑袋脫去塑膠袋,排放畦中,床寬0.45米時碼4行,寬0.55米碼5行,碼放要緊密,橫平豎直。菌袋要排放緊密,排滿後覆土至與菌袋平,將袋與袋之間的空隙填滿,灌水再覆土,覆土高於袋面0.5至1公分,覆土應預先消毒,殺蟲滅菌,防止因土帶雜菌而汙染菌袋。
4、填土包土幫:菌袋碼好後,回填土,超過菌袋1釐米即可,排畦覆土完畢後用塑膠布將畦沿包起,防止出菇期間畦沿掉土汙染子實體。覆面均勻的撒一層粗砂粒或者石子,防止噴水時泥土汙染子實體。
5、搭遮陽棚:畦上做小拱,拱上罩塑膠布,上面加蓋草簾,葦簾、遮蓋物。以調溫、保溼,防止風沙和Sunny直射,保持慄蘑鮮嫩。
6、出菇管理
下地初期調節畦內溫度18至25度之間,溼度80%以上,定期通風,造成乾溼交替刺激。促進原基形成。原基形成前5至7天可往畦床上噴一次水,以土壤溼潤為度,切忌不能灌大水,防止菌袋因水大而腐爛。覆土栽培20至30天,地面出現晶瑩的水液珠時,應嚴格控制向畦內噴水,保證畦內溼度20度左右,溼度85%以上,保持空氣清新,散射光照,促使原基正常分化,逐漸形成菇蕾,液珠消失葉片長大,形成完整的慄蘑子實體。
當慄蘑子實體長到7至8成熟的時即可採摘,採摘1至3天禁止向子實體噴水,採摘後應該及時銷售或者加工處理。
採摘後,清理菇畦,保護菌根,菇根處兩天內不澆水,令其恢復養菌,3天后放水一次,按照出菇前管理,經過15至30天出第二茬菇,直至出菇結束。
回覆列表
栽培慄蘑要選擇地勢高、向陽且排灌便利的地塊,做好殺菌消毒、作畦、灌水等工作。弄好後將菌棒栽好,搭遮陰棚,覆上塑膠薄膜和草簾。然後在出菇前每日或隔幾日適當噴水,現蕾前7-10天進一步增加噴水量,最後適當的進行通風和增溫即可。下面就就詳細的栽培技術詳解如下:

1.選地整地
露地栽培應選擇地勢高、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最好是沙質土壤,有粗沙粒更好。然後在選好的場地內,挖成東西走向的小畦,長2.5-3.0米、寬45或55釐米、深25-30釐米,畦的行間距80-100釐米。畦做好後暴曬2-3天,栽培前1天,將畦灌1次大水,灌水多少視土壤墒情而定,水滲後在畦內撒少許石灰。
2.栽培
栽植菌棒前,用4%的來蘇水將栽植工具、菌棒外包裝袋和操作工人雙手消毒。然後菌棒排放在畦內,菌棒栽植完畢,用新土把菌棒之間的縫隙填實,並在菌棒表面覆1層1釐米厚的土層。
3.生長管理
根據栽培季節和出菇時間的不同,對溫、溼、光、氣四大要素的管理方法也不相同,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菌塊覆土後至原基出土之前這段時間,根據土質保水效能的不同,可每日或隔幾日適當噴水,以保持地表不幹燥;4月底以前脫袋栽培的,一般要到5月中下旬才能出菇,頭潮菇朵大品質好。在6—7月脫袋栽培的,一般15~20天即可出菇,但是第一潮菇產量較低。有的第七天就可出菇,是袋內原基直接生長形成的,朵形較小。一般經過25~85天就可出菇;原基形成後要增加畦內溼度,加強通風,增強光照和適當調控溫度。
另外,在慄蘑栽培期間一定要注意溫溼度、通風透氣、光照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