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亮仔學史

    當年李自成定河南,破潼關,西北地區已不復明朝統治,就在李自成揮師北上,準備拿下北京推翻明朝的時候,他卻猶豫了,可能是自己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能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禮,他主動給崇禎皇帝上書提出臣服,大概有以下三點意思:

    一、要求崇禎皇帝封他做西北王,並且給他百萬軍費。

    二、李自成幫助崇禎剿滅起義軍並且幫他鎮守山海關抵擋清軍。

    三、對崇禎皇帝臣服,但不奉詔,不聽宣,不覲見。

    其實這三個條件對崇禎皇帝特別合適,首先,西北本來就在人家李自成手中,你封與不封都改變不了這個既定事實。其次,李自成馬上就要包圍北京城了,刀把子在人家手裡握著,給你個臺階也算很給你面子了。再者,如果真能招安,讓李自成去攻打滿清,這“以賊攻賊”的策略豈不是一舉兩得?

    面對如此利好的議和條件,崇禎皇帝竟然沒有接受,他真的就是死腦筋要與“賊寇”勢不兩立,寧願吊死,也不和“賊寇”妥協嗎?

    我看未必,崇禎皇帝到死都放不下他大明皇帝的面子,一旦議和他就背上了分裂國家的罵名,他不想承擔這個向“賊寇”妥協的責任。於是他把李自成的議和條件拋給了大臣,讓大臣們商議。

    以崇禎皇帝的想法,大臣們面對亡國之危,哭天抹淚的懇請崇禎皇帝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以保全祖宗社稷,崇禎皇帝就著這個臺階再勉為其難的接受,這樣他以後就不用背這個千古罵名,一旦戰局有了轉機,他也好站出來說話,這是以前大臣誤朕,和朕沒什麼關係。

    可大臣們早就看出了崇禎的心思,之前由於崇禎想和滿清議和,引得朝廷議論紛紛,崇禎皇帝竟然把自己授意負責此事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給殺了,把罪責都推到了他的身上。有此前車之鑑,大臣們都不想做這個替罪羔羊,於是在御前會議上,面對李自成的議和條件,大臣們一言不發,氣的崇禎皇帝拂袖而去。

    最終崇禎皇帝給李自成下了六個字的旨意:朕即定,另有旨!李自成沒想到自己熱臉貼上了崇禎的冷屁股,於是便打消了議和的念頭,長驅直入,直至攻進了紫禁城。

    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前還念念不忘:諸臣誤朕!可事實上,真的是大臣害了崇禎嗎?

  • 2 # 白金甲魚99

    《關於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突然嚮明朝崇禎皇帝陳遞議和信,遭拒絕的可能性原因》

    議和信內容如下:

    "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內容李自成目的大意精簡是3點:

    1,封我李自成做西北王(你封不封,我已經是闖王),並且給百萬軍餉。

    2,我李自成幫你崇禎皇帝剿滅全國其他農民起義軍,也可以鎮守山海關抵擋清軍。

    3,做崇禎皇帝的臣子,但不奉詔,不聽宣,不覲見。(奉詔指接受皇帝的命令。聽宣指工作調動。覲見指按時入朝見君王。)

    這件事由李自成發起,那就首先講講李自成的出發點。

    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突然提出議和,理由有六:

    1,明朝天下近300年,天下百姓視明朝為家的觀念深遠,李自成是明朝的子民,卻揹負滅亡明朝的罪名。

    2,崇禎皇帝如果不同意,等滅掉他的時候,反對自己的人就會少一些。(明朝鎮將不投降寧死不屈的精神比歷史其他朝代都要多,逼得李自成所過一縣必殺一縣官員,明朝歷代皇帝也是最有骨氣的,從未發生割地賠償的事。)

    3,崇禎皇帝如果答應議和條件,那麼李自成軍餉有保障,可以實現對內平定四海(除了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屬張獻忠,羅汝才最強。張獻忠一直是被李自成欺負的,羅汝才也是死在李自成手裡的。)對外抵抗山海關女真人。如此,李自成可以樹立軍心,民心,實現安邦定國的豐功偉業。

    4,議和,如果崇禎皇帝同意的話。李自成可以效仿朱元璋把韓林兒作為傀儡一樣圈養起來,自己代理皇帝管理天下,久而久之民心轉移,傀儡皇帝沒有擺設意義的時候,再取代他。

    5,陝北米脂縣,民間一直沸沸揚揚有兩個帝王出現,第一個盤踞陝甘寧地區約200年西夏王朝的開國皇帝李元昊向北宋稱臣,北宋每年給軍馬糧餉,但是不聽命北宋,理由是西夏不打北宋,你去打東北的遼金。李自成好歹縱橫河南,山西,陝甘寧,山東,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此時卻只是個王的稱號,不得人心公然破城殺君,即使得到帝位也皇天不祐,朝運不久。(雖然李自成綠林出身,但身邊有幾個半文化會詮釋歷史上德行不配自己的位置,那就是自己早日找死的節奏。)

    6,李自成提出議和之前已經挖了南京朱元璋的墓,所以他不會真心做臣子,他的心思只有一博做皇帝,天下民心時機未到。綜合以上,李自成此時把崇禎皇帝做傀儡?還是此時破城殺崇禎與天下人離心再打女真人呢?

    再看看崇禎皇帝:

    打了十幾年,明朝崇禎皇帝越打越輸,此時同意李自成無疑是項羽手裡的楚懷王(被劉邦追封義帝,被項羽在流放的途中派大將龍且殺死在今天的湖南省郴州市區),曹操手裡的漢獻帝,司馬炎手裡的魏帝曹髦(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就是曹髦當面指責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軍心,民心不到時機不敢篡位,司馬炎篡位取代的),劉裕手裡的東晉恭帝司馬德文,蕭道成手裡的南朝宋順帝劉準,蕭衍手裡的南朝齊和帝蕭寶融,陳霸先手裡的南朝梁敬帝蕭方智,明朝太祖朱元璋皇帝手裡的大宋小明王韓林兒等等。崇禎皇帝的老祖宗也是玩這招起家的,他深知傀儡的下場,後來自殺上吊,好歹留個全屍,這種死法,崇禎也知道李自成為了得民心必須厚葬自己,而非離奇死亡消失,連個史冊說法也沒有。

    對於崇禎皇帝,歷史云云紛紛。我的點評就是“三百年基業千瘡百孔,換湯不換藥終究病死。”

  • 3 # 大風起兮雲飛揚y

    大明王朝是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前後歷時二百七十六年,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硬氣的朝代,“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歷史上只有明朝做到了。

    明朝自放牛娃朱元璋打著“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旗號,推翻蒙元統治,不可能與蒙古和親納貢,到朱棣更是天子守國門,軍事實力強大,親率大軍打到貝加爾湖旁邊,打得蒙元一蹶不振,就是後來女真族崛起,也不是大明的對手。

    大明王朝不像大宋與滿清,為求苟存,割地賠款,身為一國之君的趙構、咸豐、慈禧,如喪家之犬,丟下國都不顧,逃命要緊,委派和談使者賠款割地,喪權辱國!

    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也從未出現過喪權辱國的君主,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已成大明祖訓,其次大明的文官,迂腐不堪,連賠點錢、與對手和談都上綱上線,拿祖訓阻擾,更別提遷都了,滿朝文武都得跟著搬家漂泊,更是不願意了。

    李自成兵臨城下,也只是大明的都城下,大明王朝的江山尤在,大明王朝還有上百萬的軍隊,只是遠離都城,李自成起兵之初,並未曾想推翻大明王朝,只想明朝能封個王,給塊封地,做個西北王而已。

    其實崇禎帝是被祖訓害的,被大明迂腐的文官武將害的,他想過暫時遷都,東山再起,耐可滿朝文武拿著祖訓,雞毛當令劍,干涉與阻擾崇禎遷都,而關鍵時刻,崇禎未獨斷專行一次,在這危機時刻,軍情萬急之際,還去徵求文官武將的意見,以至於,崇禎帝成了大明王朝歷史上維一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造成世人無限挽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的人怎麼學習商務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