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木快快刀

    曾國藩,是晚清傳奇人物之一。他的為人處事,有人讚美有人貶低;但他的思想和文章,卻是後人取之不盡的智慧寶庫。其中,關於凡人修聖的智慧和辦法,曾國藩總結出了一套非常實用的理論。

    怎樣由凡人變成聖人?曾國藩給你總結了四個詞,學會的人福報會變多了。

    第一、慎獨

    慎獨,是修身養性的至高境界。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無論是曾子還是曹植,或是後代的聖人名人,都十分推崇慎獨之道。

    慎獨的意思不難理解,就像字面說的那樣: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小心謹慎。這個小心謹慎不是叫你小心別人,而是叫你小心自己內心深處的妄念,要將這些妄念扼殺在搖籃中,從而讓自己一身浩然正氣。

    第二、主敬

    主敬宋代理學家程頤提出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所謂主敬,說白了就是要保持自律,要心智專一,不要被不良的事物誘惑。

    這點說起容易做起來難。面對各種金錢、利益和慾望的誘惑,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無動於衷”,要不然全天下都是聖人了。

    第三、求仁

    求仁的意思是做人要有仁義,或者是追求仁義。一個有仁義的人,是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敬佩的,這也是成為聖人的重要標準。

    這個仁,不是要你去做老好人,而是有底線的善良。對待惡人壞人,千萬不要講仁義,不然只會害了自己。

    第四、思誠

    所謂思誠,是說內心忠貞堅定,做人真誠。按照曾國藩的說法,忠貞真誠的人,是能夠和萬物感應、讓神仙也欽佩的。

    但要注意的是,真誠≠無底線老實,做老實人挺好,但做傻乎乎的老實人可真不好!過度老實,就是軟弱無能了。

  • 2 # 飛魚提督

    曾剃頭是如何發家的,看一下他的名字就知道了。

    曾國藩這人能力其實一般般,可歷史上很多有名的人,其能力未必都是頂尖的。

    曾國藩這人運氣好,遇到了太平天國運動,清朝點背,綠營八旗基本上被太平軍幹得差不多了。

    江南江北大營被破了,清王朝急了眼,手裡無兵可用,於是下令讓地方辦團練。

    團練簡單來說,就是讓地方上的人有錢出錢,沒錢出人,錢人湊一塊兒,組成軍隊與太平軍作戰。

    這明顯把軍權下放到地方了啊,參考漢末群雄割據。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且這辦法特別有效,最後太平軍就是被團練給消滅了。

    前面說了,曾國藩運氣好,趕上了太平軍起義,你說這人運氣咋就這麼好呢?俗話說得好,亂世人不如太平犬,別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老曾卻時來運轉,抓住機會,成為了地方實權派。

    有了兵,就跟太平軍幹!

    剛開始還是不順利的,出師第一仗就敗給了太平軍,老曾差點自殺。

    後來老曾學乖了,掌握了方法,嚴明瞭軍紀,購買了洋槍洋炮,發明了陣地戰,麻雀戰,游擊戰,各種戰術一股腦往出裡使,誰管用用誰,結果就把太平軍幹趴下了,老家也給端了。

    曾國藩名字也改了,叫曾剃頭,意思就是殺人太多。

    其實古往今來亂世而起的人不光曾國藩一人,參考漢末黃巾起義的軍閥。

  • 3 # 打工皇帝2

    一步步努力考出來的,加之良師的提攜培養。

    (一)平民家庭出生

    曾國藩,原名曾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長沙湘鄉人,創立晚清時期的“湘鄉派”文學風格,普通農村家庭出生,家有九個兄弟姐妹,自己為老大,道光十二年考取秀才,道光十八年,成功登第,賜同進士出身,創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死後賜“文正”所以又稱“曾文正”清王朝的忠誠捍衛者。

    (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的蔓延開來,清政府急需能人勇士去鎮壓,曾國藩在家鄉自己組建了一支地方軍隊,稱湘勇,帶領湘軍抗擊太平天國軍,在靖港水戰中兵敗跳水自盡未遂,被罷免官職。

    同治六年主辦洋務,與李鴻章為大清創立江南製造局,第二年任直隸總督,前往天津辦理教案與法華人談判,但迫於帝國強壓,最後被迫妥協。

    (三)一步步摸爬滾打,官至兩江總督。

    趙爾巽這樣形容曾國潘:

    “國藩事功本於學問,善以禮運。公誠之心,尤足格眾。其治軍行政,務求蹈實。凡規畫天下事,久無驗,世皆稱之,至謂漢之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無以過,何其盛歟!國藩又嘗取古今聖哲三十三人,畫像贊記,以為師資,其平生志學大端,具見於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薦舉人才為己任,疆臣閫帥,幾遍海內。以人事君,皆能不負所知。嗚呼!中興以來,一人而已”。——趙爾巽《清史稿》

    從中可以看出曾國藩是一步步透過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就,由一個平民子弟蛻變為萬人敬仰的朝廷重臣,這也證實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 4 # 山海明

    第一,曾國藩清楚的瞭解自己的智商,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改變現狀需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為了能夠洗心革面,苦讀修心,他用了極大的力氣把自己所有的不堪愛好都戒掉了,甚至砸掉了自己抽了快二十年的水煙,立志從此絕不抽菸。

    第二,渴望作出一點大事情的曾國藩終於等到一個機會,這一年,道光皇帝去世,才20歲的咸豐皇帝登基,這個看上去頗有雄心壯志的少年君主準備搞大一點事情,下旨要求群臣給朝廷提意見。

    第三,曾國藩自己籌集軍費,訓練出一支新軍,帶著自己的軍隊打敗了已經橫掃幾個省會的太平軍。

  • 5 # 經典守望者

    曾國藩的資質用他自己的話說“吾生平短於才”。他的才華相較於他所建立的功業而言確實有些平庸。但從歷史上來說,一個人的一生中往往有幾個特殊節點非常重要,在這些節點上做出了對的選擇,即使是再平庸的人也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曾國藩的勝利點就在於他懂得結合當時天下最有實力的縉紳階層,號召天下讀書人來對抗太平天國。在他之前的塞尚阿,向榮紛紛折戟沉沙,當時也有很多人預料曾國藩很有可能就是第二個向榮。因為曾國藩一直就是文臣,上不得馬,提不動刀,這樣的人指揮打仗聽起來就讓人非常擔心。可是曾國藩卻意外地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地堅持了下來,堅持到了天京政變,堅持到了翼王出走,正是這份不懈的堅持和耐力,才使得曾國藩否極泰來,時來運轉,一舉攻克天京,成為清朝的頭號功臣。如果不是因為漢人的身份,那一定是封王裂土,配享太廟。

    曾國藩還有一點值得讚賞的就是他紮實的儒家修養。曾國藩在太平天國爆發,籌建湘軍時已經是兵部侍郎,位居卿二,自稱部堂。可以說已經是許多讀書人畢生的追求。這都是因為曾國藩紮實的基本功,在官場中左右逢源,宦海浮沉所得來的。一切的機遇都是要有基礎的,曾國藩能夠籌建湘軍很大程度上也是仰賴於他兵部侍郎,二品頂帶的光環,讓他可以在亂世中成為第一功臣。至於那些在戰爭中由白衣出身的封疆大吏則該另當別論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審時度勢,曾國藩在獲勝後身邊有人勸他稱帝,當時的東南半壁國家的經濟命脈全部在曾國藩手上,如果他振臂一呼,可能天下真的會變色。可是曾國藩看到了身邊的不安定因素和一生清名的重要性,斷然拒絕了這項提議。這就說明曾國藩能夠清楚地洞悉世事,不會利慾薰心。否則,恐怕又會是一個亂世董卓,而不是忠臣曾國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情況,在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具體原因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