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代入感258

      這是我兩年前寫地一篇日記,恰巧是關於兩人: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胡蘭成——這個得意洋洋的酸男人——在他的《民國女子》裡寫下張愛玲這句話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佛祖拈花一笑的佛典。如來拈花,眾生茫然,唯達摩微笑。胡蘭成和張愛玲何曾不是這樣,女人的愛大概也是佛法無邊,胡的每一次拈花,張縱使酸楚,不也只得慈悲一笑。最後一次,立在濤濤江邊,她淒涼地笑著對他說:我只是萎謝了。  張第一次送給胡一張自己的照片,背後這麼寫: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去,可她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一個高傲的女人,見到自己喜歡的人,卻恨不得自己低到塵埃,以一種垂眉順目的溫柔來注視眼面前的男子,萬千纏綿裡糾纏出心底最美麗的花朵。可是後來,她淒涼一笑:我只是萎謝了。隔著長江的風,吹在胡蘭成的耳裡,卻只是他幾十年後的自鳴得意。那淒涼透過幾十年的風雨如晦,更添淒涼。  胡的《今生今世》是兩年前翻過的書了,我從不喜歡在感情上說誰負了誰。看張寫下的那棵桃花樹下的故事就會開釋的,何況她自己都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可幾十年後,胡蘭成的那番調笑,那份得意,我只恨他們相識,恨他當年何以那麼懂得她,難怪他糟蹋起她來比誰都狠,準。賴雅死了,張又得單身,於是,萬里迢迢,千方百計打聽得他的下地址,這個清高的女人,卻只能藉口向他索回昔日託他保管的幾本書,來信看似簡短冰涼,可胡是何人,何嘗嗅不到其中的悱惻。幾十年前就已丟棄的書,哪有再用之說,再閱的怕是那段逝去的感情吧。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後,胡洋灑灑地將那份得意飄過了美國,自此,張就徹底萎謝了。  兩年前囫圇吞棗看過的一本書,再來說憤怒,那憤怒也被時光世事擊得七零八落,算來算去,還不是“聽評書掉淚,替古人擔憂”。可張的這句情話,我是喜歡的。  已經不再憂傷了,千萬年間千萬人中的相遇,在時間無涯的荒原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遇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你也在這裡嗎?  你也在這裡嗎?只是疑惑地問,沒有驚喜,永遠不再驚喜。

  • 2 # 所謂人生啊十人九悲

    和大部分感情故事差不多,痴心女子負心漢。

    不同的只是女子有才名,而男子雖說是漢奸,大節甚虧,到底也是風流才子,寫得一首好文章。

    所以有名而已。

    張愛玲冷情,其實這樣女子最是痴心,但也最容易遇人不淑,芳心錯付。

    胡蘭成浪蕩,除了玩得一首好文字外,於國不忠,於情不誠,倒是從不虧負自己。

  • 3 # 欣欣向榮165871516

    大家怎樣看待張愛玲與胡蘭成之間的感情?

    1944年2月4日的某一個時辰,一個三十八歲、長相雅緻的男人,與一個年僅二十四歲、才傾天下的瘦削高挑的女人見面了。

    對男人來說,他只是好奇她是怎樣的有才華,怎麼能寫出《封鎖》這樣的好文章,他覺得他要征服她。

    對於女人來說,卻是她一生的"劫",乃至最後她逃走中國,孤獨地死在美國寓所,都是拜他所賜!

    男人正是曾任汪偽政權宣傳部次長的漢奸文人胡蘭成。

    女人則是大名鼎鼎,後來崇拜者眾的民國第一才女張愛玲。

    張愛玲,這個說過"出名要趁早",寫過無數愛情小說,應該把"愛情"和"男人"都研究得無比透徹的奇女子,卻沒有把胡蘭成好好研究一番,就稀裡糊塗,甚至卑微地愛上了胡。她不知道胡蘭成已有家室,並且還不止一個。她不知道胡蘭成是漢奸,政治立場是有嚴重問題的。

    胡蘭成在她眼裡卻是不錯的:雖然胡蘭成比張愛玲大了十四歲,但張愛玲從小缺少父愛,缺少男性的關懷。胡蘭成長相斯文帥氣,戴副眼鏡,更顯得才華橫溢,胡的學問也是世間少有的,有人認為在沈從文之上,並不遜色於張愛玲。胡蘭成懂女人,更懂張愛玲這種高冷範的女人,更難得的是懂她的作品。

    所以兩人在一起時,常常是張愛玲靜靜地聽胡蘭成說,眼裡滿是崇拜!

    不能說胡蘭成是人渣,只能說他是情聖,他周旋在女人的鮮花叢中能全身而退毫髮不傷,確實令人歎服。

    1944年8月,胡蘭成與張愛玲結婚,彼時,胡蘭成給張愛玲許諾:"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張愛玲滿以為是嫁給了愛情,卻不知道嫁給了愛情的騙子,其實也不能說是騙子,用現在的話說,胡蘭成愛的時候是真的愛,只是不愛的時候是真的不愛,胡是不專情而已。

    1947年6月10日,張愛玲與胡蘭成決絕。

    臨水照花、能寫錦繡文章的張愛玲,結束了自己第一次的婚姻。

  • 4 # 徐地本

    胡蘭成和張愛玲的一段關係,其實也是很平凡很俗氣的一段關係,沒有什麼特別,那就是:男人最愛的還是女人的美貌,而張愛玲並不美貌,只是有才。何況胡蘭成是個風流哥兒。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胡蘭成對張愛玲的密友蘇青更有意,寫文章描述蘇的外貌很細緻,但從來未提起過張的外貌。蘇青就是微胖形的性感女人,而且也有才華,她說過女人是謀生亦謀愛,很深刻。至於張愛玲聰明,但愛起來了,智商就低了,沒有什麼稀奇。

  • 5 # 獨上蘭舟

    本來不過是一場很正常的男歡女愛,因為兩個都是文化名人,又處於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演出了一出傳奇之戀,令人側目。

    後世人總有人為張愛玲鳴不平,認為張愛玲這麼一個文化傳奇,貴族小姐,怎麼會錯愛一個濫情的男人,還是一個漢奸。我覺得這些人操心太多,“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愛情本來就是一場沒有道理的遊戲。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有無緣無故的愛。何況彼時兩人的確“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張愛玲並非常人,出身高貴,成名甚早。她不以塵世的價值觀去品評一個人,也沒有什麼政治觀念,只是把胡蘭成當作一個懂她的男人。愛了便愛了,而且還愛的那樣卑微。“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不在乎他的年齡,不在乎他的家庭,甚至不在乎他有幾個女人。“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裡來來去去亦可以。”也許她只在乎胡蘭成當下對她的愛,其他的,她都不願多想。

    和所有戀愛中的女人一樣,不過張愛玲愛的更純粹更痴情。如果你認真讀過他兩的作品,會發現兩人的氣質其實非常相符,都深受古典文化的侵染,字裡行間都流淌著舊文人的氣質,屬於那種新舊文化包圍中的小資文人。

    胡蘭成確實非常懂張愛玲的,懂她貴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貴優雅,也懂她因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時行樂的思想。胡蘭成在《評張愛玲》一文開宗明義:“張愛玲先生的散文與小說,如果拿顏色來比方,則其明亮的一面是銀紫色的,其陰暗的一面食月下的青灰色。”

    張愛玲愛上胡蘭成的最大原因,也許就是這一個“懂得”。不過戀愛中的張愛玲還是有收穫的。在熱戀與失戀的徘徊與掙扎中,她完成了她自己最精彩的篇章:《傾城之戀》、《沉香屑》、《金鎖記》、《心經》……一篇又一篇,篇幅並不太長,卻清一色的清貞冷豔,它們成就了她的經典,也成就了那個城市的經典。

    1947年6月,徹底失望的張愛玲選擇了分手:“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隨訣別信還附上了自己的30萬元稿費。自此以後,這場傳奇之戀,就這樣辛酸地謝幕了。

    張愛玲曾對胡蘭成說:“我將只是萎謝了。”萎謝的不僅僅是愛情吧,還有文采,此後張愛玲的創作也進入了低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讀一般的普高好還是讀對口升學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