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飄刀
-
2 # 三維看歷史
趙國當時最大的困難是糧食因難,廉頗的打法在戰術上正確,但客觀環境已不允許,趙孝成王沒有辦法,他只能用當時唯一敢出戰的趙括。
戰爭的勝負,往往是國力的較量,經濟因素在起決定作用,而不是幾個名將。
-
3 # 風情漸漸依舊
關於長平之戰,此戰是秦,趙兩國的戰略決戰,雙方將領,秦國,白起,王齕 四十餘萬 傷亡約二十萬,廉頗、趙括 四十五萬 陣亡四十五萬,秦國率軍在趙國的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南韓野王把南韓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絡完全截斷。韓桓惠王十分驚恐,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以求秦國息兵。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國接受上黨,引起秦國的不滿,秦國決定出兵攻趙。
長平之戰中趙軍連敗,趙將廉頗率軍敗退至丹河東岸,修築壁壘,趙軍自此固守不戰。因此,趙孝成王對於廉頗堅守不戰,久拖不決頗為不滿,幾次派人責備廉頗。秦國由於連年作戰,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秦國丞相范雎又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施行反間計,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出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遂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見有機可乘,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孝成王開始考慮應當臨陣易帥,趙王首先找到了當年一度滅亡齊國的名將樂毅,但是樂毅婉拒趙王,不願領兵,並且推薦了趙括,對於趙國臨陣易帥括,趙括的決戰方針是符合趙國國情的,因為如果再繼續拖下去,先被拖垮的將是趙國而不是秦國,這是當時最現實的情況。長痛等死不如絕地一擊。
縱觀長平之戰主要就是兩軍對壘僵持不下,國力競爭後勤保障不足,都求速戰,秦趙兩軍在前線都是奮力廝殺,浴血奮戰,都可稱得上是天下勁卒,只是趙國國力跟秦國相差太大,秦國擁有關中和巴蜀兩處大糧倉,是整個戰國經濟實力最發達的國家,反觀趙國長平大戰期間多次向齊國、楚國、魏國借糧,趙國對於這場長期的消耗戰明顯是難以應付的,所有這場戰爭是國力的較量,名將廉頗,名將樂毅,包括趙括在內,失敗是早晚的結果,並非將之過,而且對手是戰國時期名將之首—白起。
-
4 # 野北—Q
戰國時期的秦趙長平之戰,2000多年來一直深受歷史學者和軍事愛好者的關注。一場戰役的勝負是由諸多因素所決定的。比如說軍隊戰鬥力、數量、裝備、後勤補給、天氣、地形,甚至突發的偶然事件。當然還有指揮官的個人軍事才能。後人總是喜歡簡單的把趙軍的失敗歸結到統帥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上,那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長平之戰時趙國有樂毅、龐煖、田單等名將,為什麼趙孝成王趙丹一個不用,用一個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並不是他不想用,而是不能用。用趙括的理由一個就夠了,那就是——趙括是最合適人選。
趙國的失敗是國家戰略和國家執行機制的失敗。不是單純的戰爭的失敗。戰爭的失敗只是一種表象。這場戰爭是兩國政治、經濟、軍事戰略等綜合國力的全面對抗。戰爭開始之前趙孝成王趙丹決定接受南韓上黨太守馮亭的投誠,就預示了秦趙大戰的不可避免。接收上黨,在戰略上很難簡單的說是正確與錯誤。筆者更傾向於這是正確的戰略抉擇。先不要說馮亭獻上的十七座城池的巨大實際利益的誘惑。看地圖就知道,上黨離邯鄲太近了。上黨在弱小的南韓手裡對趙國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落到秦華人手裡,居高臨下的秦軍就會成為時刻懸在趙國頭頂的一枚達摩克利斯之劍。在經過胡服騎射之後,國力正常處於鼎盛時期的趙華人看來,這是絕不能接受的。趙國的錯誤在於戰和不定左右搖擺,從而導致戰略失敗和外交失敗。
首先在長達三年的長平大戰進行的關鍵時刻向秦國求和。漫長的講和過程,是其他有意願表達存在感諸侯國倍感冷落,而這些諸侯國正是趙國的潛在盟友。做壁上觀的魏國、楚國等國,沒有了唇亡齒寒的緊迫感,面對強大秦軍威壓帶來的寒蟬效應,從而放棄了對趙國的救援。而秦的遠交近攻的戰略這時候卻顯示了強大的威力——趙國向齊國數次借糧不果。就是秦國這種外交戰略成功的體現。所以說趙國的失敗首先是外交的失敗。外交的錯誤最終導致了沒有出手相助的盟友,不得不獨自抗衡強大秦軍的碾壓。其次,趙國和秦國的對抗除了軍事、外交以外,還是政治體制的對抗。秦國代表的是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利益,廢除了貴族世襲,以軍功賞賜爵位,集天下英才而用之。而趙國是保守的貴族統治,到了後期甚至發展到只信任公族的地步。長平之戰前後在秦國當政的範睢魏華人,蔡澤燕華人,魏冉楚華人,就是煞神白起也是楚國羋姓後裔。再看趙國,趙勝,趙奢,趙括,趙聰…………藺相如死後,高位者的多是趙世公族。廉頗在趙國出生入死打了一輩子仗,臨了並不被信任。數次挽救國家危難的廉頗,反而被逼出走魏國。後來的李牧下場更慘,作為趙國最後長城的大將直接被趙王咔嚓了。這種趙氏當政的國策直接導致了趙華人才的匱乏。國家需要力挽狂瀾人才的時候,趙氏青年才俊趙括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趙括的優勢。趙括是名門之後。在軍事上很有見解。在戰略上主張進攻。年輕氣盛,敢打敢衝。又有名將趙奢之後和趙氏公族兩項加持,可以說趙括天生就自帶光環。唯一欠缺的就是實戰經驗。長平之戰後期趙國敗像已經顯露。朝中無人可用,無兵可派,後勤物資早已斷絕,儘早結束戰爭就成了唯一的選項。廉頗作為主將,不敢主動出擊,最後只能是坐以待斃;主張進攻的趙括自然就進入了趙王的視野。廉頗並不是不知道曠日持久最終坐以待斃的道理。廉頗更知道主動出擊會死的更快。長平之戰初期,趙軍和秦軍的接觸都以失敗告終。丟城失地之後說明趙軍的戰鬥力和秦軍差的太多,深知野戰只會死的更慘的廉頗才會深溝壁壘和秦軍隊對耗。硬生生的把趙丹希望速戰速決的長平之戰打成了持久戰。趙國在經濟崩潰和外交失敗之後,能走的只有軍事冒險這一條路了。趙括出任趙軍主帥幾乎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而此時,在趙國的諸位前輩名將都已經垂垂老矣。 進行大規模戰役,高強度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指揮官工作已經不適合他們了。樂毅和田丹作為客卿,只是在趙國避難,逃避本國的政治迫害。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他們有指揮趙國軍隊進行實際做戰的經歷。單單是樹立他們在軍隊的威望,作為“外華人”指揮趙國的將士奔赴沙場,殺身成仁,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不用說趙王會不會放心讓他們帶兵的問題。龐煖更是已經是80多歲的老人了。就這樣,年輕氣盛的趙括就成了四十多萬大軍統帥的不二人選,迅速走上了人生巔峰,也走上了一條死無葬身之地的不歸路。
回覆列表
這不是有沒有名將的問題,而是作戰方式的問題。
估計當時趙國的軍方,都是支援廉頗的保守派打法,你從趙括他老媽都反對他就能看出來。要知道趙括家裡那也是實打實的軍方將門。
既然如此,你換誰去,如果僅僅是延續廉頗穩健的打法,還不如就用廉頗,畢竟廉頗已經打了這麼久了,對於戰局也很熟悉。
所以要麼不換,要麼就換一個徹底改變戰法思路的。
趙括能上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是速戰速決派的代表,而非他比其他人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