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這裡農曆六月六日烙焦饃,你們那裡什麼風俗?誰知道烙焦饃啥原因啊?
8
回覆列表
  • 1 # 塵世尋歡

    我這裡是河南許昌,農村也有農曆六月六烙焦饃的風俗。

    焦饃,是北方農村的一種麵食,就是把揉好的麵糰,用擀麵杖擀成薄如紙片的麵餅,搭在鏊子上用火烤熟,平時做成是軟的,叫烙饃,可以卷菜吃——烙饃卷豆腐是我們那裡流行的風味小吃——但在六月六這一天,和麵時必須在面裡摻點鹽,擀好後在麵餅上撒點芝麻,然後在鏊子上烤乾烤焦,這就是焦饃。焦饃烙好後用牙一咬,咔嚓咔嚓直碎,如果不用手接,碎饃渣就會掉一地。

    為什麼會有六月六吃焦饃的風俗?聽老人講,六月六吃焦饃是為了給螞蟻送飯吃。農曆六月初,氣溫適宜,螞蟻出洞頻繁,尋找搬運儲藏食物,以備秋冬食用。老百姓看小小的螞蟻,千辛萬苦尋找食物,心生同情,於是就借吃焦饃的方式,給螞蟻送飯吃,為什麼不直接給螞蟻扔大塊的饃呢?比如饅頭?一是老百姓也是很珍惜糧食的,特別是窮苦的年代,自己都不夠吃,即使想大方行善,也不能太大手了;二是,食物大了,螞蟻也不好搬運。採用吃焦饃這種方式來幫助螞蟻,是很有戲劇性的,吃焦饃時,是很難控制住不往地上掉饃渣的,這不會被人認為是浪費糧食,同時又幫助了螞蟻,可謂一舉兩得。由此可見,中國老百姓,又善良又可愛。

    由這個風俗往深了想,老百姓固然有善良本性,熱愛動物,尊重自然,但又何嘗不是與螞蟻同病相憐呢?人活世上,如同螻蟻,終其一生,奔波勞累,死後杳如微塵,隨風而逝,幸福何在?意義何在?

    不想了,媽媽今天一早烙了一大摞焦饃,今個多吃幾張,慰勞慰勞這些辛苦的螞蟻兄弟們!

  • 2 # 戰地黃花26

    我們河北藁城農村人興吃餃子,與新媳婦兒的孃家人到新郎家去進行所謂之“追節”……;都是帶著蒸好的大枕頭饅頭煮熟的大塊的肉裝進籃子裡用大紅包袱包好,一大幫孃家人就浩浩蕩蕩地向新郎家出發了……。

  • 3 # 蔥油餅不帶蔥

      農曆的六月六,用河南的方言叫做:“綠(音)月綠”。

      

      在我的印象中,那些年物資匱乏,生活拮据,農人們恪守著根深蒂固的傳統意識,一些在今天司空見慣想吃就吃的食物,在過去卻只有逢年過節時才能吃到。

      這些因節日而有、因節日而興的時令食品,身上打上了傳統節日的烙印,保留了傳統節日的文化記憶,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譬如,農曆六月六早上家家戶戶都要炕的焦饃,和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一樣,都是有講究的,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不能亂來,更不能濫吃胡吃。

      農人們的節儉源自於常年食不果腹的生活,素日裡掉地下一個饃花兒都要撿起來吃了,不過,六月六這天卻要破例窮大方一回,無論大人小孩,吃焦饃時掉地下的碎屑不能撿,留給螞蟻吃。

      在河南的農村,農曆六月初六算是一個節日,有 “六月六,吃焦饃 ”的習俗。

      傳說,這一天是螞蟻的生日,在河南的農村,很多農戶的家庭主婦會早早地起來,和麵、烙饃、熥焦饃,為螞蟻過生日。因為,焦饃這種美食酥脆,無論是多麼吝嗇的人,在吃焦饃的時候都會掉下來不少的饃渣。這個時候,螞蟻們聞到香味,傾巢而出,來來往往穿梭不停,飽餐一頓的同時,還不忘將美食一塊塊運至洞中,真像過生日一般。

      

      焦饃的做法與我們通常吃的烙饃基本一樣,將小麥面摻水揉和之後,拽成一個個的小麵糰,用小擀杖擀成荷葉形狀的圓餅,而後放在鏊子上烙。可根據家庭實際情況新增芝麻、鹽等佐料。饃熟後,需擺放在鏊子周圍用燒鏊子的餘熱熥,熥得饃饃焦黃酥香即可。

      焦饃還有個傳說,一直傳頌了很多年。傳說,在豫東一帶有一個貧家的兒媳婦,為了養活雙目失明的婆婆,她到地主家中打工做廚娘。為地主家做完飯後,這個媳婦就連忙跑回家中把沾著麵粉的雙手在盆裡清洗乾淨,而後用洗手水為婆婆做飯。有一天,她的舉動被天上的玉皇大帝看到後,認為她是不孝之人,遂決定讓雷公於農歷六月初六這一天劈死她,以示懲戒,並將這一決定託夢給了她的婆婆。

      婆婆和媳婦說了此事,二人抱頭痛哭,卻因玉皇大帝是神靈無法解釋,只能等死。婆婆為了讓媳婦吃飽肚子,遂借來白麵,讓人在六月六這天烙成焦饃給媳婦吃。而媳婦為了不殃及婆婆和村民,帶著焦饃到村外一空曠處邊吃焦饃邊等雷劈死。

      雷公前來執行玉皇大帝的命令時,發現這個媳婦的身上爬滿了螞蟻。遂將此事情回稟了玉皇大帝。原來,螞蟻聞道焦饃的香味,尋香而來,爬到了這個媳婦的身上。而這個媳婦認為自己是將死之人,對身上的螞蟻非但沒有驅趕,反而將焦饃揉碎撒在地上喂螞蟻,就這樣螞蟻越聚越多。

      見此情景,玉皇大帝似乎察覺了冤情,遂撤銷了劈死這個媳婦的命令。

      後來,人們感恩螞蟻的義舉,把每年的農曆六月六這天定為螞蟻的生日,家家戶戶烙焦饃為螞蟻過生日。這一天,也有人專門揉碎焦饃撒在地上,讓螞蟻享用。

      

      關於螞蟻生日的傳說,還有一個比較小眾的。

      從前,有一個書生進京趕考,當他看完了答卷,暗自高興,答題並不難。他胸有成竹地開始答題,突然有一個字難住了,這個字還非常關鍵,缺它意不全。可是怎麼寫都不像,它寫呀、畫呀,怎麼看都像少了一點,為了不誤交卷時間,他把這個字空了起來,先把後邊地題答完了。然後再集中精力研究這個字,它怎麼看都少一點,但這一點,點在哪裡都不像。他想呀,想呀,竟然迷迷糊糊打了個噸。瞬間醒來一看,哇!對了,也像了,這不是一個完完整整地我需要地這個字嗎!這真是天助我也!興奮之餘拍了下桌案,震動了螞蟻,螞蟻立即爬去。哦!原來是一隻螞蟻爬在那裡,剛好補上了那一點。書生全明白了,拿起筆把這一點,就點在了螞蟻趴的地方。

      後來,他榜上有名,得中了八府巡案的官職。他上任的那天正是農曆六月初六,為了感恩螞蟻,定為每年的六月六是螞蟻的生日。怎樣給螞蟻過生日呢?他想了個主意,他命令當地的百姓,螞蟻生日這天,家家戶戶都烙薄餅吃,這種又薄又脆的餅,別說孩子吃著往下掉渣,就是大人吃起來也往下掉饃渣子。這樣螞蟻就能到處找到吃的東西,還方便螞蟻搬運,往窩裡儲存。

      中國的節日往往與傳說故事相伴而來的,這些傳說故事大多是勸人向善的,而與故事緊緊相連的,則是流傳於民間的美食,什麼節日吃什麼美食,早已在民間形成了不成文的規矩,而且是口口相傳,一直傳承的現在。

      六月六的焦饃來說,後人則經歷多次的演化,譬如焦饃裡摻入芝麻、摻入椒鹽、摻入雞屎皮等,摻入的料多了,其功能也就增加了。

      

      雞屎皮的學名叫做雞內金,是雞的胃的內皮,表面金黃色,有條狀的皺紋。殺雞後,取出雞肫,立即剝下內壁,洗淨,曬乾。雞內金是一種中藥,主治積食、消化不良。

      每當小孩兒消化不良時,大人們就會把雞內金擀碎,參在麵粉裡,烙成焦饃讓孩子吃。雞內金的苦澀,被焦饃的焦香所掩蓋,孩子們既吃了藥物又吃了美食,真可謂一舉兩得。

      焦饃好吃,其工序太繁瑣,抑或是人們生活條件提高後,對這種美食的嚮往雖然還存在,卻也懶得在親手去忙碌半天了。所以,現在的農村老家中,很少能聞到焦饃的清香了。

      不過,焦饃這種美食少了,六月六這天為螞蟻過生日的傳統和傳說,還是應該傳承下去的,畢竟這也是一種起源於民間的傳統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個月寶寶睡覺吵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