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山劉向雄

    這話是子夏說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後人常常選取後一句‘‘學而優則仕’’作為考取功名的依據。但子游對於‘‘學’’的理解和孔子是不同的。

    先了解子夏,這是孔門弟子中有大成就的人,卻沒被重視。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名氣都很大,如弟子李悝、墨家鉅子禽滑釐、兵家亞聖吳起,再傳弟子中有荀子以及師從李悝的商鞅。這些後學,除荀子亦儒亦法之外,其他都不是儒家!

    子夏在孔門弟子中屬於‘‘文學’’科,說明他精通於古代典籍,在《論語》中,也有不少出彩的言論,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雖小道,亦有可觀者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對答中,喜歡引用典籍。雖也有‘‘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的重行的表述,但整體看來,他並不重視外在的修養,更注重典籍的學習。

    子夏可能什麼古代典籍都看,無所不包,孔子說的‘‘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難以理解,能不能大膽地猜測是對子夏說的?子夏雜學,所以其弟子和再傳弟子不在儒家行列,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孔子認為‘‘商也不及’’,說子夏在修身方面還不夠,另外還提醒子夏‘‘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要他把眼光放長遠,注重自身的修養,不要只是做個研究典籍的‘‘小人儒’’。

    說到這,大致可以有了子夏的形象:像個研究型學者。

    有了這個形象,再去看他所說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中的‘‘學’’,子夏是把書本、典籍放在第一位,是從書本‘’學‘’!與孔子所說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恰恰相反!

  • 2 # 陳廣逵

    首先糾正一下,雖然孔子也主張“學而優則仕”,但此話並不是孔子說的,而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說的,而且還有一句上文。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原文通釋:

    子夏說:“做官如果優秀就去學習,學習如果優秀就去做官。”   

    仕,做官。而,連詞,如果。優,優秀。則,就。學,學習,去學習。   

    子夏這話是對誰說的?我想不僅僅是對弟子說的。

    學之優的標準是什麼?《論語》中零零散散沒少說,概括地說就是,精通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等六種才藝。熟稔《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可以定國並不辱使命的人。

    孔子反對學習未達到優秀的人去做官。“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孔子認為那是“賊夫人之子”(《先進》第23章),因為子羔還沒有達到“學而優”,還不成熟。“子使漆雕開仕”(《公治長》第6章),那是孔子認為漆雕開的學習已經優秀了,適宜於做官。

    學習優秀決不僅僅指專業考試成績,本本主義者是不可取的。

    “仕而優則學”這需要分析理解,子夏做過魏文侯的老師,他是知道官場上的情況的。有些人做官很優秀,但他的知識不見得豐富,甚至可能有不足。《左傳·昭公七年》記載:“三月,公如楚,鄭伯勞於師之梁。孟僖子為介,不能相儀。及楚,不能答郊勞。”(“三月,魯昭公到楚國去,鄭國國君到師之梁慰勞他,孟僖子做副手,不熟悉會見的相禮。到楚國時,不能對郊外迎接時的慰勞做出有禮節的回答。”)孟僖子做官算是優秀的了,但他在“禮儀”方面還有不足,在“師之梁”和“楚郊”丟了面子,降低了“人格”和“國格”,所以需要再學習來完善自己。“孟僖子為自己不會相禮而慚愧,回魯國後就請人給自己講解,只要知道有精通禮節的人他都去請教。這個孟僖子就算“仕而優則學”了,他從實踐中感悟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仕而優則學”。

    做官優秀、類似孟僖子情況的人大概多了,他們都在“仕而優則學”之列。 讀書人學有所成,透過做官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社會理想,無可非議;按理說今天做官的人都應該是“學而優則仕”者,但現實未盡然,所以需要“仕而優則學”。

    當然“學而優則仕”者未必是個全才,他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特別是當他做官的領域對他來說比較生疏時,他確實需要再學習。尤其是今天,社會在不斷髮展,知識在不斷更新,“官”們也需要補課,需要充電。

  • 3 # 愛讀名著的小星老師

    《論語-子張》篇:子張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優”的標準是什麼。答:沒有標準。下面我將證明。

    首先假設有標準,隨便選一個數字:80%。

    也就是說,做官做到80%好,就去求學;求學到80%的程度,就去做官。

    80%還是太模糊,再具體一點。再次假設做到副科級就去求學,而博士畢業後,就去做官。

    這樣的標準會帶來什麼問題?很嚴重的問題,請看。

    一、產生的嚴重問題:知行分裂

    既然有標準在,那麼一開始官員只管做官,學習者只管求學。

    那麼很自然,萬一官員做不到副科級或者學者讀不到博士,這輩子就不用考慮求學和做官了。

    進一步引申,比如說一個官員,你跟他說,來學習點東西吧。他大概會回答,等我做到副科級再說。一個學者,你讓他來做個小領導,他會說,等我讀完博士。

    再進一步,如果我們把做官換成做事、工作呢?

    也就是說:工作做好了再來求學,學習好了再來工作。

    現在讓一個職場人來學習,不管學什麼,他可能會說,等我做到100萬銷售額再說。對一個學者說,你來做點事吧,他會說,等我先讀完博士。

    至此,做官跟求學分裂而獨立,中間沒有一點關係。這不就是知行的分裂嗎?

    陽明先生說:

    二、解決的辦法:用“致良知”統一

    要用致良知來統一做官和求學,首先要證明它們是一回事。

    很簡單:做官是一件事,求學也是一件事,它們都是某件很平常的事。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而陽明先生說:

    “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往回推:既然要致良知於每件事,每件事都要致良知,那麼,當然做官要致良知,求學也要致良知。由此可知,做官和求學的做法是一樣的。

    而做官的目的無非致良知,求學的目的也是致良知,所以,做官和求學的目的是一樣的。

    所以他們是一回事,就好像冰、水和水蒸氣一樣。

    所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至於“優”到什麼地步,有沒有標準,答案是:沒有標準。

    原因如上分析有兩個:

    1、一旦有標準,就會導致“仕”和“學”的分裂,也就是知行的分裂,會造成欺世盜名的學者,貪汙腐敗的官員。

    2、因為“仕”和“學”無論從做法還是目的上都一致,都是致良知。

    所以不要問,做官還是學習,只要致良知即可。

    甚至,小到洗臉吃飯,出行發言,中到娶妻生子、創業立言,大到治國平天下,弘德通道,無非致我心中的良知而已。

  • 4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孔子說的"學而優則仕”的真正意思

    不是以往曲解的讀書做官的意思,而是“學”習好獨立的指導思想指導人們選擇(而),從中票決出不一心想著做官的“優”(繁體優字意)秀人物“則”可做官(仕)。

    詳見拙著《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note3和三星c7pro哪個更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