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芬陀利華

    杭州十大古城門之湧金門,湧金門為古代杭州西城門之一,五代天福元年,吳越王錢元瑾引西湖水入城。在此開鑿勇金池,築此門,門瀕湖,東側有水門。傳說為西湖中金牛湧現之地,因而得名。

  • 2 # 三分書舍

    湧金門原是古代杭州西城門,始建於五代吳越時期。吳越王錢元瓘引西湖水入城,在此開鑿湧金池,築此門。因此處金牛湧現,故而得名。

    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增築城垣,改稱豐豫門。明初,仍復舊稱。清代的湧金城樓為重樓歇山式建築,灰筒瓦頂,湧金門城牆高12米,倒U字形的門洞高約8米,寬約5米。清代城樓上有一副楹聯曰:“長堞接清波看水天一色;高樓臨鬧市繞煙火萬家”,形象地概括了此門在當時的重要地位和繁榮景象。因西湖的遊船多在湧金門外聚散,故有“湧金門外划船兒”之諺。

    民國2年(1913),杭州開始拆城,繼拆除“旗營”之後,湧金、清波、錢塘三門之間城門均拆除改建為南山路、湖濱路。為讓後人瞭解城門的變遷,於故址立碑。

    吳越錢元瓘任國王時,金華縣令曹杲在此鑿大池,以“湧金”為池名,並由錢元瓘親筆書名立碑。如今在此開闢湧金廣場,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於廣場中央。湧金池畔建起打孔石拱橋稱之為湧金橋,連線青石板橋通往西湖天地,池邊石刻大字銘文,樹金牛出水銅像與張順雕像於池中,共同形成西湖湧金池的人文景觀。

    金牛出水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漢代時,西湖底有一金牛,每當大旱湖水乾枯時,便從湖底現身,吐水注滿西湖,以解用水之急,造福當地百姓。後官府得知此事,欲擒金牛獻於朝廷,便下令抽乾湖水,逼金牛現身。

    水乾時金牛果然出現,卻突然噴出巨大水浪,把官員淹沒而死。從此西湖水不再幹涸,但金牛也不復出現。而立“浪裡白條”張順像於湧金池中,源於《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寧海軍宋江弔喪,湧金門張順歸神”,他在隨宋江南下征討方臘時,戰死於湧金門水門下的故事。現湧金池中的張順雕像,一身潯陽江中打魚的裝束,也算是迴歸到他初始的面貌。

    在不遠處西湖邊默默矗立的湧金樓(又名豐樂樓)也是歷史悠久。據說它是宋室南渡後的官家酒樓,初建於宋政和六年至七年(1116-1117),由當時杭州郡守徐鑄所建,因建在湧金池邊,故名。南宋淳祐九年(1249),樓重建擴大,一度成為考取進士後設宴的酒樓,盛極一時。如今的湧金樓,是後人在原址上重建的。2002年,在西湖南線整治時,將此樓修葺一新又重題“湧金樓”三字。

  • 3 # H小花

    話要從老祖宗老祖宗老祖宗老祖宗……那輩說起。

    從前,西湖叫做金牛湖。

      那時候,這湖還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著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周圍的老百姓都在那裡種著莊稼,用湖水來灌溉,稻穗兒長得圓溜溜的象一串一串的珍珠。農閒了,大家就湖上打魚撈蝦。人們和睦相處,過著安樂的日子。

      在這湖底,住著一條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地淺下去,湖裡的金牛就出現了:老遠的就能看見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頭和翹起的雙角,它嘴裡吐出一口口大水,湖水立刻又漲得滿滿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來已經九九八十一天沒有下雨了,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硬得象石頭,裂縫有幾寸寬,嫩綠的秧苗都枯黃了。老百姓乾渴得眼睛凹進去,渾身沒勁。他們天天盼望金牛出現。

      一天早晨,正當大家站在湖邊盼望金牛的時候,突然傳來“哞 ”的一聲,只見金牛從湖底破土而出。它搖搖頭,擺擺尾,口吐大水,霎時間湖水又漲滿起來。

      老百姓喜得流出了淚水,正在感激金牛,金牛抬起頭,閃著亮晶晶的眼睛,“哞”地叫了一聲,又隱沒在湖中了。

      這件事很快地傳開了。地保傳給衙役,衙役又報告了錢塘縣官。縣官一聽,捧著肚子笑呵呵地說:

      “這真是一件活寶貝,要是把它拿來獻給皇帝,一定能升官司發財!”當下吩咐手下人,趕緊去把金牛捉來。

      那些衙役、地保匆匆跑到了湖邊,抬頭望望,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裡有金牛?問問附近百姓,大家一見是衙門裡的人,不是說沒看見,就是悄悄地避開了。

      衙役們沒法可想,只得回報了縣官。縣官心裡生氣,拈著八字鬍鬚,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條壞主意。他對手下人說:

      “既然如此,就把老百姓都去叫來,把湖水車幹。誰不來,就斬誰!”

      住在湖邊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被趕來了。他們在縣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車,含著眼淚車湖水。

      車啊車的,一連車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最後那一天,終於把湖水車幹了。果然,金牛臥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地通亮。

      縣官被金光照得連眼睛也張不開,但他還呼喝著衙役們,趕快下湖去搶金牛。說也奇怪,那金牛好象生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動。老百姓都暗暗地在心裡高興。

      縣官一看搬不動,就對百姓說:

      “誰能抬起金牛,賞白銀三百銀!”

      可是,老百姓都站著不動,氣呼呼地不理他。

      縣官見老百姓不理他,就大聲怒吼道:

      “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將你們統統殺頭!”

      縣官的話剛說完,那金牛大叫了一聲,象是睛天霹靂。只見飛沙走石,地動山搖,縣官嚇得面色如土,雙腿發軟,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走不動。

      這時,那金牛轉著圓溜溜的眼睛,站了起來,又仰天長叫了一聲,從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衝縣官、衙役,一下把他們全都捲到巨浪中去了。

      立刻,湖水又滿了起來。

      從此以後,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現了,湖水再也沒幹過,人們忘不了金牛。他們在湖的旁邊城牆上築起一座高高的城樓,天天爬上城樓去盼望金牛。這座城樓,就是後來的“湧金門”。本篇文章來自百度查詢。

  • 4 # 探旅新媒體

    在700多年前,杭州是南宋臨時的行宮,名為臨安。南宋王朝在杭州立足後,修建一座宏大的皇宮城。當時,整個皇宮內城,內有3個城門,外有旱城門13座、水城門5座。

    經歷元朝和明朝之後,只剩下武林門、艮山門、鳳山門、秦泰門、望江門、候潮們、清波門、湧金門、錢塘門、慶春門等十個城門。

    湧金門,就是杭州十大古城門之一。湧金門,始建於五代十國的吳越時期。當時金華縣令曹杲在此鑿大池,引西湖水入城,並修築了湧金門。

    古時的湧金門,在現在的遺址石碑往北,約一二百米的地方。

    當年,湧金門是杭州城區前往西湖遊玩的主要街道,另外,西湖裡的遊船也停靠在湧金門這邊,所以相對比較繁華。

    關於湧金門的傳說也比較多,傳說湧金池裡面真有金牛,每當西湖水快乾凅的時候,金牛就會出來將湖水灌滿。

    後來有官員想把這金牛抓住,獻給皇上;就命大家將西湖水抽乾,金牛大怒,吐水將官員淹死;此次之後,金牛再也沒有出現,西湖水再也沒有幹凅過。今天湧金池裡看到的金牛,是現代銅鑄的。

    另外,傳說宋江征討方臘時,在湧金門一帶久攻不下,梁山好漢浪裡白條張順,趁夜晚時分從水道潛到湧金門城牆外,不幸被守軍發現,射死在這裡。湧金池裡的雕塑,就是浪裡白條張順。

    滄海桑田,杭州十大古城門,隨著杭州城市的發展多數已湮沒,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門遺址的石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品集面試中,哪些話一定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