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龍188

    今年基金業普遍表現良好,基金髮行規模超過了2萬億。發行的過程都是“日光基”,當日就賣完,無論從發行規模和市場表現都超過了14年的牛市,但和風險沒有半毛錢關係。

    基金屬於量大的,相對中長線資金。說它是莊家也行,是機構也行。中國股市從2600多點漲到了接近3500點,作為大資金,採用中長線持有的方法去炒作股市,本身虧損的可能性很小,取得超額收益的機率原本就很大。你從一個散戶的角度出發,如果你2700點左右持有一隻股票,像基金那樣的成熟,專業性的去炒股,以中長線持有為主,你就可以看到幾乎很難發生虧損,取得收益的機率幾乎是100%。作為一個散戶,採用和基金同樣的方法都不容易產生虧損,作為大資金,專業化,技術化的團隊取得較大的收益是很正常的。

    今年春節大跌後,股市從中長期角度看,一直在持續的上漲,甚至創業板,中小板漲出了牛市的特徵。這個過程中獲益的大多數都屬於中長期炒作的資金,發生虧損的大多數是屬於市場短期波動不斷止損割肉,患得患失之類的股民。大資金,大機會,加上中長期持股又有良好的炒股技術,炒股習慣取得收益是很正常的。因為股市長期不震,熊市思維瀰漫,普遍對上漲有恐懼的心理。具體炒作中都是防高而不是防低,股民大多數都有嚴重的恐高症,對自身的獲利產生不信任感,反而對虧損心安理得。

  • 2 # 且聽政經

    14-15年的牛市,是槓桿資金推動的,短時間內雞犬升天的暴漲。

    換句話說,基本上所有股都輪著漲了一遍。並沒有集中在某幾個板塊或者行業。

    這種情況下,基金的漲幅顯然是無法跟上大盤的漲幅的。甚至,是遠遠落後於很多個股的漲幅。

    因為基金通常都聚焦於特定的股票,例如某個行業的績優股,某種指數的標的股。

    而且基金選股因為要考慮風險因素,也要排除掉很多小盤股,只能選擇相對低風險的績優大盤股。

    這種情況下,14-15年的牛市雖然波瀾壯闊,但基金因為自身特點,並不能完全從牛市獲取足額增長。

    但是,最近這兩年,雖然大盤指數並未飆漲,但是具體到某些行業板塊,例如消費電子,例如醫療健康,這些板塊的漲幅早就超越了14-15年牛市。

    換句話說,這兩年的股市,是分化的市場,好的行業非常表現好,爛的股票一直爛。

    這就有利於聚焦好股票的基金來發揮優勢了。

    所以,基金超越14-15年是很正常的。

    至於風險,雞犬升天什麼爛股都飆漲的市場才是最大的風險。

    可以預見,未來中國股市,將逐步轉變為績優股引導大盤漲跌的局面,以前那種炒作垃圾股的風潮,將很難再現了。

  • 3 # 謙秋說

    今年基金漲幅大多超過14年牛市!風險是不是來了?

    這個問題,挺好的。確實今年一些行業ETF,或者偏股型的基金漲幅蠻漲的,超過14年牛市來臨前的也蠻多的。但我覺得市場從來都是這樣的。如果僅僅是因為其中一些基金漲幅巨大,就認為市場風險就來了,那我覺得有點多慮了。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當下資本市場,人氣相對比較高了,有一點牛市初期的味道。自然也有一些基金漲幅遠遠跑贏指數,好比過去一年多,某某科技ETF,某某晶片ETF,某某半導體ETF。這些ETF產品,也是受益於過去科技股大漲的原因。加上今年這類基金出現千億秒光碟,無論是人氣還是漲幅都是超過以往。但這些基金不能代表所有的基金產品。

    其次、牛市好轉了,一些基金漲的好,還有蠻多基金是滯漲,甚至是下跌的。市場是有輪動的。但漲多了,也會調整,跌多了,也會估值修復。我覺得高估的行業基金是風險比較大的。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基金都是高估的。其實從這點來看,基金的選擇難度不低於選股。尤其是行業基金。

    最後、牛市的一個最大特徵,就是沒有低估的板塊以及績優個股。也就是說出去極少數的題材股,垃圾股。大多數個股是有機會上漲的。而低估板塊的基金的潛在勢能,從安全邊際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好比傳統行業中的龍頭個股。類似石化板塊中國石化,鋼鐵板塊寶武鋼鐵,有色金屬板塊,公用事業板塊等等。

    總之、市場在熊市還是在牛市,其中總有高估,跟低估的區別。只是在熊市週期裡面,選擇的餘地更大,預期漲幅的空間更大而已。而在牛市週期裡面,來自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估值提升的空間要小一些,但市場提供了流動性帶來的溢價。可以說機會是有的,但需要投資者仔細贈別。敬畏市場,敬畏投機

  • 4 # 紅藍白鬱金香
    2014年是全面性的行情,大小票皆漲,各個行業概念也是普漲。而今年只是結構性行情,科技股與消費股表現特別突出!

    從滬指漲幅看,2014年初約2000多點,年底3000多點,漲幅約50%。而今年初滬指3000多點,最高3458;即使以最低點2646為起點,最大漲幅也沒有50%。

    因此今年基金漲幅超過2014年是個偽命題!之所以會有這個錯覺,可能是倖存者偏差。

    有部分基金風格過於激進,集中持有科技與消費板塊,中短期漲幅可能超過2014年。然而,這並不是普遍現象,其他大部分基金漲幅應該不如當時!

    短期內漲幅過大,肯定會有風險。近期諾安基金成長淨值大起大落,就是因為持股過於集中在晶片半導體行業。

    歷史上中郵基金的任澤松也是個案例,大量持有創業板股票,最後潮水褪去才發現自己在裸泳!

    科技與消費行業的漲幅透支了未來若干年的業績增長潛力,這就是風險所在!

    其中,消費行業還好些,年增速比較穩定。只要時間拉得足夠長,都能化解這個風險。而科技股就很難了,本身估值就畸高,而且還有一些是虧損上市的!

    科技行業本身就不像消費那麼穩定,大部分公司將成為個別頭部大廠的炮灰!

  • 5 # 海馬價值投資

    的確去年和今年消費,醫藥,科技型的基金漲幅大幅超過2014年牛市。

    一、特別是今年以來,漲幅比較好的基金都重倉了消費,醫藥,科技,這三幾大行業。

    這些板塊估值都明顯超過了2014年-2015年的牛市頂峰。

    二、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比如說一些機構的聰明資金習慣根據板塊行業的估值進行投資,對於高估的行業會進行減持,對低估的行業進行增持。“聰明的資金"特別是在市場比較狂熱的階段進行減持,在市場冷清的階段進行加倉買入。

    三、鐘擺原理:任何一項資產當它的漲幅達到了一定的極限高估之後,然後慢慢的從高估區域逐漸向低估區域滑落。所以任何資產都是從高估→中估→低估→中估→高估,週而復始。

    四、目前的市場行業的估值分化比較大,一些價值型風格的基金還是值得關注的,但是對一些行業消費和醫藥,科技的基金最好以定投方式參與,因為這些行業的估值比較高。

    免責條款:本文是個人的投資愛好和習慣,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星之環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