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典亂剪
-
2 # 墨非赤心無畏
觀影歸來,只說劇本。
片子基調很有經典範兒,故事結構穩,節奏流暢,但是空有其形,缺乏神韻。
電影裡強調了幾次演戲要入魂,偏偏這部片子的劇本是沒有靈魂的。
劇本無魂,演員的情緒便成了高超的技巧,而不是鮮活的角色。
來說一下,為什麼劇本無魂,這個問題,對中國電影來說,不是一天兩天了。
故事雙男主,徽班名伶嶽九因被同行舉報唱花戲(風化戲俗稱),而被遞解出京,去了揚州唱戲。
數年後,揚州徽班中的春臺班出了個天賦極佳的生角,汪潤生。
年少氣盛的潤生不甘淪為下九流戲子,攜帶未婚妻春榮私奔,結局慘烈,潤生被抓,春榮被強行嫁到山裡。
失意的潤生在見到嶽九後,方知人外有人,為此重登戲臺,並得孀居的鳳格格賞識,指點了些關竅,使得潤生演的關二爺更上層樓,春臺班由此被推薦入京,參加百戲賀壽,更有機會為乾隆演戲,多番提攜照顧潤生的嶽九此時提出要隨春臺班進京……
嶽九線:遭嫉出京——揚州苦練——結識潤生——重返京城——受乾隆賞識並平反——含笑九泉
潤生線:家貧被賣入戲班,被未婚妻家嫌棄——與未婚妻私奔後慘遭拆散——結識嶽九重新振作——替嶽九向班主求情——受鳳格格&乾隆賞識,最終留京——與春榮破鏡重圓,將徽班傳承發揚為京劇
應該來說,這兩條線設計完成度很好,但偏偏,這兩條線,在感情上沒什麼交融。
1.嶽九和潤生都有悲慘的遭遇,但是兩人結識後,潤生只因看到嶽九練功就莫名燃起希望,忘記妻離子散的傷痛,重返戲臺,中間完全沒有臺詞或劇情的過渡。
2.嶽九和潤生的交情也是毫無交代地突飛猛進,莫名就變成生死之交。
3.臺詞各種喊空口號,諸如“老百姓喜歡就是好戲”“演男女之情有傷風化那就不要娶妻生子”等等……
作為一個京劇外行觀眾,開頭嶽九演的是哪齣戲,字幕都沒標註,觀眾我怎麼判斷這齣戲到底是不是有問題?
而“老百姓喜歡就是好戲”,好歹揭示一下,老百姓為什麼喜歡?現在什麼樣的戲都敢往老百姓頭上扣,老百姓壓力很大好不好?
諸如《娘道》,作為一個老百姓,我還真討厭被收視率代表著喜歡這部劇。
4.演戲入魂,問題同上,也是停留在口號式臺詞上,請問為什麼能入魂?
以上,我是觀眾,觀眾是不該看著解析,去領悟故事精神的,這就是劇本沒寫好。
為什麼老百姓喜歡的戲是好戲?
怎樣演戲才算入魂?
這兩個問題,恐怕編劇自己都沒答案,有答案是絕對不會去這樣設計劇情的。
以下,來說說我認為比較合理的劇情改編。
關鍵在於用好《西廂記》這一元素。
1.嶽九開頭的戲應該用《西廂記》,《西廂記》在歷史上確實被認為有傷風化。
2.增加嶽九訴說《西廂記》不能改的理由。
《西廂記》是根據《鶯鶯傳》改編的,《鶯鶯傳》為大渣男元稹所著,著名金句“始亂之,終棄之”,活脫脫一出偷情野臺戲。《西廂記》則把故事改為愛情戲,增添了西廂結合的合理性,最終也沒發生“始亂終棄”的悲劇。所以,《西廂記》不能改戲是有原因的,《西廂記》裡的鶯鶯並非元稹筆下刻意詆譭的easygril,她是為了反抗母親的背信棄義、嫌貧愛富,才選擇了這種方式去抗爭。因此,不能改掉西廂結合那段,是因為其中的反抗精神。
3.增加潤生與春榮私奔是因為模仿《西廂記》的說明
這樣改了以後,嶽九和潤生的交情就會因為《西廂記》而產生強聯結,一個因為不肯改戲被禁,一個模仿戲中的反抗精神,反是妻離子散。
兩相對照,嶽九才能觸動潤生重返戲臺,雖然身為下九流,但是問心無愧,戲裡明明歌頌的是忠貞不屈,為何到了現實卻不被認同?只有繼續演戲,才能繼續戲中精神,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是一種反抗的延續。
到這裡,演戲為何能入魂,也就呼之欲出了,是因為對角色所體現的精神有認同。
4.借乾隆口去闡述老百姓為何喜歡。
老百姓喜歡的戲,其實就是體現了樸素的天理人心,比如《西廂記》,鶯鶯認同選佳偶人品才學才是第一位,張生認同要對女子有責任擔當,老百姓討厭嫌貧愛富、始亂終棄,所以喜歡《西廂記》。
5.增加鳳格格對《西廂記》的闡述。
《西廂記》背後的精神,其實是對信義的認同,才華的欣賞,因此崔鶯鶯選擇與張生結合,而鳳格格選擇了堅守知己底線,認同和欣賞是可以超越慾望的。
增加《西廂記》的臺詞設計,也才能使得鳳格格對潤生說,千萬不要因為是戲子看矮了自己,這句話更有份量,至此,潤生也才能真正從感情上完成對戲子不認同到接納,再昇華到傳承發揚責任感的高度。
也就是說,《西廂記》可以設計成一條線索,一架梯子,讓人物情感一層層往上爬。
但現在,這個劇本里沒有線索,也沒有梯子,所有的情節像散落的珠子,每個情節都拍得很美,但就是沒法讓觀眾入魂。
其實編劇沒入魂,本質是對中國文化的不自信不認同。
在當代,嘲諷中國老百姓樸素的天理人心已經成了一種時髦,甚至,對於大眾道義動輒就扣烏合之眾的帽子,但不好意思,中華文明能源遠流長,就是因為天理人心,因果報應,就是因為這些被現代某些精英人士認為土了不能再土的土精神。
缺了對土精神的認知認同,恰恰就無法理解華人守的不止是規矩,更是精神。
-
3 # 雙面刀剪輯
我覺得這場戲在處理身份高貴的格格,對一個在當時身份低下的戲子表達愛慕的情景,有些生硬和不現實,如果只是戲迷可以理解,如果愛慕還表達出來,就有失格格鳳儀身份了。《進京城》整部戲主線傳達了藝人在追求理想上堅忍不拔的精神,結尾透過鳳格格的話外音,感嘆徽班進京的不易,多少唱戲被歷史埋藏,沒幾百年融合,很難成就京劇後來之輝煌巔峰。也傳達了藝術傳承不易的想法,切合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意義,值得每一個人熱愛藝術的人去思考,去支援。總之,《進京城》是一出難得的精彩好戲,值得你走進影院靜心欣賞。
回覆列表
一部被低估的電影!我覺得所有的戲曲從業者都值得走進影院看看這部電影!《流浪地球》後正經看的第一部電影,本來是抱著支援一下戲曲題材的念頭去的,也以為在這麼慘淡的排片下會出現“包場”的情況,誰知,一切都大大超過了我的預期。富大龍老師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個糙漢子形象,但剛開頭他那幾個身段指法,那段《活捉》一亮相,我就知道,他身上有貨!這電影有戲!作為專業戲曲觀眾,中肯地說,富大龍老師的扮相著實不算好看,但最可貴的是他能把戲曲演員舞臺上那份精氣神演出來,手眼身法步處處都可圈可點!以後小鮮肉再扮戲曲造型,就別來吹“扮相好看”什麼的了,但凡能演出富大龍老師百分之一的感覺我就服!鄒靜之+胡玫果然是神一般的組合,演員個個演技線上,焦晃老爺子的乾隆皇帝演的真帶勁!劇情中的感情線只是一筆帶過,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演員與戲,演員與演員,演員與觀眾的關係。影片結尾的旁白,說好戲還要好觀眾,還要經過時間考驗,真是說到點子上了,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戲曲本就是互動的藝術,它本就是演給人看的東西啊!影片結尾有個梗,就是男主汪潤生的兒子也開始學戲了,而且取名“長庚”……影片結尾是用老照片向京劇前輩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