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孟先生vlog

    主要品牌:

    1、貴州茅臺、五糧液、西鳳酒、洋河大麴、古井貢酒、劍南春、汾酒、董酒。

    2、張裕望重、龍巖沉缸、青島名啤、生力譽港、金星海量、新天秀莊、香格里拉、沱牌綿長。

    3、洋河品位、雙溝醉猿、事事全興、埔里熟黃、二鍋頭酒、衡水老白乾、文君酒、武陵酒、湘泉酒。

    4、酒鬼酒、伊犁酒、杜康酒、貴州醇、臺灣家釀果酒、燕京一品、哈啤流觴、郎酒、三花酒。

    5、金六福酒、九江雙蒸酒、習酒、青酒、紅白長城、皖酒王酒、華燈牌北京醇、火紅雲南、河套王酒、四特酒、竹葉青、稻花香酒。中國白酒主要 以香型區分,主要的香型有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瀘州老窖為代表的濃香型;郎酒為代表的兼香型;汾酒為代表的兼香型等等。

    關於酒的起源也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1、上天造酒說

    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在《月下獨酌·其二》一詩中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的詩句;東漢末年以"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自詡的孔融,在《與曹操論酒禁書》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說。

    竇蘋所撰《酒譜》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話,意思是自古以來,中國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說法。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說,既無立論之理,又無科學論據,此乃附會之說,文學渲染誇張而已。

    2、猿猴造酒說

    猿猴不僅嗜酒,而且還會"造酒",這在中國的許多典籍中都有記載。清代文人李調元在他的著作中記敘道:"瓊州(今海南島)多猿……。嘗於石巖深處得猿酒,蓋猿以稻米雜百花所造,一石六輒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

    明代文人李日華在他的著述中,也有過類似的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採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婁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飲之,不可多,多即減酒痕,覺之,眾猱伺得人,必嬲死之。"可見,這種猿酒是偷飲不得的。 

    3、儀狄,杜康造酒說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日:`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可以說儀狄是黃酒的創始人,而杜康則是高梁酒創始人。

  • 2 # 道滅集苦

    筆者品過不少酒,可謂:

    董郎西辭黃鶴樓,肩挑五糧下瀘州

    遠眺劍南水井坊,杏花村過到雙溝

    古井茅臺洋河岸,一路春風一路酒

    都一個味,一言以蔽之:辣。二十年前就戒了。俗話說的好,少喝酒多吃菜,自己身體自己愛。

  • 3 # 然Bearsam

    濃香:

    劍南春,辣口,爆香,個人不喜歡辣口的感覺,而且第一二次喝醉都是劍南春,陰影面積較大。

    五糧液,五糧液1618,滋味醇厚,酒香突出,五糧春個人不喜歡,味道突然沒了,後期很寡淡。

    瀘州老窖系列:1573,工農60版特曲,瀘州老窖特曲九年,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90 60,瀘州老窖特曲,百年窖齡30年,個人覺得酒質依次降低。特曲九年好像停產了,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都是15年前的酒,如果能淘到正品可以試試。工農60版比較緊俏,酒體質量比1573差不了多少,價格便宜近一半。特曲放兩年喝會好一些。其他的隨意,也不是很推薦。

    綿柔敘府15年,感覺酒質趕得上瀘州老窖特曲,價格要低一些。

    杜樽液(宜賓本地產的酒,酒質與五糧液差別類似1573跟工農60,市面上沒售的),交杯瓶。

    豐谷酒王,低醉酒度是特點,味道也不錯,趕得上劍南春。

    詩仙太白,喝過一次,上頭厲害。

    文君酒:沒落的品牌,喝過一次,口感跟五糧春差不多,個人不喜歡。

    醬香:

    飛天茅臺:不用說,必然喜歡,

    紅花郎,醬香比較淡,有些辣口。

    濃醬兼香:歪嘴郎,到處都是賣的,寧願喝這個也不喝五糧春和江小白。

    清香:

    汾酒,估計是乳玻瓶,第一口下去驚豔,對清香理解較少,感覺一下就在嘴裡揮發開,然後覺得這個酒不能小口喝,不辣口個人覺得不錯。

    紅星二鍋頭,算了這個就不提了。

    本地農家高粱酒:純高粱酒,長輩覺得不錯,個人不喜歡。

    鳳香:西風酒 至少3個版本,個人不太喜歡西風酒,喝得不多。

    最貴肯定飛天茅臺,喝得少。前幾年喝得多的是瀘州老窖特曲九年,這兩年是工農60版。目前在解惑各種醬香型和汾酒。

  • 4 # 衝哥的小酒館

    第一次喝酒是什麼時候呢?記不清了,好像是初二下半年,幾個人要了一瓶紅星大二,每人也就嚐了一小口,太難喝了,又苦又辣,這就是大人嘴裡的玉液瓊漿嗎?

    後來出來上學,遇見幾個“牛人”,每次聚會都要瓶紅糧大麴,一來二去我也就喝上了,但並不覺得好喝。紅糧50度,比大二低兩度,入口沒有那麼嗆而已。

    後來參加工作,跟著師傅學習。學習怎麼賣東西,也學習怎麼喝酒。每次看他喝紅星那個陶醉勁兒,心裡就總在想,“有那麼好喝嗎?你丫是不是裝呢?

    ”但不知從哪天開始,我竟也喜歡上了紅星。每次朋友同學聚會,不是紅星大二就是紅星小二,以至於後來相當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對其他清香型的酒都極不適應。喝牛欄山不適應,蝨子藥味兒;喝汾酒不適應,蝨子藥味兒……直到零幾年我才搞清楚,原來正宗清香型酒就是汾酒那個味兒,只有紅星是清香型裡的另類,但我已經喜歡上它了,喜歡上就是最好的,到現在為止,紅星二鍋頭在我心裡依然是酒中神品。

    再後來換了工作,開始賣酒,徹底與酒結緣。起先賣一種叫“百年孤獨”的文化酒,這個酒應該知道的人不多,但無論是從包裝還是口感,都可以說是上品。這麼多年過去了,廣告詞我還依然記得很清楚:“智者孤獨,直者痛苦”;“孤獨是情緒的低谷,也是情緒的巔峰”;“有時孤獨難以忍受,有時孤獨難得享受”。

    之後東奔西跑,可以說是閱酒無數。從東北的玉泉、黑土地、北大倉、北糧倉……到西北的青稞酒、金徽、西鳳、九糧液……再到西南的茅臺、五糧液、國窖、劍南春……華東的洋河、雙溝、古井貢……其中不乏好酒,但讓我印象深刻的只有茅臺。還記得第一次喝茅臺的時候,領導說:“乾一杯,這可是好酒”,我抿了一口,“泔水?”領導看了我兩眼,悻悻的走了。

    最近幾年,我接觸到了一種新酒,菊花白,第一次朋友拿來,我嚐了嚐,“我去,堪比中藥”。但這酒怪就怪在,你喝過幾次,尤其是冰過以後,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濃而不烈,香而不豔。當初宮裡的太監不知道怎麼琢磨的,居然鼓搗出這麼一種神奇的玩意兒,實在是高啊。

  • 5 # 茅臺的潘潘

    本人喝過青藏高原的青稞酒,自釀的那種和天佑德都喝過,

    雲南的小鍋悶酒,苦蕎酒,松子酒。

    然後就是四川的瀘州老窖,郎酒,五糧液是2013年的時候在浙江,和我堂哥去籤合同,那邊的老闆開的,那時候對白酒一點都不感興趣,所以沒記住什麼味,

    其它洋河、劍南春、國窖1573,都有嘗過。唯獨汾酒還沒試過。

    還有咱們貴州的酒,稍微常見點的都喝過,就不一一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羅在尤文能不能再奪歐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