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史夜話
-
2 # 天涯孤旅a
【泛文化寫作營】
在回答本題核心問題前,我們還需做點額外的功課,就是要正確理解什麼是正史什麼是野史?搞清楚了這個定義,即便我們不肯定回答本題的核心,大家也都會心知肚明清清楚楚。
所謂正史,就是由官修官著,由官方指定編撰、來源於史官記錄、以帝王傳記為鋼領、以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政書體等為本體編撰體例的史書叫正史。這句話很長,也稍顯晦澀,我們再用一句通俗的話解釋,就是由國家政府安排指定專人、採用一定體例、對前一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編撰的書籍叫正史。也就是說是官方的事,與老百姓個人無關。
我們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即為正史。這《二十四史》非一時一人編撰,是從宋朝到清朝近七百年時間才完成的。即宋時編撰有十七史,明朝時編撰有四史,清朝編撰有三史共計《二十四史》。
孔子在編纂《春秋》時有個原則,”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違疾”,這個三原則通俗的說就是對歷史上那些值得尊敬的人做過的不體面的事或者說不能完全定論的事只點到為止不說破,對歷史上那些有學問道德高尚的人做過的錯事不說破,對自己尊長的疾病不談論,讓讀者自己去領會。當然,這三諱還有其他他引申含義我們這裡就不多講。這三諱正是孔子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的精要。這種編撰史書的手法無一例外的影響了後世所有編撰者!使他們在編撰史書時都要回避一些個人醜聞政治秘聞,或者在本朝都尚無定論的歷史事件,所以我們讀正史時往往會覺得事件空曠枯燥無味,這樣,對應正史就出現了所謂的野史別史等。那麼,什麼又叫野史別史呢?
野史有個專用術語叫著”稗官野史”。所謂稗官即小的官員,出自《漢書.藝文志》。原文是“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造也”。這些小官員因所處的政治地位,對有些個人緋聞和政治秘聞可能略知一二但又不敢肯定,他們自己在著書立說時對某些歷史時期的敘述加入了這些未經證論的材料就是野史。而這些所謂的秘聞又都是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經過後人不斷加工,以說唱表演等各種藝術形式出現街頭巷尾舞臺,乃至口口相傳,所以,相較於正史,野史傳播的更快更廣泛更容易讓普通人接受。
歷史的看,大部分有出處的野史正是正史的補充和說明。所以野史不因其野而被歷史給否決,而成為與正史遙相呼應的典籍。
趙括紙上談兵所以風扉民間正是正史與野史的性質所決定的。
要多說一點的是,趙括,是一個被歷史玷汙了的人物!他才華橫溢但卻生不逢時,一戰潰敗,未能將自己的才華在實踐中體現出來,終成遺憾。
我所以遺憾的是,我們大都在人云亦云嘲笑譏諷趙括,卻沒有看見他在祖國蒙難時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強敵敢於亮劍的大無畏精神和家國情懷。
-
3 # 文史覓趣
正史中確實沒有趙括“紙上談兵”的說法。《史記》中有關趙括的記錄有兩處,分別是在《廉頗藺相如列傳》和《白起王翦列傳》,裡面都沒有提到“紙”或“談兵”的字眼,只有藺相如對趙括的一個評價:“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意思是趙括只會讀他父親遺留的兵書,並不懂得靈活應變。這裡說到的是書不是紙,因為當時紙還沒有發明出來。
北宋開始出現“談兵”的說法,學者晁說之有一首《悲秋》:“白楊夾道起秋聲,要使徵人恨不平。自笑一生成底事,元常筆禿卻談兵。”元常指的是三國書法家、軍事家鍾繇。用“筆禿”和”談兵“做對比,比喻一事無成。
南宋詩人陸游晚年寫過一首七言絕句《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明初洪武年間首次出現“紙上兵”的提法,翰林學士劉三吾曾寫詩《湘南雜詠》諷刺趙王昏庸無能和趙括兵敗長平的往事,其中一句是“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後來人們便引申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只會空談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趙括“紙上談兵”今天被廣泛熟知,與《上下五千年》的廣泛影響有關。《上下五千年》初版於1979年,再版於2002年,在前言中,該書明確指出這“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裁剪,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其中第40則故事取名為“紙上談兵的趙括”,故事中作者選擇的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分別是趙括和長平之戰,將故事文字與《史記》文字比較,可見故事依據的史籍材料主要是《廉頗藺相如列傳》。《古代漢語詞典》也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作為紙上談兵典故的來源。
綜上所述,成語“紙上談兵”和趙括扯上關係是很晚以後的事情,反映了後人對長平之戰趙國戰敗原因的片面認識。
關於趙括沒有戰功卻被直接任命為趙軍首領,題主認為不可能。《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說法是:趙括接替廉頗成為前線主帥後,其母向趙王進言“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過去的史書大多惜墨如金,所以這裡的“一旦為將”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長平之戰前,趙括已經是趙國的將軍,而且因為立過戰功打過勝仗,得到了趙王“所賜金帛”。另一種解釋是:這場大戰,雙方共投入百萬大軍,是戰國時期最大規模的主力決戰。趙國方面總共動員了五十萬人參戰,糧草與武器裝備的補給消耗極大。戰爭進行了八個月,趙國的戰略儲備即將消耗殆盡。趙國決策層對此深為憂慮,急切盼望儘快取勝。讓趙括中途替換廉頗,一來是趙括名聲在外,二來也是形勢所迫,趙國君臣認為不能再拖下去了,但又找不到其他人可以頂上去,所以趙括沒有戰功直接當主帥也是說得通的。
正史《戰國策》有記載趙母給趙王上書說趙括的父親打勝戰得了獎勵以此為生的人有數十人,而趙括打了勝戰就一個人獨吞,紙上談兵和正史相悖,先不說紙上談兵應該是唐宋觀點,畢竟東漢人不會認為趙括會讀紙書(畢竟沒有印刷術批次印刷),就算是東漢那也是兩三百年後類似於我們研究清朝,邏輯上更說不通,趙國的晉升制度來源於晉朝,趙盾的兒子都不能直接擔任下軍首領,趙括沒戰功更不可能。
其他什麼邯鄲之戰後秦國國力大損,數十年不敢西進都不用展開說,我不想爭辯楚國主力西線佈防,邯鄲之戰聯軍不過二十幾萬,我只好奇野史如何成為權威,如果把長平之戰展開說肯定幾萬字,但他們習慣無論如何邏輯不通都正史怎麼記載的人如何用野史壓正史?
回覆列表
其實在大家的印象中,野史流傳的更廣。比如隋唐演義,三國演義等。至於野史為什麼流傳的廣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正史為官方,野史為大眾
歷朝歷代的正史都是官方記載,接觸這些書的人都是秀才等知識分子或達官貴人等權貴階級。這些人所佔的比例並不是很高。內容對平民來說也太過高遠,所以佔大部分比例的百姓對正史並不熟悉。野史的內容比較符合人們的三觀和趣味,比如大家都很喜歡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們,可是在正史中,他們就是一群佔山為王的賊寇。
二、野史傳播途徑比正史廣
正史為官方記載,只有私塾,太學等機構傳播,能傳播的人群和階層都有限。。野史為小道訊息,比較符合人們的好奇心和趣味性要求,有評書,戲劇等多種形式可以傳播到各種階層。比如有錢的去戲園,沒錢的可能去路邊聽評書。
這兩個原因造成了野史的傳播更廣,也更為人們所熟悉。
現在在來說說趙括紙上談兵的事,因為秦國滅六國後,實行嚴刑峻法,再加上趙高弄權,弄得民不聊生,二世而亡。人們對秦國是沒有什麼好感的,所以對於被秦國打敗的國家是有些恨其不爭的。
再加上當時秦國反間計使趙王用趙括換廉頗,使得戰爭失敗。大部分人們都認為是趙括無能,害得秦國打了勝仗,而不是根據當時秦趙兩國的國力來分析。
所以,趙括很不幸的被當成了替罪羔羊,連平時的一些行為也會被認為是隻會動嘴皮子,而無實際能力。所以趙括紙上談兵這種野史越傳越廣,反而正史卻很少有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