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襄約

    中國有關月亮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帝俊的神話中,《山海經·大荒西經》說:“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 2 # 西門不帶刀

    1.我們所瞭解的月亮,最開始是從嫦娥奔月裡面開始。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是在堯舜禹的堯那個時候。也就是說月亮在堯舜禹的堯的時候已經出現。

    2.而嫦娥到了月亮上之後,發現吳剛在那裡砍桂花樹。這就涉及到了吳剛是誰?吳剛為什麼在月亮上?

    3.吳剛是因為他的妻子與炎帝的孫子伯陵私通,吳剛殺了伯陵,被炎帝放逐到了月亮上。從這一點可以證明,月亮在炎帝的時候就有了。

    4.而炎帝和黃帝在同一時期,黃帝大約是公元前2700年前。倉頡造字,是在黃帝時候。

    5.女媧氏生太昊氏,太昊氏生少昊氏,少昊氏生少典氏,少典氏生烈山氏,軒轅氏(黃帝),烈山氏生神農氏,蚩尤氏。

    6.而黃帝又是女媧的五世孫,我們按照每一代30年來算,那女媧大約就是公元前3千年前的人。

    7.而女媧是在盤古後出生的。盤古開天闢地後,手撐天腳踩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一天九次變化。這樣的變化持續了18,000年。

    8.一丈相當於現在的3.33米,一天9次,每次兩丈,大約是56米.3.33*2*9*365*18000=393805800米=393805.8千米

    9.而地球到月亮的距離是384400千米。地球的直徑大約是12,000千米。於是就出現了以下的一幕

    384400+12000=396400≈393805。這一切就說得通了。所以月亮大約出現在公元前22,000年前

    本少校只能說到這裡了,剩下的大家自己去想。

  • 3 # 白木大師

    古人蘇軾曾經說過:‘’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與是我很想變成蘇軾筆下的閒者。把自己心愛的月亮‘’娶‘’回家中,使她成為自己的‘’新娘‘’。與她同鬧洞房花燭夜,與她共享金榜題名時。生個屬於我和月亮的共同驕子,如 嫣玉女。那便是‘’女媧‘’。可是,她的美是高高在上的一種美,我只能目仰天穹,而不可攀之。夜,我同樣模著古人,舉起杯中酒,問向蒼穹,問向宇宙:‘’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青天在上,小我在下:‘’我的月亮,何年?何月?何日生?‘’與是天穹作答:‘’在那很遠很遠的地方,你的月亮就生在《山海經,大荒西經》和《山海經,大荒南經》裡,你可否開啟它自尋去吧?‘’與是我拔山涉水,穿過沙漠,從那遙遠的地方,找到了《山海經,大荒西經》和《山海經,大荒南經》這些有關於‘’月亮‘’的傳說。

    我開啟《山海經,大荒西經》悉耳恭聽。曰道:‘’有十日,十月有二,有女子方浴月,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我慌然大悟。原來常羲名曰羲和,乃帝俊之妻子。十二月生於十日。此時的天空有十個‘’日‘’。皆因多‘’日‘’給人間帶來了很多災難,與是帝俊舉弓之箭,射滅下方的九個‘’日‘’,留下上方一‘’日‘’後。凡間才得以風調雨順。《山海經,大荒南經》曰‘’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

    另有《山海經,大荒西經》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身虎面,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之火山,投物輒 然,有人戴勝,虎齒,有文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此外,根據敘述,崑崙之丘,並非是現在的崑崙山。而是在水的中央有像丘一樣的大木狀如通天之梯,直到天中。崑崙可以為空中之‘’月‘’象也。因為帝俊射日之功高,被上天賜予‘’長生不老‘’靈丹妙藥。

    於是,此事讓西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是一個虎面嘹牙,凶神惡煞,陰險狡詐之人,就使鬼差神奪取上天賜與帝俊的‘’長生不老‘’靈丹妙藥。恰好帝俊不在家中。鬼神差使追奪帝俊之妻,也就是常羲手中‘’長生不老‘’靈丹妙藥,眼看就要被人,‘’奪走自己丈夫的‘’長生不老‘’靈丹妙藥,情急之下,常羲吞下手中的藥。煞時間。天昏地暗,常羲被卷如天上的冷宮只內,也就是今天人們所傳頌的【嫦娥奔月】。這是一個神話故事。每當人們看到圓月,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了嫦娥與月亮的古代神話故事。還有蘇輒《老子解》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夫道,非清非濁,非高非下,非來非去,非善非惡,混然而成體,其與人為性,故曰有物體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蓋湛然常存,而天地生與其中耳。

    宗合《山海經,大荒西經》與《山海經,大荒南經》同蘇輒《老子解》的所有描述中可以看出,只有:‘’日,月出入之山。夫道,非清非濁,非高非下,非來非去,非善非惡。這樣一種混然而成的物體,我之理解為:‘’日‘’和‘’月‘’在宇宙天 穹之間的喻位,自然的一種現象。人們的視覺感性認識,所反映出的日,月存在宇宙之間,輪迴的一種自然交替。它們而非清非濁,非高非下,又有非來非去的一種與靜與動的自然反應。(日),(月)不生不減,不息不滅,而天地生在其中,這樣一種,物質不滅定理的存在關係。

    我有些愚解,在上所文一切的描述之中。只有【日】,【月】字樣的描述和記載。另外一個,從中國古代文化裡,經典的,傳統的詩詞歌賦及,宋,明,元,曲之中。很少可以看到‘’月亮‘’齊並,出現與詩詞歌賦元,曲之中。古人在詩詞歌賦之中對(月)之稱:‘’圓月,明月,半月,殘月‘’之類,很少出現‘’月亮‘’一詞見之。這充分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一個客觀認識,所體現出的,客觀現象的一種文化現象。說明了月球的本體不會發光,而是靠太Sunny的反射到月球之後,夜空中,人們才看到了非常明亮之月。‘’月亮‘’一詞的出現,可以說是近代和現代人的一種新的對‘’月‘’之稱。

    在《山海經,大荒西經》,《山海經,大荒南經》和《聖經》與《靈憲經》裡均沒有出現‘’月亮‘’一詞的清晰論述,只是對‘’日‘’和‘’月‘’朧統摸糊的論述,並沒有直接記載,或出現‘’月‘’與‘’亮‘’的組合,‘’月亮‘’之清晰的,論述它的文字記載年份。

    因此我的愚解為:‘’月亮‘’是什麼時間被記載在文字裡?特別是月亮的‘’亮‘’,即‘’月亮‘’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詩詞歌賦裡,月和亮並列在一起,合稱為月亮的詞句,是很少出現的。那麼在近代和現代的詩詞歌賦裡才出現了‘’月亮‘’一詞。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的,小學語文課本里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有一篇啟蒙讀物叫《猴子撈月亮》的故事。所以我認為:‘’月亮‘’在古代歷史文獻中,沒有被記載有關‘’月亮‘’的具體論述。歷史文獻只有‘’日‘’和’"月‘’的論述。那麼‘’太陽‘’和‘’月亮‘’只是在近代和現代文化中,出現在現代詩歌中。

    但是,我的心中一直在崇拜她,而月亮卻永遠的為我們人類,保持著那少女般的美麗與清秀,她和太陽一起,照亮了黑暗的夜空,使我們的晨光百花盛開,萬紫千紅。月亮使我們的夜晚,參差十萬人家。華燈初上,東方之月亮升起來了,她就像一朵芙蓉花,開在天地之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時代科技高速發展,你覺得學古文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