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嚴冬過後綻春蕾
-
2 # 河圖3456
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一對矛盾,就象陰與陽,男與女,雌與雄,高與低,大與小等矛盾一樣,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因此其存在也是合理的,誰也不可能戰勝誰,各有其存在的道理。
-
3 # 野狐禪師的孤讀空間
小編自小以來喜歡看書,喜歡研究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化,尤其是各種雜七雜八的書籍,所以對於哲學史還是有一點點的研究,當然比起那些專業研究的朋友水平低多了,所以對於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
小編以前思考的時候也有不少心得,下面小編給大家說說,下面看我分享分享心得:
讓我們談談認識論的不同。人們通過感覺(經驗)和理性認識世界。但問題是,當兩者發生衝突時,該相信誰呢?唯物主義應該相信經驗,唯心主義應該相信理性。什麼時候會有矛盾?致命的是,這種矛盾是最根本的問題: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唯物主義說:當然,這是真的。你可以看到這種感覺(經歷)是多麼真實!理想主義說:等等!感情可以欺騙人。
如果這個世界是假的,那麼所謂的物質世界就是一種幻覺。我們如何在不真實的事情上建立基礎?唯物主義說:那麼當你說它不可靠時,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呢?理想主義說:相信理性!雖然所有的材料都可能是假的,但我的理性(思想、意識)必須是真實的,這些東西不能是幻覺。這就是笛卡爾說的“我想我是這樣”的意思。所以這個世界必須建立在意識之上。你會發現理性主義哲學家傾向於唯心主義,經驗主義哲學家傾向於唯物主義。
世界上有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他們有不同的觀點,但他們的目的是解釋這個世界。這是相同的,但他們採用不同的方法。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能是兩種極端的思維方式。世界上應該有第三種或更多的思維方式。各種思維方式以不同的方式討論同一個問題,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可以在某個地方或某個時間找到焦點,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和描述事物的不同側面,使人們能夠更全面、更真實、更具體地認識世界。
-
4 # 南京陳東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唯心主義之所以存在,因為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樣講的理由得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概念說起。我們說,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類派別。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先在,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則認為,精神先驗,物質是精神的產物。馬克思主義當然反對唯心主義,但也不是一概肯定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也即是能動的反映論。對於機械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同樣持反對態度的。
而唯心主義的產生,有其必然的人文與社會原因。唯心主義也有其許多真知灼見值得我們重視。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對唯心主義一棍子打死,而應當科學地對待它。實際上,在科學領域,物質先在還是精神先在這個問題,是無須爭論的。宗教信仰者當然認為世界是神創的,所以在他們看來,精神必定先於物質而存在。但在科學領域,人們的意見基本是一致的,都承認物質的先在性。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並不在於是誰創造了世界。唯物主義認為,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但唯心主義認為,精神固然有其是物質的反映的一面,但同時,物質也是精神的反照。如果沒有精神的反照,這個世界是不可想像的。或者說,世界的原本是我們所不認識的,我們所認識的只能是經過我們的意識反照過了的世界。仔細想想,唯心主義的這種觀點,你能簡單說它是錯的嗎?現代物理學已經證明,純粹的物質本象是我們無法觀察的。根據測不準原理,我們對世界的觀察本身,就已經干預了世界。同樣,我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也都十分清楚,我們在觀察某些事物、某個現象時,是不可能做到純粹的“客觀”的,必然帶有自己的主觀思維在裡頭。所以說,純粹的世界、不帶人類意識印痕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人類所無法觀察到的,因而也是對人類沒有意義的。真正的世界,就是我們所觀察到的世界,那是一個貼上了人類意識標籤的世界。對我們來說,這是唯一現實的世界。這樣說來,唯心主義對於世界的認識,實在是很深刻的。相比起來,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就顯得膚淺了。唯心主義的錯誤,在於把精神的一面說過頭了。畢竟,精神終究要受到物質的本原實在的制約。精神不可能憑空創造物質,它不過是賦予了物質以精神含義。如果無限誇大精神的作用,以為是精神創造了物質,那難免是說過份了些。唯心主義因此而受到了批判。馬克思主義在承認唯物主義關於物質第一性的同時,又吸取了唯心主義關於精神能動作用的合理因素,從而產生了辯證唯物主義。所以,唯心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
-
5 # 烏衣白話
唯心主義的英文單詞是idealism,又可以稱為“觀念論”。這樣看,可以先去除褒貶之分。
從思想根源說,唯心主義就是從觀念出發,而人類在思考和認識的過程中也只能從觀念出發,所以可以存在。這裡甚至可以引申出一個反駁,與之相對的“唯物主義”又何嘗不是一種觀念呢?
從心裡需求說,唯心主義能夠提供信念價值。真實情況是一回事,但是怎麼看待情況又是一回事。一個人經歷挫折打擊受欺負,可以客觀描述,可以沮喪,也可以樂觀,恰如心學所言,取決於此“心”光明與否。有沒有神的問題,也可以換一個問法,這個世界會好嗎?
從學術發展來說,不得不承認唯心主義相當強大。可以被劃到唯心主義的人物在哲學史上佔了大半壁江山,而且許多超級大牛,柏拉圖,黑格爾,王陽明,哪一個不是呢,可是,又有誰能說他們不偉大呢?
回答到這裡並不是說唯心主義就是好或者高階。這裡也替唯物主義說句話。唯物主義有一個重要價值,就是承認思想的有限性。由此引申,個人是有限的,要尊重群眾的實踐。思考是有限的,你永遠“想”不會游泳,必須下水裡撲騰才行。要把握命運,就要紮紮實實的努力。
最後,還是那句話,不要有好壞高低之分。叫什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的瞭解了嗎,從中有收穫了嗎?
-
6 # 蛋蛋的二蛋哥
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因為有用。
唯心主義是誕生唯物主義產生的基礎,因為心是物的母親,人要通過心去認知世界。
貓,可以叫喵、叫咪咪,名教不必太糾結,一個稱謂而已。我個人,不是特別願意用唯心、唯物二分,來看世界。
畢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不可偏頗。
-
7 # 知行合一時
我不想從哲學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想從最簡單的邏輯來理解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
首先,唯心和唯物本來就是相對應的。就像陰陽相應一樣,有善必有惡,有大必有小,有敵必有友,世間萬物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唯心主義,那又何來唯物主義呢?
其次,這個世界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唯心主義。人類歷史發展的程序,不都是由每一次的意識覺醒,每一個的靈感迸發引起的嗎?
第三,提升對唯心主義的認知。多去讀唯心主義大師的作品吧,多去領悟他們的思想吧,以後你不會再問“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這樣的問題。
第四,忽略唯物、唯心的概念。如果再升級一步,你能忽略掉唯物、唯心的概念,或者說你已經將唯物和唯心統一在一起。那麼你已經是一個牛人了。
第五,建立自己的大一統思想。如果在你的心中已經將唯物和唯心融為一體,你就可以把世間的萬事萬物融為一體。這時你發現唯物、唯心、唯神、唯良知,任何一種世界觀都是可以統一的。
-
8 # 老劉274170476
唯心主義義為什麼存在?和唯物主義為什麼存在一樣,雖然這兩種世界觀是為兩種不同的階級所利用的,但與個人的性格是相關的。有愛孫猴子的也就有愛
豬八戎的,這也是世界的基本存在模式。
這是一個極其難說清楚的問題,一直困繞著所有的思想家和理論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簡單來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主要派別,它們都有各自的道理。有很多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和非專業的理論說出來的都有道理,似乎無可挑替。但他們往往不去涉及"產生"存在"為什麼的問題。例如,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為什麼能存在和產生的問題。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產生什麼"主義"的問題。存在決定意識,這是唯物主義的觀點,一般都認為這是正確的。但是,在相同的環境下,同一個階級出身,同一個家庭中的人,所產生出來的不同思想,不同哲學派別問題,就很難說清了,並且十分混亂。
在相同環境下,甚至在同一個家庭裡,產生不同思想,不同哲學派別的根源問題,這就涉及到人的道德問題,而不同道德傾向問題又涉及到人的不同性格,而不同性格又涉及不同生理問題。而這些問題又與人類的總的文明程度有關。
-
9 # 龍易國學
人類的自我意識甦醒後,唯心主義也就誕生了。
自我意識的甦醒,伴隨著認知世界,而世界之遼闊和繁雜遠遠超出了人類的理性理解範疇,理性不能理解,那就要依賴感性來理解,而感性地理解世界,必然就會產生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是以精神、理念或意識作為世界本源的。比如各大宗教的理念就是唯心主義,儒家的以誠格物致知就是唯心主義。
在古代,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以唯心主義來認識世界的,那時候人類的能量太小,基本以肉眼結合思維來觀察世界。
在近代,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可以藉助各種儀器來觀察理解至微或至大的事物,人類也可以深入太空來探究天地宇宙,於是唯物主義誕生了。
但是宇宙實在是無邊無沿,說不定還存在著平行宇宙,人類就像魚缸裡的魚一樣,不可能完成超越,以上帝的巨集觀視角來觀察宇宙。
可人類認識宇宙的衝動又不能遏制,那還能怎麼辦呢?人類也只能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以唯心主義來理解宇宙。
所以,不管人類以怎樣的速度或者怎樣的形式發展,唯心主義永遠存在。這沒有什麼好悲哀的,人類有人類的侷限,上帝也有上帝的悲哀,就像大人看著不聽話的孩子,可是又沒有辦法。
就這麼滴吧,孩子有孩子的歡樂,大人有大人的哀愁,孩子有孩子的悲傷,大人有大人的喜好。
且不管宇宙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人類以唯心主義理解宇宙也行,以唯物主義理解宇宙也行。
真正的真理,註定人類是不能去驗證的。
-
10 # 滄海一隅之一字九口
這個太正常了吧,唯心顧名思義是按著自己的意思走,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做法,人本來都是有思想的,這就是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所在。只是自己的見解不一定都是對的,要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這樣才能結合實際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唯物主義固然是我們現在所遵守的固有法則,但是思想啟蒙的時代,有一大批是唯心主義者,另一部分是唯物主義者,他們各有各的見解和理由去證實自己的觀點和學說。等到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人類又有了新的認知,並做出了系統的,完善的新的學說,就會推翻那些被證明錯誤的理論。其中唯心論就被淘汰掉了,但是人做什麼都是跟著心走,你又不能說唯心不存在了,只是他變得更狹義了。我想那些寫小說的作家們都是唯心者,他們是把自己虛構出來的東西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讓讀到的人試圖去理解他們的意思,併產生自己的觀點去評價書的意義,和創作者的水平,從而決定是繼續追隨還是摒棄不再看,這都是自我感知的一種判斷,應該都是屬於唯心主義吧。只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想唯心論就會存在。以上只是個人觀點,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我心中的一個定義存在。
回覆列表
意識本就是客觀的以物質形式存在的。看不見的不等於沒有物質。比如暗物質的存在。任何資訊的傳遞都需要介質。也就是說人的意識也是通過物質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物理現象。通過介質去傳遞的。
意識本身就是一種能量的釋放,而能量本身就是物質。這個世界上一切都來自於物質。來自於能量。不論你是浮想聯翩,還是白日做夢。都是能量的相互作用。
人類的主觀意識本身就是受物質世界影響產生能量釋放而已。
人類的情感。記憶,也是物理能量的作用。他們之間有著微妙的順序,相互作用。但缺一不可。
人類的意識包含已知的和未知的所有學科。但絕不包括神學。
精子和卵子是沒有意識的。但它們會勇敢的結合。直到大腦發育到一定程度,人才會有意識。
請不要用石頭。電波來舉例子。電波穿過石頭不等於石頭不存在。對於沒有意識的電波來說。沒有不存在,也沒有存在。
光穿過玻璃。如果光有意思,它肯定知道玻璃的存在。
所謂唯物還是唯心。前提必須是以人為出發點。談其他的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