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楠秋爸爸育兒經
-
2 # 石頭人zxs
過去的育兒經驗是粗放式的餵養。而現實是精,細,科學式的餵養模式。
社會的論理也在發生著改變,已經過時的餵養模式不適宜當今社會的生活模式。
由其是老年人已經落後於時代發展的步伐,過去一些不良嗜好應當丟棄掉了!癖如嘴絞了的食物用來餵養幼兒,嬰兒期餵食米粥糊等現象,都是不潔不衛生的陋習。還會引起嬰兒的銷化系統不良後果,還是要採用科學餵養嬰幼兒,多增長些這方面的幼教育知識的幅蓋面!
-
3 # 凌晨媽媽育兒
閨蜜自從生完孩子,全家人的焦點全部集中到小不點身上。在如何養育孩子的問題上雙方的奶奶輩和媽媽輩又產生了分歧。奶奶輩認為“老一輩”的粗養法,養出來的孩子壯實,而媽媽輩的認為應該遵從科學餵養的方式。
過去養孩子有什麼現在被證明是錯誤甚至有害的育兒方法?1、綁腿可以讓雙腿變直?
閨蜜的奶奶認為要給孩子捆成“粽子”腿才會直。但是,一歲以內的寶寶還不會久站,就走,主要以坐和爬為主,雙腿沒有真正的負重,所以還沒有真正的“塑形”。寶寶現在的“O”型腿是生理性彎曲,隨著寶寶長大雙腿就會變直。
給新生兒綁腿不僅影響寶寶身體的血液迴圈,控制了活動的能力,不利於孩子的自由活動,而且會影響寶寶的動作發育。
2、墊書本能睡出好看的頭型?
大寶剛出生,媽媽就打電話過來,讓我給他墊書本,說要睡個好頭型。剛出生的寶寶,顱骨沒有完全骨化,骨片之間仍有空隙。所以,有相當大的可塑性。這也是睡頭型這一習慣,流於民間的原因。
但事實上,因為新生兒的面部神經和肌肉均處於發育早期,如果長期保持一種睡姿,會構成區域性壓迫,血液迴圈不暢等,進而引起神經發育不良構成面部傾斜,斜視等缺陷。
因此,經常給寶寶調整睡姿,不拘泥於一種方式才是最正確的,睡頭型的方式不可取。
嚼嚼餵飯消化好?孩子交給老人帶的媽媽應該深有同感,老人們喂寶寶吃飯習慣嚼一嚼,認為食物太硬,孩子吃完會不消化。可我們成人的體內或多或少都存有一種叫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菌,它的存活率非常高,會透過唾液、手和餐具等傳染給寶寶。
孩子在新增輔食階段,抵抗這種細菌的能力也比較弱。所以,不僅不能嚼飯喂寶寶,還要把寶寶的餐具分開,這才是科學餵養所應該做到的。
總之,帶孩子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寶寶的“吃喝拉撒”都讓媽媽操碎心。我們可以學習老一輩帶孩子的經驗,但也要遵從現代科學養育方法,這樣才能養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以上的幾種有害的育兒方法,你家有沒有呢?
-
4 # 洛洛育兒
其實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孕期拼命補導致巨大兒,新生兒“蠟燭包”,給寶寶衣服穿太多長痱子等。這些例子很多人知道就不說了,說件我們這邊本地的奇葩育兒方法。
大多數寶寶出生後2~3天就會出現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一般來說,大部分的新生兒都為生理性黃疸,此類黃疸是由於寶寶肝臟發育不完善引起的,過一段時間後會慢慢消退,不會對寶寶健康有影響,所以不需要特別處理。
但是我們這的很多老人這裡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黃疸,臉很黃,從來不去正規醫院檢查,而是馬上帶孩子去找赤腳醫生(專門給嬰兒治病)。這醫生不知道有沒有行醫資質,聽說醫術是祖傳的。一般這醫生都會開幾包中藥(不懂啥藥,只認識一種黃梔子)給孩子吃。一天吃三次,每次吃1勺,藥很苦,老人經常會加點糖。我大寶吃過這藥,吃完很快就拉了很多大便,後面也一直拉稀,不知道跟這藥有沒有關係。
吃點中藥可以理解,可是有見過給剛出生的寶寶扎針的嗎?當時我在做月子,婆婆帶寶寶去看的醫生(當時不知道是赤腳醫生)。看完病回來後,給寶寶換衣服,發現寶寶全身上下全是針眼。額頭上,下巴,背上,肚子上,腿上,手臂,十個手指,十個腳趾都有針眼,看的我一陣陣心疼。學中醫的,能給解釋解釋這是什麼醫理?
這分明就是容嬤嬤扎紫薇的橋段啊?我們肯定誤會容嬤嬤了,她這是給格格治病吧?
順便插一句,孃家那裡還有人說黃梔子串成一串可以治黃疸,還有黃梔子泡水給寶寶洗澡可以治黃疸。我沒試過,不知道可不可行。但是,我還是建議,寶寶有黃疸,還是到正規醫院去檢查治療比較放心,千萬別耽誤了孩子的病情,更不要誤信民間偏方傷害寶寶。
-
5 # 葡小妞育兒
1、鼓勵孩子大口吃飯,催促孩子快快吃。這樣會引起孩子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不利於孩子消化食物。
2、夜裡給孩子把尿。夜裡頻繁叫孩子起床小便,會引起孩子睡眠不規律,孩子睡不好,大人也睡不好。
3、隨便親孩子。會給孩子傳染疾病,比如流感、口腔疾病等。大人臉上的化妝品等會留在孩子的臉上,嚴重的會引起皮炎。
4、過度的逗孩子大笑。如果逗得孩子笑得停不下來,可能會引起孩子瞬間窒息、缺氧,造成腦功能損失。
5、刮眉、剃頭能使眉毛、頭髮濃密。孩子的毛髮和遺傳、營養狀況有關,剃不剃,剃多少次,都沒什麼用。
6、帶孩子乘坐汽車外出時,把孩子抱在腿上,不讓孩子坐安全座椅。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或緊急剎車等意外情況,孩子很容易從腿上滑落,發生生命危險。
7、哄幼兒時,劇烈搖晃孩子。劇烈搖晃孩子容易導致孩子發生腦震盪。
回覆列表
這個有很多,畢竟科學和人們的觀念都在進步,養孩子的方法也在進步。
首先來說說,最近這兩年,全世界最大的育兒錯誤觀念,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去抱”。當年提出這個方案的是一個美華人,名叫約翰華生,一位心理學家,曾放言“給我一打孩子和一個特殊環境,我能把孩子培養成你想要的任何性格”。
記得那些年,大家十分風靡這個說話,因為孩子哭了就去抱,不能養成孩子獨立的習慣,這個方法叫哭聲免疫法。
當然,現在大家開始反對了,因為這位心理學家提出的這個育兒觀念,用在自己孩子以身上,導致兒子自殺,女兒酗酒暴虐。
因為他們從小就在這種冷漠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性格上很多缺陷。
另外還有很多小的老方法,都證明時錯誤的了。
比如,我們小時候,家長是不允許我們用左手吃飯、寫字的,只能是右手,不然迎接我們的就是“筷子頭”。
還有為了讓孩子多吃飯,追著喂、哄著喂;還有孩子愛吃什麼,就專門給孩子做什麼。我小時候就是被我婆婆追著喂,滿院子跑,還有讀小學時,為了我早上吃飯,大清早的婆婆就做了火鍋給我吃(我重慶的人)。現在想想,雖然方法錯誤,但還是很感動。
不聽話就是打、罵,作業做不好就是笨,平時也不管。
還有,發燒就抹酒(還要把酒點燃),要不就是蓋很多捂汗;為了開胃用黃鱔煮魚腥草(不知道有用沒用,但味道真不敢恭維)。
頭髮不好,就剃光頭,包括眉毛,甚至還有剪眼睫毛的。你鼻樑,讓鼻子挺立,捋耳朵能不招風耳,用母乳擦臉後臉蛋白嫩。
記憶中就這些了,肯定還有很多偏方的,而且地方不一樣,方子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