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AON螺桿冷水機組
-
2 # 雙魚評論
從敏捷時代到智慧時代:"產品經理”註定消失
1927年,美國寶潔(P&G)公司設定第一名產品經理。自此,產品管理模式逐漸在不少行業沿用開來,並且取得成功。目前,國內企業也相繼設定產品經理職位,匯入並推行產品管理模式。
所謂產品經理,是指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專職職位,具體組織行為包括市場調查、關注競品、新品趨勢、隨需確定品類、產品功能定義、產品規劃、業務模式精選、商業模式選擇、產品開發推進、團隊管理決策、協調最佳化產品策略,以及其他產品管理行為。
在許多企業的組織結構中,該職位設在市場營銷部(俗稱"市場部")。說白一點,產品經理就是某個產品的牽頭人,對該產品在組織體系內的盈虧負責,併為該產品的運作去協調有關的人、運作環節以及經營活動。在凸顯“單品品牌產品”的企業,該職位稱之為“產品經理”;在凸顯“量產代工產品”的企業,該職位稱之為“專案經理”。為此,市場上也存有一種傾向:產品經理最好具備專案經理的任職資格證書。由此可見,產品經理本質上屬於“間接交付崗”或“業務類崗”(即B系崗),而非“直接交付崗”或“技術崗”(即T系崗)。
而且,人才發展資訊顯示,所謂成功的產品經理的“勝任力圖譜”大致為:【1】專案管理能力(佔35%);【2】個人能力(佔15%);【3】業務能力(佔20%);【4】技術能力(佔15%);溝通和衝突處理能力(15%)。顯見,當下產品經理的“勝任力”幾乎都是“軟能力”,而非“硬能力”。
特此說明,筆者對產品經理和產品管理模式不持任何異議,在此評析的是或可看得見的未來的某種趨勢與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視角”取決於“站位”:(1)若站位“傳統管理”,則可能會對“產品經理”眾星捧月;(2)若站位“敏捷管理”,則可能會對“產品經理”悄然擔憂;(3)若站位“智慧管理”,則可能對“產品經理”棄之如敝屐。提醒一下,“敏捷管理”已經悄然來了,“智慧管理”用不了幾年定會到來。
所謂敏捷,是指透過“測試和學習”的迴圈,與客戶緊密互動,不斷推出最小可行產品,從而提升組織的靈活性,加強對業務價值的關注,驅動更佳業績。它具有跨職能團隊打破協作壁壘、衝刺和迭代迴圈以便小步快跑、以客戶為中心並注重收集反饋、區分優先順序且不斷調適、向產品負責人和團隊放權、以共識為基礎激發自主創新的六大顯著特點。
筆者堅定認為,敏捷管理是企業在“智慧管理”時代到來之前"最後的晚餐"(即管理效能提升機會)。敏捷管理時代,“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部分中間環節仍可享受“模糊容忍”待遇;但智慧管理時代,“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一切中間環節都將“香消玉損”,因為有且僅有一種待遇——“零容忍”。產品經理作為“中間環節”,作為“間接交付崗”而非“直接交付崗”,作為“業務類崗”(即B系崗)而非“技術崗”(即T系崗),未來沒有任何“生存空間”。
總之,隨著市場智慧化程度提升、組織敏捷化程度飆升、管理智慧化應用落實,產品經理作為“計劃者”、“協調者”、“組織者”、“控制者”等傳統的管理功能性角色將無甚用武之地,因為屆時即便敏捷也已不足夠,何況現在的矩陣與多維協調模式。建議“產品經理”儘早未雨綢繆,勿用"喬布斯是最偉大的產品經理"之類似是而非的"成功學雞血酒"麻痺自己。當然,筆者看法僅供參考,大家未必要認可。
-
3 # 溫酒論八卦
問題是個好問題!
首先得明白產品經理的價值是什麼?
產品經理是為公司或企業解決問題的,解決的問題一定是公司的某項產品、業務形態的相關事宜
那麼任何一種型別的公司或者企業在任何階段都是有產品的,就算很多年前的賣油郎也是需要產品的。我們就拿賣油郎舉例子吧
場景:賣油郎買了很多年油,發現每年的收入都是一樣的,而且工作時間也沒有過變化,假定賣油郎的所有裝備(油、油桶、油勺)都沒有過變化,那麼現在賣油郎找到一個產品經理,這個產品經理能做什麼?
1、裝備更新
油桶作為裝油的裝置,是不是可以根據每天大概的銷售量去制定一個相對合適的油桶?這樣就不會每天剩下一部分油,而導致剩餘的油迴圈使用?再比如,油勺是否可以改變一下形狀?會不會更方便盛油、倒油?
——這叫使用者體驗提升
2、裝備拓展
賣了這麼多年油,發現不同人盛油的裝備不一樣,有些人用瓶子、有些人用桶、有些人用碗,這些不一樣的盛油裝備雖然都可以盛油,但是儲存時間會不會受影響?放油裝備的衛生情況會不會受到影響?如果聯絡一家生產瓶子的商家,定製一批易儲存、易攜帶的瓶子會不會對買油的有好處?於是,賣油郎的產品經理聯絡了一家生產瓶子的莊主,先買了10個瓶子,那這10個瓶子裝油去售賣,並給油重新定義了價格銷售
——這叫增值服務
3、一起賺錢
做了一段時間,發現買瓶子成本有點高,而且這個方式很多人能接受,於是乎乾脆和生產瓶子的莊主合作,按照指定的形狀和樣式生產專門裝油瓶子的器皿,這樣可以標註不同價格的油瓶,還可以賺兩分錢(油+瓶子)
——這叫合作共贏
4、瓶子不賣了
這樣做了一年,發現身邊買油的客人家家都有油瓶子,大家不需要買新的瓶子了,這時候暫時取消了跟瓶子莊主的合作,精心賣油··可是收益又回到了以前,因為少了油瓶子的收益,只剩賣油的錢了,那怎麼提升效益呢?這時候產品經理已經走訪了10家產油的莊主,仔細算了一下賬,算上車費、駐點費、運輸費覺得原來那家價效比不太高,於是乎幫助賣油郎換了一家包送貨、免運費的莊主去合作,這樣,成本一下子降低了很多,即便和以前一樣的銷售量,利潤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這叫供應商合作
5、賣油郎累了
賣油郎賣了這麼多年油,每天早出晚歸,雖然成本低了,比以前賺的多了,可以他發現每天走街串巷喊一天,但不是每天都有人要買油,咋辦?產品經理這時候提了兩壺酒,兩個人邊喝邊聊,原來按照季度來算,每個季度賣油量是不一樣的,如果細分,每個月上中下旬賣油量也不一樣,再次細分天的話,也不一樣···於是乎產品經理給賣油郎列了一份清單,說:每天早上農忙的時候,你在家別出門,因為這時候大家都在地裡幹活,每天在晌午時候出門,下午回來,這時候大家都在家,還是正做飯的時候,這個時間區間意向客戶都能找到,這樣就省了半天的光景可以做點別的,賣油郎試了一段時間後,說:你說的對啊,小老弟
——這叫資料分析
我想表達的是,其實無論從古至今,各行各業都有產品經理這個角色,只不過每個時代的叫法不一樣,只要記住產品經理的工作性質和目的就可以了
咱們是解決問題的,咱沒事兒別總想著被時代淘汰,如果真的被淘汰了,那隻能證明你沒有一直前行,放棄了自我學習,您說呢?
回覆列表
產品經理是世界500強企業僅次於總經理的職位設定, 非常重要,是企業的火車頭;
原來歐洲最大的手機品牌倒閉 就是產品經理出來了問題,成功的把 一個第一手機品牌帶到溝裡了,萬劫不復;
產品經理只會約來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