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發0004

    中國古代的口紅,製作得是很精細的。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曾經記載過當時的製作工藝,即先制香酒,以丁香、藿香兩種香料,揀上好的裹人新收的、無雜質的潔淨棉花中,然後投入事先已燒至微燙的酒中,以熱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吸收的時間為夏日1天1夜,春、秋兩季為兩天兩夜,冬季為3天3夜。浸透到期後,取出棉花和香料,將牛油或牛髓放人此香酒,旺火大燒,滾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數滾之後,撤火微煎,此時慢慢摻人以硃砂研取的紅色顏料,並以青油調人,攪拌均勻,滅火後,待其自然冷卻,凝成的紅脂細膩鮮豔,香氣蘊藉,即為婦女喜愛的飾唇用品了。  古代的唇脂除紅脂外,還有男用口脂。男用口脂僅以潤唇護膚而不著色。古時帝京繁華之地,全在西北黃河流域,那裡氣候乾燥,風塵漫天,至冬季則北風尤裂人肌膚。因此,唐時一到冬季,便由朝廷有關部門製作護膚用品,供應內廷所需之外,也分發百官。宋代皇帝甚至有自制護膚品的,如龔元英所著《文昌雜錄》: “禮部王員外言,今謂面油玉龍膏,太宗皇帝始合此藥,以白玉碾龍盒子貯之,因以名焉。”  口脂有盛於器皿中的,也有做成條狀的。大致是先秦至漢唐以前,多以盒貯,口脂呈粘稠狀,用時蘸取少許以妝唇;唐時開始出現頗類現代棒式口紅的條狀紅脂。晚唐的《鶯鶯傳》裡,就有張生贈物於鶯鶯口脂的記載:“捧覽來詞,撫愛過深。兒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勝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之飾。”“口脂五寸”,將唇脂的條狀寫得十分明白。  紅脂的原料在漢代以後,北地的紅藍花在內地得到廣泛的種植,便取代了硃砂,原因是紅藍花汁色鮮,質地均勻細緻,不似硃砂總帶著粉粒,而且附著力強,不會輕易褪色。明人的《正字通》雲:“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為之……後人用為口脂。” 清時統稱為胭脂,既抹唇又妝臉。《紅樓夢》第四十四回裡,寶玉拿出一個盛了上好胭脂的白玉盒子,給平兒妝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新買的長壽花黃葉子怎麼辦?花已經都剪了,好像伏天不能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