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向沐浴國風哦
-
2 # 靈魂的感觸
歷史上因講誠信而千古留名的人和事有很多,像楚漢時期的季布,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個成語“一諾千金”便是和他有關,在《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對季布有這樣的評價:“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還有像商鞅徒木立信的誠信故事也是眾口相傳。那麼歷史上有因為不講誠信而千古留名的人或事嗎?還真有那麼一些!一起來看看吧。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烽火戲諸侯說的是周幽王為博得寵妃褒姒一笑,而隨意點燃烽火召集援兵的事情!古代不像現在,資訊傳遞非常困難,所以以烽火狼煙為號,來傳達遭受外族進攻!當看到烽火之後,各路勤王兵馬則會跑到王城護駕,而周幽王點烽火卻並不是因為外敵入侵,以致勤王兵馬撲了個空,而褒姒見到這一幕竟然笑了,於是周幽王便多次藉此事來博褒姒之笑,戲弄諸侯,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張儀戲楚張儀是戰國時期非常有名的縱橫家,一張巧嘴能言善辯,在秦惠文王時期任秦國國相,為秦國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與張儀有關的故事很多,而這裡要說的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張儀戲楚!怎麼一回事呢?當時秦惠文王想攻打齊國,但齊國已經和楚國締結了合縱聯盟,所以欲攻打齊國必先破壞齊楚聯盟,於是派遣了張儀出使楚國去進行洽談,當時張儀給楚懷王說如果能和齊國斷絕關係,秦國不但給楚國送美女財寶,更會將商於一帶六百里的土地送給楚國。要知道當時的商於之地可是一塊富庶的土地,這讓楚懷王大為心動,不顧大臣勸阻,非常高興的答應了張儀。到後來楚國和齊國徹底斷絕了關係後,楚國向秦國討要土地,張儀卻向楚國的使臣說:“我有秦王賜給的六里封地,願把它獻給楚王”,六百里變成六里,可把楚懷王氣壞了。
-
3 # 歷史春秋網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是絕對有的,歷史上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人物太多了。背信棄義,數典忘宗者,多如牛毛,我們要相信歷史是非常公正的,大浪淘沙始得金,歷史往往會給我們留下許許多多正面的英雄人物也會留下許許多多反面的奸詐之徒,正面的英雄人物像一面鏡子為我們照亮前方的路,避免我們走向重蹈覆轍走向反面的道路。不講誠信一般在以下幾種情況會經常出現,那麼第一呢,就是人品問題,正是因為這個人受到這個惡劣環境的影響,才會變的不講誠信。那麼第二點就是指的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所造成的不講誠信。翻一翻史書,我們看到許多不講誠信的歷史文化名人,反而這部分人卻千古留名,那麼我是學習書法的,在書法上最著名的一個人就是王鐸被稱為后王亦有後王勝先王之說,王鐸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可以說是超前的,也是後來的學習者必須學習的一個榜樣,書法作品也是後來的學習者需要去學習的,王鐸其實在歷史上還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他是一個叛明降清的人,因為他出生於這個明朝末年,正處於明朝分崩離析的狀態,在那個時期呢王鐸又在朝廷裡做官,然後清朝軍隊打來的時候王鐸主動的投降清廷,那麼我們知道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而是在煤山上上吊而亡的,皇帝如此,而大臣卻背叛皇帝投降清廷這是非常不符合禮教的。雖然王鐸在投降清廷以後收穫得了良好的待遇,封為禮部侍郎但是到了清高宗乾隆皇帝時,王鐸被乾隆皇帝視為二臣也就是背叛明朝的不法之徒,從而被打上了黑名單。那我們看王鐸的遭遇就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雖然在政治上不被獲得承認甚至在歷史上也被視為叛明降清的不法之徒,但是王鐸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是格外的非常重要,因此這告訴我們,看一個人不僅僅要從一個層面去看也要從另一個層面去看,只有這樣才能更客觀的評價一個人,不要被自己的主觀意志所主宰。
那我們剛才說的王鐸是屬於好的留名,那麼還有一個和王鐸同時期的人物留下了千古罵名,這個人就是吳三桂,被視為漢賊,吳三桂是明朝明末山海關統領可以說手握兵權,掌握著關內與關外的要道,那麼清朝軍隊打來的時候,他主動的打開了山海關,然後接引清朝軍隊入關,繼而明朝大半河山被清軍攻破,這都和吳三桂的帶路分不開的,那麼吳三桂後來又南下活捉南明王朝永益王朱由榔,最後將其誅殺。吳三桂在後來被封為平西王是漢人異姓王之一。吳三桂在清朝康熙年間又起兵造反,以恢復大明為旗幟自立為王,後被康熙皇帝所滅,吳三桂就被打上了兩面派的標籤,先叛明又叛清,說是為漢賊,是天下漢人中的敗類,這就是不講誠信所導致的。
王鐸和吳三桂都是叛明降清的人,他們在今天,王鐸被視為書法史中非常偉大的人物,甚至他的書法遮蓋了他的過去不光彩的地方,但是吳三桂呢,始終被稱為漢賊,到了今天也是如此,我們提起吳三桂都是咬牙切齒,從來沒有好詞兒來形容他,我覺得這就是兩個不同點,他們都是因為不講誠信背棄了原先的朝廷,背棄了封建禮教的這種傳統最後被打上了黑名單,流傳到了今天。
回覆列表
有!這裡有一個整天教別人要誠信自己卻不講誠信的人,可是他卻千古留名。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
千古留名是吧?是不是整天叫別人誠信守信的?還留下了許多關於誠信的名言。
比如:
言必信,行必果!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可事實上他自己卻不守信用!還說的一套一套的給自己辯解。那是孔子一行人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次在去衛國的路上被人圍住了。那個地方叫蒲,正在搞叛亂,所以不讓他們走,還打了起來。
孔子一行可不都是文弱書生啊,孔子本身就很勇武,何況他身邊還有子路這樣的大將。不過這裡必須要說另一個人。
那個人叫公良孺,有才又有財,還有勢。不光自己追隨孔子,還帶著戰車人馬。所以,孔子他們也不虛。
說起公良孺他也真的忠於孔子,在匡地就跟孔子遇過險,然後在宋又遇危難,現在去衛國又碰到這樣的事。他自己都已經認命了,好像這條命就交給孔子了吧。
於是,準備跟那些叛亂者殊死一搏。
可是打著打著,好像並不落下風,蒲人都害怕了,於是商量著跟孔子談談。
蒲人:“這樣吧,只要你孔子不去衛國,我們就放你們走。”
孔子:“好啊,我本來就沒打算去衛國啊。”
蒲人有點不信:“空口無憑!不過看你也是個有名望的人,應該不會言而無信。我們籤一個盟約,你就可以走了。”
於是孔子就跟他們簽下了盟約。
可是,剛剛出了東門,孔子就告訴弟子:“走,我們去衛國!駕!”子貢這個老實人有點納悶:“老師,這樣也可以嗎?你不是已經跟人發過誓了嗎?”
孔子笑了笑,說:“這是被要挾了才發的誓,神明是聽不見的。”
於是一行人高高興興地奔赴衛國了。
哈哈,孔子還挺會變通的嘛。
不過在這裡有必要提醒的是,孔子所說的信,並不是要一定得做到。孔子說那些“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都是“硜硜然小人哉”,也就是淺薄之人。為什麼呢?因為孔子認為,信必須符合於義。只有符合道義,你所說的話才有遵守的必要。所謂“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正是這個道理。
所以,真正的守信之人,不是說過什麼都得遵行。因為你會有言不由衷的時候,也會有力不能及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做一點變通了。不然,你會把自己逼上絕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