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呆的情感日記

      原因有兩點:   一、筷子平放在碗上或插在飯上,那是辦喪事時才那樣做的,又叫“死人飯”。   二、筷子放在碗上表示你還沒吃飽,還想再吃,給主人的感覺是你在他這沒吃好。   餐桌上筷子怎麼放才有教養?   吃飯的時候,小孩往往會被告誡不許用筷子敲打碗盆。尤其是家裡請客吃飯時,更不能用筷子胡亂地敲打碗盆。這究竟是為什麼?一種經常的說法是這種規矩是和乞討的忌諱有關的。   因為只有乞丐討食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盆。一說與古代“蠱毒”傳說有關。相傳蠱是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人將百蟲放進壇裡,經過多年後開啟看時,必定有一個蟲子把其它的蟲子都吃光,這個勝利者就叫“蠱”。用蠱的粉末放在食物裡毒害他人時,就要在下毒時邊唸咒語邊敲打碗盆,以便使蠱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諱。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進餐用具。握筷姿勢應規範,時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盤子上,還則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請服務員換一雙。在用餐過程中,已經舉起筷子,但不知道該吃哪道菜,這時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進嘴裡,或用舌頭舔食筷子上的附著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動碗、盤和杯子。有事暫時離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裡,應把它輕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間說話的時候,不要把筷子當道具,隨意亂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點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輕輕地放下,儘量不要發出響聲。   使用筷子的禮儀   中國的筷子是十分講究的,“筷子”又稱“箸(筋)”,遠在商代就有用象牙製成的筷子。《史記·宋微子世家》中記載“紂始為象箸”。用象牙做箸,是富貴的標誌。做筷子的材料也不同,考究的有金筷、銀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現在有塑膠筷。湖南的筷子最長,有的長達兩尺左右;日本的筷子短而尖,這是由於吃魚片等到片狀食物的緣故。筷子傳入日本是唐代,現在它是世界上生產使用筷子最多的國家,平均年產130億雙筷子,其中90%,是隻用一次的“剖箸”。日本人還把每年的8月4人日定為“筷子節”,並且在使用筷子時講究”忌八筷”。   中國使用筷子,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樁值得驕傲和推祟的科學發明。李政道論證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種族時說:“華人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發明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   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16世紀、17世紀才發明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日本的學者曾測定,人在用筷子夾食物時,有80多個關節和50條肌肉在運動,並且與腦神經有關。因此,用筷子吃飯使人手巧,可以訓練大腦使之靈活,外華人對這兩根神奇的棍狀物能施展出夾、挑、舀、撅等功能欽羨不已,並以自己能使用它進食而感到高興。   在長期的生括實踐中,人們對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禮儀上的忌諱: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裡。   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裡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人也來夾菜時,要有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在說話時,不要把筷子當作刀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2 # 櫻桃番茄GO

    謝謝邀請。櫻桃番茄覺得這個情況一般是要看寶寶你是在什麼環境狀態下去吃飯,比如說是請客吃飯,還是在公共場所餐廳下吃飯,這些就有區別了, 如果在一個很正式的場合下 你用自己的筷子夾菜的話 可能會有一些不禮貌了,但是如果在家裡面,自己幾個親人吃飯這些 就沒有這麼嚴格了,可用可不用可以是可以的~ 這邊也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寶寶們可以參考一下~

    筷子在華人文化和情感世界裡扮演著重要角色,華人喜歡圍桌共食,相互夾菜的飲食習慣被認為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筷來箸往間卻給了細菌傳播的機會。餐桌文明也是城市文明的一個方面,“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提出“夾菜用公筷”,記者調查發現,儘管不少人飽受“口水菜”之苦,卻抹不開面子用公筷,說到底還是多少年來形成的用餐習慣一下子轉變不過來。

    市民吐槽   躲不掉的“口水菜”

    一家人在一張桌上吃飯,講究的是團團圓圓、熱熱鬧鬧,但市民湯琦卻遇到了“餐桌難題”,她向記者吐槽,自己在家提議飯桌上加一雙公筷,遭到了公婆的拒絕,“家裡有個86歲的老祖,一直跟我們一桌吃飯,因為喜愛重孫,經常往孩子碗裡夾菜,孩子年齡小抵抗力差,這樣的‘口水菜’讓我很擔心孩子的健康。”湯琦表示,家裡老人不理解,認為用公筷是在嫌棄他們,但她卻認為這是文明、健康的象徵。

    醫院實驗  “口水筷”上細菌多

    東方醫院感染科主任許靜將來自病人使用、普通人使用、大飯桌使用的筷子和公筷,分別提取樣本液到容器裡進行培養。令人震驚的是,病人使用過的筷子上細菌數量最高,經過“口水交換”的大飯桌上使用過的筷子細菌量明顯高於個人單獨使用的筷子,而公筷上的細菌數量非常非常少。

    許靜解釋,現在比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致病原,比如幽門螺旋桿菌(Hp),就可以透過家人之間共用的碗筷進行傳播,往往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全家都不能倖免。“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病的罪魁禍首,起初並不容易被察覺,往往經過了潛伏期,才進入發病期。”許靜介紹,透過口水交叉感染的疾病,除了與人體的肝、胃密切關聯之外,兒童易患的手足口病也可以透過這個渠道傳播感染。“如果兒童的餐具沒有分開的話,會造成手足口病在幼兒園或者托幼機構流行。”

    許靜表示,避免透過口水交叉感染疾病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使用公筷,因為公筷不跟人體接觸,只跟食物接觸,用公筷能直接阻斷諸如口腔疾病、消化道疾病、胃病等疾病的感染與傳播,因此使用公筷是安全、健康、衛生的用餐方式,也是文明禮儀的體現。

    親友相聚、圍桌共餐是華人傳統的飲食習慣,記者探訪一些飯店發現,現在很多餐桌已設有公筷,一般規模稍大的飯店都會提供公筷公勺服務,有時候一張桌子會備幾雙公筷,但並不是所有公筷都會被使用。不過,很多客流量大的中小飯店往往一張桌子上只有一雙公筷,有的則放置在盆裡由食客自選。

    此外,為了表示親近友好,相互夾菜是餐桌上常見的場景,記者就“聚餐時您會提出使用公筷嗎”進行了隨機調查,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不會主動提出,但有就會用。市民周莉告訴記者,和親戚朋友聚會時,基本不會主動提出加公筷。“如果吃飯的時候提出使用公筷,很影響氣氛,而且如果是朋友或者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就更沒有擺公筷的必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向的人為啥找不到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