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狐瓦拉

    鄭和下西洋的創舉,我想每一個華人都耳熟能詳了。鄭和原名馬和,因其是色目人,其父母被屠,而他十歲就被收進燕王府為奴。至於他七下西洋的最初目的也是眾說紛紜了,有說是為了尋找朱允文,有說是為了恩澤四方讓朱棣成為皇帝名正言順。我認為最初的目的都是有的,至於最後一次,也許是鄭和為了尋找家鄉而為。

    大家不知道發現沒有,鄭和下西洋前,我們國家從來沒有什麼航海記載,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個其實要從宋朝說起了,宋朝年間,阿拉伯人拉動了世界貿易,他們將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貨物實現了交換,而在那時也造就了阿拉伯人航海的本領;應該這樣說,這世界最先的航海知識是源於阿拉伯,阿拉伯人不但知道了北半球可以參照北極星辯方向,還知道了南半球可以參考南十字星。那時阿拉伯人的船就有了上千噸的大水位輪船,而且還掌握了太平洋、印度洋的季風知識,那時都是帆船,所以只有掌握了風向才能更好的航海。

    我之前說到了,鄭和是色目人,信伊斯蘭教,所以鄭和很有可能是阿拉伯人後裔,他的航海知識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留下了的,而且據可證的歷史記載,鄭和的艦船也是阿拉伯人留下的造船圖而造。

    所以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為什麼鄭和只到了阿拉伯半島及非洲西部。因為過了好望角是大西洋,其風向知識是鄭和所不具備的,要想繞過非洲到歐洲,其風險性非常大。

  • 2 # 輪臺戍卒

    沒有到達歐洲,具體是不是不能遠離海岸線實在難以確定,一般人也不懂航海知識不敢妄言十分確定。

    但是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理由不成立,不遠離海岸線的不遠離是多遠的距離呢?至少也要遠到目力所及看不到陸地吧?這樣一來即使船離海岸線近10海里遠100海里有什麼區別呢?本質原因我覺得是走的成熟航線,遠離還是不遠離海岸線是航線決定的,本來就沒想什麼大發現之類的,因此沒必要向未知航向進發。

    即使真的不能遠離海岸線也可以貼著非洲海岸線航行呀,這樣就不存在遠離海岸線的問題了吧?主要還是目標裡沒有歐洲這一項。

    我想可以這樣解釋,鄭和所走的航線是成熟的航線,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四目所及一片汪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需要的航海技術是一樣的,從技術上講無論是否離開海岸線航行,都和中國到中東一樣的航海技術,前半程是否遠離後半段也就是一樣的否遠離海岸線,到歐洲能實現(姑且推理都不遠離海岸線)。,但是提前確定的目標已經設定好了,本來就是奔著想去的目標航行的,心理就沒想去未知的海域去探索,自然不會往更遠處走。這與後來歐洲的大航海兩眼一抹黑就出發是本質不同的,歐洲人都不知道怎麼走。鄭和航海的目的就決定了不會去到歐洲。

    鄭和所走的航線就已知的歷史,漢代就已經有大秦商人來到中國廣州做生意。5世紀的法顯和尚從印度歸國是乘坐阿拉伯商人的船,後來的玄奘差點也乘坐阿拉伯船走海陸回國。唐代廣州有十幾萬阿拉伯商人,宋元時期的泉州更是有百萬阿拉伯或其他穆斯林商人。可以想見這條航路的成熟。

    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在於船體之巨,人員之多規模之大史無前例。並未有新航路的開拓,以鄭和穆斯林的身份極有可能知道怎麼航行,再不濟也能找阿拉伯嚮導帶著走一次。

    奇怪的是,不論中國還是西方都極力宣揚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大發現。卻很少宣傳阿拉伯航海的功績,即使阿拉伯商船沒有鄭和的規模大,至少也比西方大航海時期的船隊規模大的多吧。商船太小了怎麼裝貨掙錢呢?從近些年新加坡、中國海域打撈的沉船來看都是阿拉伯船,可以想見海上絲綢之路阿拉伯一帶商人功不可沒。難道是因為文化意識形態讓中西方都忽略阿拉伯一帶的海航貢獻嗎?幕斯林世界需要更加包容的文化融入世界

  • 3 # 歷史小兵感悟未來

    明成祖永樂時期的鄭和七下西洋,是以陸地農耕為主的中華文明在航海史中的一次壯舉。其龐大的規模,高效的組織動員能力,巨大的地緣輻射範圍,在世界歷史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時至今日,依然吸引著全世界範圍內學者對其研究和探討,也有不少人提出了鄭和發現了美洲、大洋洲的假說。那麼,針對題主所提出的為何鄭和船隊未能到達歐洲,我們作一點膚淺的分析。

    鄭和船隊遠航的目的

    與幾十年後為探索和開闢新航路為主要目的西方世界“大航海”有本質的不同,鄭和下西洋是以國家為主導,官方組織和實施的規模巨大的航海行動。

    其目的,從政治上是宣揚大明國威,確立透過“靖難之役”而取得皇權的永樂皇帝對大明統治的正統性。從外交上,是進一步確立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和周邊藩國所形成的“朝貢體系”。從經濟上,是加強與南洋各國的貿易交流,為絲綢、茶葉、瓷器等硬通貨擴大海外銷路,鞏固大明作為最大貿易輸出國的地位。

    說清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我們對為何鄭和船隊未能到達歐洲應該有清醒的認識。說穿了,在十四世紀的世界裡,大明與歐洲相互來說,都只有模糊的概念。具體對於歐洲諸國來說,知道有一個富饒的東方大國,他出產的瓷器和絲綢是如此美麗和令人著迷,奈何橫擋在歐亞大陸的奧斯曼帝國阻礙了交流和貿易,不得已,他們只有開闢新航路,以期不用透過奧斯曼就能與直接與東方交流。而反之,對於大明來講,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使得我們沒有去尋找新航線到歐洲的動力。你來與不來,我都在這裡,你來與不來,對我不重要,你來與不來,都是“蠻夷”。大明的這種主體思想,到了明末徐光啟等真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開啟“西學”時有所改觀,但奈何已是王朝末路。

    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是否支援到歐洲的航行

    首先,中世紀海上航行活動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一張正確的航海圖,而在西方新航路開闢以前,根本沒有從中國到歐洲的航海圖。鄭和作為大明皇帝的使者,帶著明確的政治使命,他能夠率領一支多達幾百艘艦船,幾萬人員的龐大船隊,在波濤詭譎的大洋中去尋找到萬里之遙的“番邦”嗎?

    “寶船”復原圖,典型的“福船”船型

    其次,船隻效能,以鄭和下西洋的主力船型“寶船”為例,《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的確,從船隻的規模來看,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但按現在史學界的一致觀點,“寶船”是典型的福船船型,這種船船底較平,採用硬式風帆,適合風浪較小的海域航行,但抗浪性差,並不適合遠距離的跨洋航行。其實我們現在看看鄭和下西洋的航線,你會發現,鄭和的航行路線基本是沿海岸線不遠的航線行駛的,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鄭和航線大部分是沿著海岸線航行的

    最後再看看海上航行的其他方面,如定位、測深、後勤等。這些方面,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當時是領先的,雖然我們的牽星術和羅盤定位沒有引入經緯度的概念,但實用性並不差。其他如測量水深、在船上種植豆芽來補充維生素方面是領先世界的,單從這些角度講,理論上是可以支援遠航的。

    從技術上講,雖然鄭和船隊的船型不適合跨洋航行,也沒有到歐洲的海圖,但如果願意付出,持續探索,在沿途建立補給點的話,沿非洲海岸線到達歐洲是不難實現的。

  • 4 # 五星耀中華

    鄭和,本名馬和,色目人。信仰伊斯蘭教。色目人在大元時代掌握經濟,與阿拉伯通商,為蒙古人掌財。下西洋船隊由阿拉伯人掌握。鄭和類似舊約中埃及宰相約瑟,將元末明初色目人帶到於今的馬來。馬來人含義應該是馬和帶來的!

  • 5 # 鄉村現象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遠洋航行的第一次試探,他七次下西洋,一次比一次遠,最遠到過非洲的好望角,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第一。後來發現美洲的哥倫布等人在航行里程上也沒有這麼遠,可是這支艦隊始終沒有到達歐洲和美洲,而是止步於非洲,成為中國航海史上的遺憾。

    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因為這隻艦隊始終沿著海岸線航行,所以不能到達歐洲,我不這麼認為。

    一,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只要沿著海岸線航行就能到達歐洲,只要這隻艦隊繼續向前航行,有可能再出一次海就到歐洲了。

    二,西太平洋的海域海岸和北印度洋的海岸海域遠比非洲西海岸的複雜,這隻艦隊都能到達非洲,從非洲到歐洲的航行對於這隻艦隊來說已經沒有技術難題。鄭和艦隊之所以沿著海岸線航行是因為這隻艦隊的使命是結交沿線國家,並不是他們沒有穿越大洋的能力。

    所以說這種看法是比較片面的,不能讓鄭和航行到歐洲的真正原因應該是大明王朝的國力和這次航行得目的。

    鄭和七下西洋,每一次都要率領一支強大的艦隊出海,所到之處還要維護當地的和平,幫助當地的政權剿滅海盜,給他所到的地方贈送財務,這樣使大明的國力在遠航中不斷消耗,國力開始不能繼續支撐這樣的一支遠洋艦隊。

    鄭和下西洋並不是為了掠奪財富,只是為了宣揚國威,他的遠航沒能像歐洲國家一樣每一次出海都會帶來巨大的財富,而是把錢花完了才返航。同時,那些來到大明的使臣和向大明稱臣的國家不僅不向大明納貢,反而會得到大明的賞賜。在這些外交活動中,大明一直做的都是虧本的買賣,逐漸大明王朝就失去了可繼續出海的內在動力,終止了這場沒有完成的遠洋外交。

    要不然再出一次或兩次海就能到達歐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民族的美女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