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成功
-
2 # 一笑貫長天
金石味是指石鼓,鐘鼎,骨甲上,漢魏碑刻的一種渾厚,斑駁,古樸之感,稱之謂金石味。
世人習書法皆以帖與碑為準繩。有人倡導宜以帖學為主,有人則注重碑學,此論爭議近千年猶自不休,並且還會一直延伸下去。
那麼!為什帖,碑之論還會想以後延伸呢?這與人類的思想傾向緊密相連的,也與審美的階段性傾向息息相關。
無論帖碑之爭如何的激烈,如何地互不相讓。但是,在書法歷史的長河中,還是帖學佔據著較大的優勢。這在於其較之碑學能直觀古人筆鋒輾轉變化的精微之處,而學碑需要透過刀鋒去看筆鋒。
帖學的優勢如是明顯,那麼為什麼碑學還能再歷史的某一刻又能佔據絕對的地位呢?這是因為帖學在時間習久了,必然會滋生媚俗的字型橫行當世,因為媚俗的字型更接近普通人的審美,發展下去將不了收拾,每每這時會出現一個或幾個有識之士,站出來用碑學來醫治這個媚俗的痼疾。
碑學自然帶著金石之氣,這種古樸,渾厚,甚至是拙稚筆意的金石之氣的審美是書法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審美基礎,拋離這個基礎,書法的意義將無復存在!這也是現在書法界一直反對二田書法的原因所在!
-
3 # yishouhuoaaaa
金石高古書之所求……能在筆法,結構,章法遊刃有餘,可遇不可求的使用或創作即為好的作品……至於晚清民國尤其當代以來書者不死不休滴矯揉造作的飛白毛邊多章之金石氣不可,不可……略……
-
4 # 嵐風觀察
按照通常的理解,金石味就是古代的人們澆鑄於金屬上或鐫刻於石頭上的文字所顯露出來並被欣賞者感知的或高古或蒼茫或渾樸或靜穆或醜拙的氣息。
從廣義上講,金石味從文字入金或上石即開始出現了。它的發展有一個從淡到濃的漫長的歷史過程。其構成要素至少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商周秦漢時期的人所寫之字必然蘊含有當時的時代氣息;
二是他們所寫之字經過了模型和刀鑿的再創作;
三是金石上邊的漢字筆畫因為一兩千年或更長時間的鏽蝕風化而泐漫剝落並必然出現的某種程一度的模糊狀態。
毛筆寫出的筆畫和經過刀鑿鐫刻出的筆畫總有多多少少地不一樣,即鐫刻後的筆畫顯得更方一些、實一些,而未經鐫刻的筆畫則顯得圓潤一些。
即使有的出土磚石上的已刻文字與已書丹而未刻之文字相比較能夠證明毛筆也能夠寫出方筆畫,但是仍然否定不了已刻之文字顯得方、實,未刻之文字顯得圓潤這個事實。不過我要特別說明,我在這裡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不是在磚石上書寫而是在宣紙上書寫,當然就更應該探求筆鋒與刀鋒的區別並儘量地表現出“筆墨味”來。
但必須明確的是,書法意義上的“金石味”重在意韻取法,而不是直接的技術取法。
原始“金石味”的特質顯示了滄桑的韻味,本身就蘊含著“古典”和“殘損”之美,這和書法“以古為尊”的審美心理暗合。“金石味”更多表現為雄魂、剛勁、蒼雄之特色。因為書法創作中的用墨枯澀並不等同於金石味的斑駁朦朦,飛白斷續並不等同於金石味的缺損斷毀,宣紙的泛黃並不等同於金石味的古舊,墨跡的自然洇化並不等同於石刻的天然風化。
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是否具備“金石味”絕非看筆形是否形似原器之跡,那種過分追求枯、澀、幹、瘠、怪,並標榜為“金石味”是不可取的。
-
5 # 40後17
我對這個問題理解的很淺薄。基本上贊同上述著位的看法。至於金石味在書法作品中的重要性,我想有這麼幾點淺見:中國的書法本身起源於甲骨文,金文,後進展成篆,棣,楷,行,草多種書體。金石味出自用刀刻出的篆,棣,魏碑,章草等體的碑文,進而進展到用紙書寫,為了中華書法能遠遠流暢,發揚光大,古代文人不移餘力的追求著各種書體的完美,在紙上寫字仍不忘用刀在石上刻字的方,勁。尤其是篆,棣,章草等體,金石味越濃,字就越美。因此本人認為金石味在書法中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會使許多書法家終生研習。拙見。勿噴。謝謝!
-
6 # 遊子書藝
金石味兒是象形文字的原味兒,也就是漢字的根源,書法作品若能保持原味兒,也就沒離開根,也是學書法畢生的追求。
-
7 # 千千千里馬
畢竟,要不要金石味,有沒有金石味,也不是衡量書法藝術高下的唯一要素,或者是基本要素。
書法作品的重要要素,都是基本要素。
比如,書法作品不能死板,書法作品要有傳統功底和時代精神等等。
這些要素如果沒有,那就不是好的書法了。
那麼,金石味是不是書法作品的重要要素呢?
我們首先看王羲之的書法是不是有金石味,再看米芾、蘇東坡的書法有沒有金石味。
如果他們的書法,沒有金石味,憑什麼說金石味在書法作品中佔據重要到位呢?因為書法傳統是,就是晉唐宋。從王羲之到米芾、蘇東坡都沒有“金石味”,怎麼會有書法重要性?
但是,話又說回來,金石味既然是書法新的美學趣味,那麼,書法作品中有金石味,也是對書法藝術的豐富。
真正具備書法金石味的,是書法家吳昌碩。
吳昌碩的大篆石鼓文,本來就來自於金石,所以,他的書法多了很多剛健雄渾的味道。
這是古代以二王帖學為基礎的書法中所沒有的美學和氣魄。
後來,齊白石寫篆書,也追求書法的金石味,所以,書法的金石味,不但是書法的新味道,也開闊了書法的審美新趣味。
吳昌碩和齊白石,都是兼通書法繪畫兩道的,書法的金石味,也影響了中國畫大寫意的雄健風格。
所以,我認為,對於刻意追求書法金石味的書法家來說,未嘗不是提高書法美學的一種選擇。
書法藝術是豐富多彩的,這是我的一貫看法。
金石味就是寫字,要寫出像青銅器銘文好碑刻一樣的味道。
這就是用毛筆模仿刀法或者鑄造出來的字。
例如,宋徽宗給宋代錢幣題寫的“大觀通寶”,本來是沒有金石味的,但是我們看到的鑄造在錢幣上的字已經沒有墨韻了,而是更加剛健的“金石味”。
這就要求書寫這種字少時候,儘量多一些剛健,少一些柔媚。
其實我們與金石並沒有遠離。例如傳統學習的唐楷書法《九成宮》、《多寶塔》、《玄秘塔》都不是墨跡本,我們學習這些字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寫得像刻出來一樣。
金石味,更多是要我們寫得像魏碑那樣剛健,像石鼓文那樣蒼茫厚朴。
如果喜歡這一路的風格,可以多參考北魏和青銅器書法。
-
8 # 吳成功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金石味”。古代刻在甲骨、石碑或澆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由於自然風化或鏽蝕,形成的一種拙樸、滄桑的效果。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結果。而書法上的“金石味”,是書法家將這一古拙效果呈現在宣紙上。
重要意義一是開創書法理論及技法研究上有更大空間。
二是對書法意韻取法上有了更高要求。因其“古拙”和“殘缺”,與書法上的“尊古”審美心理有重合點,但有一種從技法上故意追求“枯、澀、幹、怪、奇”的做法實為不可取。
三是“金石”的意趣,讓書法筆法增添了一種浪漫的意境。激發一種古典審美的復活,於是讓書法愛好者追求和嚮往。
核心因為金石文字的本質屬性及加工所用工具、技法的不同,想要用毛筆的二次展現,更多的是展現其古拙、剛勁、滄桑的特色。因此有意做舊,漲墨都不可取!
一家之言,不到之處請專家批評!
-
9 # 一笑貫長天
金石味是指石鼓,鐘鼎,骨甲上,漢魏碑刻的一種渾厚,斑駁,古樸之感,稱之謂金石味。
世人習書法皆以帖與碑為準繩。有人倡導宜以帖學為主,有人則注重碑學,此論爭議近千年猶自不休,並且還會一直延伸下去。
那麼!為什帖,碑之論還會想以後延伸呢?這與人類的思想傾向緊密相連的,也與審美的階段性傾向息息相關。
無論帖碑之爭如何的激烈,如何地互不相讓。但是,在書法歷史的長河中,還是帖學佔據著較大的優勢。這在於其較之碑學能直觀古人筆鋒輾轉變化的精微之處,而學碑需要透過刀鋒去看筆鋒。
帖學的優勢如是明顯,那麼為什麼碑學還能再歷史的某一刻又能佔據絕對的地位呢?這是因為帖學在時間習久了,必然會滋生媚俗的字型橫行當世,因為媚俗的字型更接近普通人的審美,發展下去將不了收拾,每每這時會出現一個或幾個有識之士,站出來用碑學來醫治這個媚俗的痼疾。
碑學自然帶著金石之氣,這種古樸,渾厚,甚至是拙稚筆意的金石之氣的審美是書法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審美基礎,拋離這個基礎,書法的意義將無復存在!這也是現在書法界一直反對二田書法的原因所在!
-
10 # yishouhuoaaaa
金石高古書之所求……能在筆法,結構,章法遊刃有餘,可遇不可求的使用或創作即為好的作品……至於晚清民國尤其當代以來書者不死不休滴矯揉造作的飛白毛邊多章之金石氣不可,不可……略……
-
11 # 嵐風觀察
按照通常的理解,金石味就是古代的人們澆鑄於金屬上或鐫刻於石頭上的文字所顯露出來並被欣賞者感知的或高古或蒼茫或渾樸或靜穆或醜拙的氣息。
從廣義上講,金石味從文字入金或上石即開始出現了。它的發展有一個從淡到濃的漫長的歷史過程。其構成要素至少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商周秦漢時期的人所寫之字必然蘊含有當時的時代氣息;
二是他們所寫之字經過了模型和刀鑿的再創作;
三是金石上邊的漢字筆畫因為一兩千年或更長時間的鏽蝕風化而泐漫剝落並必然出現的某種程一度的模糊狀態。
毛筆寫出的筆畫和經過刀鑿鐫刻出的筆畫總有多多少少地不一樣,即鐫刻後的筆畫顯得更方一些、實一些,而未經鐫刻的筆畫則顯得圓潤一些。
即使有的出土磚石上的已刻文字與已書丹而未刻之文字相比較能夠證明毛筆也能夠寫出方筆畫,但是仍然否定不了已刻之文字顯得方、實,未刻之文字顯得圓潤這個事實。不過我要特別說明,我在這裡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不是在磚石上書寫而是在宣紙上書寫,當然就更應該探求筆鋒與刀鋒的區別並儘量地表現出“筆墨味”來。
但必須明確的是,書法意義上的“金石味”重在意韻取法,而不是直接的技術取法。
原始“金石味”的特質顯示了滄桑的韻味,本身就蘊含著“古典”和“殘損”之美,這和書法“以古為尊”的審美心理暗合。“金石味”更多表現為雄魂、剛勁、蒼雄之特色。因為書法創作中的用墨枯澀並不等同於金石味的斑駁朦朦,飛白斷續並不等同於金石味的缺損斷毀,宣紙的泛黃並不等同於金石味的古舊,墨跡的自然洇化並不等同於石刻的天然風化。
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是否具備“金石味”絕非看筆形是否形似原器之跡,那種過分追求枯、澀、幹、瘠、怪,並標榜為“金石味”是不可取的。
-
12 # 40後17
我對這個問題理解的很淺薄。基本上贊同上述著位的看法。至於金石味在書法作品中的重要性,我想有這麼幾點淺見:中國的書法本身起源於甲骨文,金文,後進展成篆,棣,楷,行,草多種書體。金石味出自用刀刻出的篆,棣,魏碑,章草等體的碑文,進而進展到用紙書寫,為了中華書法能遠遠流暢,發揚光大,古代文人不移餘力的追求著各種書體的完美,在紙上寫字仍不忘用刀在石上刻字的方,勁。尤其是篆,棣,章草等體,金石味越濃,字就越美。因此本人認為金石味在書法中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會使許多書法家終生研習。拙見。勿噴。謝謝!
-
13 # 遊子書藝
金石味兒是象形文字的原味兒,也就是漢字的根源,書法作品若能保持原味兒,也就沒離開根,也是學書法畢生的追求。
-
14 # 千千千里馬
畢竟,要不要金石味,有沒有金石味,也不是衡量書法藝術高下的唯一要素,或者是基本要素。
書法作品的重要要素,都是基本要素。
比如,書法作品不能死板,書法作品要有傳統功底和時代精神等等。
這些要素如果沒有,那就不是好的書法了。
那麼,金石味是不是書法作品的重要要素呢?
我們首先看王羲之的書法是不是有金石味,再看米芾、蘇東坡的書法有沒有金石味。
如果他們的書法,沒有金石味,憑什麼說金石味在書法作品中佔據重要到位呢?因為書法傳統是,就是晉唐宋。從王羲之到米芾、蘇東坡都沒有“金石味”,怎麼會有書法重要性?
但是,話又說回來,金石味既然是書法新的美學趣味,那麼,書法作品中有金石味,也是對書法藝術的豐富。
真正具備書法金石味的,是書法家吳昌碩。
吳昌碩的大篆石鼓文,本來就來自於金石,所以,他的書法多了很多剛健雄渾的味道。
這是古代以二王帖學為基礎的書法中所沒有的美學和氣魄。
後來,齊白石寫篆書,也追求書法的金石味,所以,書法的金石味,不但是書法的新味道,也開闊了書法的審美新趣味。
吳昌碩和齊白石,都是兼通書法繪畫兩道的,書法的金石味,也影響了中國畫大寫意的雄健風格。
所以,我認為,對於刻意追求書法金石味的書法家來說,未嘗不是提高書法美學的一種選擇。
書法藝術是豐富多彩的,這是我的一貫看法。
金石味就是寫字,要寫出像青銅器銘文好碑刻一樣的味道。
這就是用毛筆模仿刀法或者鑄造出來的字。
例如,宋徽宗給宋代錢幣題寫的“大觀通寶”,本來是沒有金石味的,但是我們看到的鑄造在錢幣上的字已經沒有墨韻了,而是更加剛健的“金石味”。
這就要求書寫這種字少時候,儘量多一些剛健,少一些柔媚。
其實我們與金石並沒有遠離。例如傳統學習的唐楷書法《九成宮》、《多寶塔》、《玄秘塔》都不是墨跡本,我們學習這些字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寫得像刻出來一樣。
金石味,更多是要我們寫得像魏碑那樣剛健,像石鼓文那樣蒼茫厚朴。
如果喜歡這一路的風格,可以多參考北魏和青銅器書法。
回覆列表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金石味”。古代刻在甲骨、石碑或澆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由於自然風化或鏽蝕,形成的一種拙樸、滄桑的效果。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結果。而書法上的“金石味”,是書法家將這一古拙效果呈現在宣紙上。
重要意義一是開創書法理論及技法研究上有更大空間。
二是對書法意韻取法上有了更高要求。因其“古拙”和“殘缺”,與書法上的“尊古”審美心理有重合點,但有一種從技法上故意追求“枯、澀、幹、怪、奇”的做法實為不可取。
三是“金石”的意趣,讓書法筆法增添了一種浪漫的意境。激發一種古典審美的復活,於是讓書法愛好者追求和嚮往。
核心因為金石文字的本質屬性及加工所用工具、技法的不同,想要用毛筆的二次展現,更多的是展現其古拙、剛勁、滄桑的特色。因此有意做舊,漲墨都不可取!
一家之言,不到之處請專家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