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顧宇0
-
2 # 水墨車事
豐田混動固然很成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車型單一。理想one增程式混動談不上技術,但是他的強項就是積木堆的好!
買理想one的人不買豐田混動,第一個原因就是車型不同造成。
豐田主推的是油電混動汽車,COROLLA/LEVIN/CAMRY/亞洲龍/榮放都有混動車型,這種油電混動汽車只能算節能汽車,算不上新能源汽車。只有COROLLA/LEVIN具備插電功能,但是純電續航里程非常短,只有55km左右剛好過補貼線。也就是說豐田可以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只有一款緊湊型轎車,純電續航里程只有55km。理想one則是一款長續航車型,工信部標準續航里程180km,可以充電可以增程,單從續航里程這塊來講,豐田的插電混動與理想one沒有辦法直接對比。還有一點就是車型佔據優勢,理想one直接把自己定位成中大型SUV,尺寸軸距比HIGHLANDER還要優秀。目前的汽車消費潮流已經從緊湊型SUV升級到中大型SUV,尤其是第二代車第三臺車的使用者更喜歡大空間的汽車。這就好比COROLLA與HIGHLANDER做對比一樣,喜歡大空間的人很自然的去選HIGHLANDER,而不會去選二十萬的雙擎E+。裸車價格差不多,選擇E+的都是真愛!
理想one的造型、尺寸直接就俘獲了一部分消費者,這就像很多女人喜歡賓士一樣。
哪怕是C級都喜歡的不要不要的,就是因內飾漂亮,大螢幕好看。這種情況下談價效比談品牌都是毛毛雨,就相中小one one了!
這外觀、這尺寸看著大氣不?豪華不?氣場強大不?再看看內飾:
嘖嘖,這一流大螢幕,怎麼形容呢?就說你動心不動心吧!再看看空間表現吧:
六座設計,內部空間寬敞座椅豪華,外觀SUV內部MPV,你能想到的one幾乎都做到了!
因此理想one在車型上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他知道消費者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其次就是純電續航里程要比其他插電混動車型出色。
官宣的180km的續航打對摺也要剩90km,這比那些插電混動車型續航能力強很多。雖然増程器功率不大,增程後油耗偏高,但是正常上下班來講,増程器很少能用到、有了増程器多了一個保障而已,増程器開啟後動力、油耗都不是使用者考慮的主要問題,主要問題就是一但沒電了,不用叫拖車,自己就能開回去。這些情況下動力、油耗、駕駛感受反而不重要了,反正一個月有可能用不到一次,平日裡充電使用是足夠用的。
如果論混動技術,幾乎很少有廠商與豐田抗衡,豐田的混動技術絕對是領先其他廠家的。
例如豐田的插電混動油耗只比油電混動高0.1L/100km,這一點就是其他廠商無法做到的。大多數廠商有電時油耗特別低,電池沒電開混動模式後油耗比同級別燃油車還要高,只有豐田的插電混動即使沒電後油耗依然比同級別的車型。但是那些技術沒有豐田先進的汽車,同樣也賣的如火如荼,甚至豐田都想與之合作,這就是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強項的典型代表。
技術是一方面,市場需求是一方面,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可以一直走下去,消費者也會買單。例如BYD混動汽車能耗不能與豐田對比,但是我主打動力、空間、價效比,最終也走出自己的路,消費者一樣買單。
理想one就是這樣的思路,揚長避短。增程混動多數用在小型緊湊型車上,用在大型車上油耗問題難以解決,能量經過兩次轉換損失太多。和老年代步車技術一樣。但是呢,他抓住了電動汽車的痛點,續航焦慮症!小小的增程器就完美解決了續航里程焦慮症,享受中大型電動汽車帶來的好處時,而不用擔心續航里程,把增程器用在了刀刃上。
這就好比當年的蘋果手機與中國產安卓手機直接的博弈一樣,蘋果手機優點就不用說了,缺點就是螢幕小、電池容量小,冬季怕凍。中國產安卓手機螢幕大、電池大,看著舒服也解決了續航問題。需求不一樣,選擇也不一樣,有市場需求才會有產品面世。這就像初春季節,一個穿棉襖一個穿短袖相遇一樣,擦肩而過時彼此心裡都要問候一下對方……這就是彼此不同的追求而已,穿棉褲穿短袖都沒毛病。
-
3 # 哈欠熊熊
豐田技術成熟沒錯,同時豐田的成熟也意味著落後,落後的鎳氫電池,落後的電池容量,落後的電機效能。理想用的PHEV也是成熟的方案,而PHEV帶來的好處比豐田的弱混要多的多,鋰電池效率高重量輕,更多的電量意味著更長的純電里程,理想可以跑180公里純電,而豐田2公里都跑不到,更長的純電意味著更低的使用成本。考慮到理想是一臺大7坐SUV,每公里費用1毛錢,這樣的效費比是遠高於豐田的,何況豐田只是一臺5坐小車。
另外政策紅利決定了PHEV可以上綠牌,而豐田的弱混,由於技術上的落後,是不被政策支援的!豐田的優勢是整體擁有成本不高且市場保有量大,但是維修成本依然不低,特別是鎳氫電池。理想的劣勢是由於是造車新勢力,所以目前市場保有量較小,而且如果希望最大化享受低成本,還是需要自己有車位或者充電樁的。當然,他的增程模式也是支援不充電使用的。
綜合來說,買理想的人是絕對看不上豐田這種弱混的。
-
4 # 老胡評車
理想one是增程式電動車,它的用車體驗更接近於電動車(雖然它可以燒油);而豐田的混動車,無論插電還是不插電的,使用起來就是一輛燃油車(只是油耗很低),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從技術上說的話,理想one跟比亞迪的混動比較接近,但是它比比亞迪的車(比如說漢DM)先進嗎?兩者都是大電池,都可以當純電開,區別就在於理想one的汽油發動機不能直接驅動,只能發電透過電機驅動車輛,而比亞迪的DM車型發動機和電機是都可以驅動車輛的。
這兩種技術方式各有優劣,理想的加速、極速效能雖然不如比亞迪的混動,但是體驗起來完全是一輛電車,這方面是絕對夠用的(零百加速6秒多非常快了)。而且理想one結構簡單,純電驅動,不需要變速箱,而且對發動機的要求很低,電車以外的“包袱”比比亞迪少很多。
但是總體來說,我對理想one這車是謹慎看好的。有充電條件的話,理論上理想one的表現比比亞迪好的,因為它這套增程系統小,“負擔”更少。但是負擔再小它也比不上純電車,所以理想one搞了個賣點出來,叫解決“里程焦慮”。
解決“里程焦慮”不是電車要考慮的事,凡是有這個打算的,都是要和燃油車競爭的,這方面講,我覺得理想one暫時還差點東西,主要原因就是它這個效率不算高。有不少關於這車饋電油耗的測試,普遍都是城市油耗8個左右,高速能到10個左右。對於一款新能源車來說,這個能耗不算低,而純電10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跟其他的插電混動比也不是很高。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比如理想one的發動機動力水平一般,比如為了照顧NVH水平,對發動機轉速的控制比較嚴格,但是總體上理想one沒表現出多少“碾壓”的實力。對大部分人來說,它就是一輛30萬的SUV,值這個價,但是沒有比其他同價位的中國產新能源車高明在哪裡。
回覆列表
競爭力在於哪裡?
水軍多,愛國,情懷,信仰,車大,廣告做的好。
買自主品牌新能源的會考慮豐田油電混?您想多了,不是同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