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獨立的想法,有關公平正義的定義,我們大人是否要用“功利”的方式去影響TA?
前兩天,我們的家長群裡有媽媽分享了一個故事,孩子發現同學作弊,想要跟老師“打小報告”。
聽完孩子說的話,這個媽媽有兩個考慮:
一是擔心孩子會因為“打小報告”失去朋友,被同學們孤立。
二是在這次考試中,孩子拿了第一名,所以是否告發那兩個同學,對孩子的成績並沒有任何影響,沒有必要告發別人。
她跟孩子坦白說了自己的擔心和看法,然後跟孩子說:“你自己做決定吧,不管怎麼做我們都支援的。”
但孩子的回答是她萬萬沒想到的,孩子大聲地說:“我知道了,你們就是想讓我不去告訴老師,你們永遠都不是正義的人。”
這個媽媽在群裡反思:我希望是孩子自己的思考,不是我們的觀點。所以當我們忍不住給孩子建議的時候,孩子接納了,但又說了那樣的話。我感到有點懊惱。
有的媽媽說,大人的想法也未必功利,只是孩子在乎的是“不正當的手段”,大人在乎的是“關係”,側重點不同罷了。
也有媽媽說,會和孩子一起分析這兩個孩子為什麼會作弊,我們是否可以幫到他們?我會把“正義”的定義這樣去分析給孩子聽。
◇ 為了“討好”成年人而彰顯的正義
記得之前有個朋友跟我說,小學有時候一些隨堂測試是同學之間互相修改的,他有一次看到同桌的試卷上有事先用自動鉛筆的筆頭刻上去的單詞,當即就告發給老師知道了。
他說,當時那種像《思想品德》課本里的正義感,以及老師給的誇獎,讓他心裡充滿了驕傲。
但後來,等他長大後再回想當時感到的那種“正義感”,不過只是希望引起老師的注意,獲得表揚的一種討好成人的心理作祟罷了。
如果孩子是基於這樣的討好心裡而去維護“公正”的話,我們就需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說的“正義”是什麼;也讓孩子看清楚,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教科書式的“正義”哪一個更值得我們去維護。
◇ 在朋友面前光明磊落的正義
別說孩子了,就連我們成人也很討厭打小報告的人啊,工作上有的同事碰到問題不說,但背後又會彙報給上級知道,碰到這樣的人,大家心裡的OS都是,這樣的人有多遠離多遠。
而孩子更是以一種純粹的是非觀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在孩子們之間的團體裡,常常有一種團結一致的正義感,所以更難接受“背叛”自己的人。
如果是覺得朋友某件事做得不對,我們會希望告訴孩子,看不順眼,就堂堂正正地去指出來,直接跟朋友說“你作弊是不對的哦”。
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做一個光明正大的人。
◇ 敢於反思和挑戰規則的正義
回到文章開始這個媽媽的故事,她後來跟我們分享了孩子最後的決定——決定不告訴老師了。
但是孩子告訴她說,他發現這次英語考試,班上有一半的同學都作弊,所以不用告了。
這時候,孩子理解的“公正”似乎就變成了一種大家都在遵守的規則,一旦破壞規則的人越多,遵守規則似乎就不是非必須的事情了。
小時候我們經常把“這不公平”放在嘴邊,看到家裡長輩多給了弟弟妹妹一顆糖,就會說“這不公平”;
看到學校別的小朋友因為被老師喜歡就可以當課代表,也會和同學說“這不公平”;
到後來,看到有的人可以享受豐厚的物質享受,而有的人生來就只能做點維生的小買賣,又體會到了另外一種不公平。
但是現在的我們漸漸地就不說了,因為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甚至不公平的存在本身好像是理所當然的。
大概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媽媽聽到孩子說出“你們永遠不是正義的人”時,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面對孩子獨立的想法,有關公平正義的定義,我們大人是否要用“功利”的方式去影響他/她吧。
孩子最初對是非黑白的定義也許並不準確和清晰,但孩子對“公正”的渴望是發自內心且純粹的;所以我們更需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堅持自己心中認定的事情。
我們的孩子最初對正義的想法和堅持是受什麼影響的呢?
是他們身邊的環境,和環境裡的人。
他們看到了別人是怎麼做的,看到了更多的人是怎麼做的,最後心裡本來堅守的一些原則,就慢慢動搖,或是就此掩藏起來了。
記得電影《聞香識女人》就是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主人公查理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他見證了同學們策劃一件違反校規的惡作劇的全過程,事發後,學校脅迫學生供出朋友,但查理不想這麼做,於是面臨著一道艱難的選擇題——要麼坦白,要麼被學校勒退。
直到他遇到了一個退伍軍官史法蘭,一個因為意外失明,人生從頂點的輝煌滑落谷底的中年男人,史法蘭看到了查理身上堅守原則和正義的品質,在學校禮堂為查理髮表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說,最終讓查理免於退學。
他為查理說的話,也是在說給每一個孩子:
面對孩子獨立的想法,有關公平正義的定義,我們大人是否要用“功利”的方式去影響TA?
前兩天,我們的家長群裡有媽媽分享了一個故事,孩子發現同學作弊,想要跟老師“打小報告”。
聽完孩子說的話,這個媽媽有兩個考慮:
一是擔心孩子會因為“打小報告”失去朋友,被同學們孤立。
二是在這次考試中,孩子拿了第一名,所以是否告發那兩個同學,對孩子的成績並沒有任何影響,沒有必要告發別人。
她跟孩子坦白說了自己的擔心和看法,然後跟孩子說:“你自己做決定吧,不管怎麼做我們都支援的。”
但孩子的回答是她萬萬沒想到的,孩子大聲地說:“我知道了,你們就是想讓我不去告訴老師,你們永遠都不是正義的人。”
這個媽媽在群裡反思:我希望是孩子自己的思考,不是我們的觀點。所以當我們忍不住給孩子建議的時候,孩子接納了,但又說了那樣的話。我感到有點懊惱。
有的媽媽說,大人的想法也未必功利,只是孩子在乎的是“不正當的手段”,大人在乎的是“關係”,側重點不同罷了。
也有媽媽說,會和孩子一起分析這兩個孩子為什麼會作弊,我們是否可以幫到他們?我會把“正義”的定義這樣去分析給孩子聽。
孩子在談“公平”的時候,談的是什麼?◇ 為了“討好”成年人而彰顯的正義
記得之前有個朋友跟我說,小學有時候一些隨堂測試是同學之間互相修改的,他有一次看到同桌的試卷上有事先用自動鉛筆的筆頭刻上去的單詞,當即就告發給老師知道了。
他說,當時那種像《思想品德》課本里的正義感,以及老師給的誇獎,讓他心裡充滿了驕傲。
但後來,等他長大後再回想當時感到的那種“正義感”,不過只是希望引起老師的注意,獲得表揚的一種討好成人的心理作祟罷了。
如果孩子是基於這樣的討好心裡而去維護“公正”的話,我們就需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說的“正義”是什麼;也讓孩子看清楚,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教科書式的“正義”哪一個更值得我們去維護。
◇ 在朋友面前光明磊落的正義
別說孩子了,就連我們成人也很討厭打小報告的人啊,工作上有的同事碰到問題不說,但背後又會彙報給上級知道,碰到這樣的人,大家心裡的OS都是,這樣的人有多遠離多遠。
而孩子更是以一種純粹的是非觀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在孩子們之間的團體裡,常常有一種團結一致的正義感,所以更難接受“背叛”自己的人。
如果是覺得朋友某件事做得不對,我們會希望告訴孩子,看不順眼,就堂堂正正地去指出來,直接跟朋友說“你作弊是不對的哦”。
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做一個光明正大的人。
◇ 敢於反思和挑戰規則的正義
回到文章開始這個媽媽的故事,她後來跟我們分享了孩子最後的決定——決定不告訴老師了。
但是孩子告訴她說,他發現這次英語考試,班上有一半的同學都作弊,所以不用告了。
這時候,孩子理解的“公正”似乎就變成了一種大家都在遵守的規則,一旦破壞規則的人越多,遵守規則似乎就不是非必須的事情了。
小時候我們經常把“這不公平”放在嘴邊,看到家裡長輩多給了弟弟妹妹一顆糖,就會說“這不公平”;
看到學校別的小朋友因為被老師喜歡就可以當課代表,也會和同學說“這不公平”;
到後來,看到有的人可以享受豐厚的物質享受,而有的人生來就只能做點維生的小買賣,又體會到了另外一種不公平。
但是現在的我們漸漸地就不說了,因為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甚至不公平的存在本身好像是理所當然的。
大概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媽媽聽到孩子說出“你們永遠不是正義的人”時,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面對孩子獨立的想法,有關公平正義的定義,我們大人是否要用“功利”的方式去影響他/她吧。
孩子最初對是非黑白的定義也許並不準確和清晰,但孩子對“公正”的渴望是發自內心且純粹的;所以我們更需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堅持自己心中認定的事情。
誠實、勇敢、正直,看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到非常的難我們的孩子最初對正義的想法和堅持是受什麼影響的呢?
是他們身邊的環境,和環境裡的人。
他們看到了別人是怎麼做的,看到了更多的人是怎麼做的,最後心裡本來堅守的一些原則,就慢慢動搖,或是就此掩藏起來了。
記得電影《聞香識女人》就是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主人公查理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他見證了同學們策劃一件違反校規的惡作劇的全過程,事發後,學校脅迫學生供出朋友,但查理不想這麼做,於是面臨著一道艱難的選擇題——要麼坦白,要麼被學校勒退。
直到他遇到了一個退伍軍官史法蘭,一個因為意外失明,人生從頂點的輝煌滑落谷底的中年男人,史法蘭看到了查理身上堅守原則和正義的品質,在學校禮堂為查理髮表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說,最終讓查理免於退學。
他為查理說的話,也是在說給每一個孩子:
我不知道今天他保持沉默是對還是錯,我不是法官,也不是陪審團,但我可以告訴你,他不會為了自己的前途而出賣任何人。朋友們,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正直,這就是勇氣,這才是未來領袖應該具有的品質。現在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一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但我從來不走,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太難了。現在,這裡的查理,他走到了十字路口,是原則造就的通往品質的路,讓他繼續往前走吧。別毀了他,保護他,擁抱他。終有一天,他會讓你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