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種花家的白胖子

    南明和南宋最大的區別就是,南明有幾個皇帝,沒有互相幫助不說,還互相傷害;而南宋只有一個趙構,有統一的中央集權。

  • 2 # 小川讀歷史

    中國歷史上,偏安於東南的王朝並不是很多,而南宋和南明就是其中的代表。

    同樣是失去了中原的領地,同樣是依靠著長江等天險被動防守,可是為什麼南宋的皇帝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去海上避難,而南明的皇帝,卻很少這樣做呢?

    下面,就讓我從三個方面,來解答這個問題。

    當時的國家政策帶來的影響

    南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沿海貿易相對發達的一個時間段,泉州、福州、廣州等市舶司有力的帶動了從官方到民間的對外貿易行為,這也就促進了水軍的發展,加上南宋從建立的時候開始,就非常倚重韓世忠的水軍部隊,從國家傳統上,水軍就有很穩定的地位,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往往會透過選擇出海來躲避侵略勢力的兵峰。

    而南明出現的時候,明朝已經持續三百多年,從明朝中期開始,就逐步在沿海實行了海禁,從官方到民間,都有很多的限制。這也被動的使得很長一段時間,水面部隊不會受到朝堂中大員們的重視,加上南明存在的時候,大多數的抵抗都是透過地面部隊去實施的,一直沒有很有效的水面抵抗,這自然不會有皇帝選擇出海避險啦。

    逃亡路線的關係

    南宋在宋恭帝臨安出降之後,一共被擁立過兩個小皇帝,他們在被元軍追捕中選取的逃亡路線是從杭州到福州再到雷州最後來到崖山,這一路上都是從東南沿海沉浮過來的。

    南明在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後,前後有過五位皇帝,他們迫於清軍的壓力,先後在南京、福州、廣州、廈門、昆明等地方繼位,選擇的路線看似也在東南方向,實質上都是在清軍的壓迫下,從陸路逐步後撤的,最終退往西南邊陲。

    軍方支持者的派系

    南宋小朝廷的支持者主要代表是張世傑,著名的水軍將領,對陸軍反倒是沒有那麼熟悉,這也是南宋小朝廷多從海上逃亡的一個主要原因。

    南明的支持者,從前期江北四鎮的軍閥,到後期大西軍的將領李定國、孫可望等等,都是當時有名的陸軍將領,僅有的水軍部隊鄭成功還被隔絕在臺灣,只能遙相呼應,沒辦法直接策應防守。

    綜合上面三個方面可以知道,之所以南宋皇帝一遇到危險就下海,而南明皇帝都是選擇陸路,就是因為南宋時期水軍比南明更強,而且南宋小朝廷與南明小朝廷的支持者派系不同,水軍支援更多的南宋自然比陸軍支援更多的南明,往海上逃亡的次數更多。

  • 3 # 125878215蜂獾

    謝謝悟空邀請,南宋1127年至1279年,北宋滅亡後,趙構在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在河南商丘定都,國號還是宋,史稱南宋,1138年,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金國幾次南下末能滅南宋,南宋北伐也無功而返,形成金國和南宋對峙局面,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南宋中後期吏治腐敗,奸臣輩出,還在過一天算一天,漠北草原蒙古人迅速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國,1218年滅西遼,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1235年入侵南宋,1276年南宋首都杭州被攻佔,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揹著宋朝小皇帝趙昺跳海身亡,南宋覆滅,當時南宋的戰略方針分成兩種觀點,一認為應聯蒙滅金,二認為應該銘記唇亡齒寒的道理,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援助金國,能是保護南宋,如金國滅亡,南宋將直接面臨蒙古大軍的進攻,金國滅亡使南宋失去戰略緩衝地帶,典型的地緣戰略政治策略,大多數大臣贊同聯蒙抗金,只有趙範反對,南宋在戰略決策上出現重大失誤,根本不知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如金國滅亡,南宋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還在計較靖康之恥民族仇恨和恥辱,1234年金首都蔡州被攻克,金哀宗自縊,金國滅亡,宋理宗將金哀宗遺骨帶到太廟,以告慰宋徽宗,宋欽宗在天之靈,仇當然是報了,但南宋也永遠失去金國作為屏障,失去戰略緩衝地帶,南宋將直接面臨蒙古鐵騎的嚴重威脅,1273年樊城失守,襄陽城破,六年襄陽保衛戰結束,1279年3月19日崖山海戰失敗,陸秀夫揹負剛滿八歲小皇帝跳海而亡。崖山海戰極為慘烈,宋軍陣亡十萬,所以襄陽,樊城重要性非常關鍵,襄樊失守,江漢平原門戶就被開啟,長江下游便危如累卵,襄樊之戰是忽必烈南下攻宋的首戰,也可以說是南宋和蒙古軍的一場生死決戰,雙方主力部隊盡出,蒙古軍的戰鬥能力遠遠超出宋軍想象力,蒙古軍在襄樊城外修築土牆各據點連線起來有一百多里長,形成很大的包圍圈,使城內守軍和城外聯絡被完全隔絕,襄樊被團團包圍,襄樊丟失南宋就失去長江天險,增援襄樊的十萬大軍也以失敗告終,襄樊失守徹底敲響南宋滅亡的喪鐘,下定決心,下苦功夫,蒙古軍用土工作業方式強攻襄樊,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在戰略上佔領控制扼守長江中上游,是蒙古大軍南下的大戰略方針,對長江下游浙江杭州形成泰山壓頂之勢,佔領長江中上游成都重慶,可進軍西南雲南大理,還可沿長江東進直取武江,南京,上海,一舉拿下南宋首都杭州。

  • 4 # 宋安之

    人家南宋有這個條件,想跑海上就跑海上。南明皇帝,有個鬼的條件。

    南明四帝,弘光帝是沒兵權,依靠的江北四鎮軍閥才上位的。這些軍閥對他可沒什麼忠誠可言,所以清軍南下,這些軍閥是降的降,逃的逃,弘光小朝廷馬上土崩瓦解。

    隆武帝是出身海盜的軍閥鄭芝龍擁立的,說白了就是受制於軍閥,結果鄭芝龍一降清,隆武政權馬上完蛋。

    紹武政權就不說了,就是一群野心家搞的小政權,跟永曆小朝廷打了一架,就被清軍趁虛而入,使廣東一省落於清軍之手。

    永曆小朝廷更不用說了,開始沒有兵權,後來被孫可望給架空,一直在逃亡的路上。

    試問以南明四帝所擁有的條件,所擁有的兵權,他們就是想逃到海上,逃得了嗎?

    肯定逃不了。

    而南宋就不一樣了。

    宋高宗趙構是擁有大權的,而且人家逃亡海上是有策略的。知道金軍長於騎兵而不善於海戰,所以故意往海上逃。

    而且南宋小朝廷的大臣也是這個想法,像金軍第一次南下之時,宰相呂頤浩遂進航海之策”,並稱:“既登海舟之後,敵騎必不能襲我”,“俟其退去,復還二浙,彼入我出,彼出我入,此正兵家之奇也”。

    宋高宗趙構十二月初逃到明州,當時調集的海船就已有上千艘,自福建調來的大海船有二百多艘,而廣東轉運使趙億招募的海船首先到達,趙構已作好乘海船航海南逃的準備。

    等到金軍快打來了,宋高宗馬上開始跑路。

    後來金軍也自明州乘船入海進行追擊,在今舟山市南附近的海域,因為不善於海戰,所以被宋樞密院提領海船張公裕率領水軍船隊擊敗。

    金軍在海上吃了敗仗,就聲稱“搜山檢海已畢”,焚燒明州後退兵。金軍退兵以後,渡江時更是被宋軍痛打,先遭韓世忠率領船隊擊敗,後來又被宋軍船隊一路狙擊,不是最後採取火攻成功,恐怕都逃不回江北。

    所以總結來說,南明皇帝不是不想逃亡海上,但是條件不允許啊,掌握不了大權。而宋高宗趙構就不一樣,有兵權,而且逃亡海上,是朝廷內部同意的,因為可以以自身長於海戰的優勢來對抗不善於海戰的金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爪多肉長高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