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律師在身邊
-
2 # 素人藝術
現在網上許多人都在說:現在過年越來越淡了,人情味也是越來越淡了,過年沒有意思了。
而我恰恰覺得,現在年味不是淡,而是方式變了,同時是時代進步的結果。
以前因為貧窮,溫飽沒有辦法解決,人們平日裡很少能放開吃大魚大肉,零食更是少得可憐。在我的記憶裡,過年能吃年肉和米粽就是很好的節日了,糖果和水果基本見不到,更談不上堅果餅乾蛋糕之類。人們只能在過年那幾天奢侈一下,把一年的收穫在過年那幾天大家聚會的時候大吃大喝,滿足人們好吃的味蕾,正因為如此,現在的人會覺得以前的年味很重很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已經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大魚大肉已不是現代的人追求的目標,人們除了物質需要,更多的轉移到了精神需求,所以過年的方式就花樣就多了。比如來一次旅遊,比如看一次電影。
除了滿足精神需求,人們對環境和健康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環境治理,煙花爆竹不能燃燒,人們在過年的時候聽不到鞭炮聲,也不聽到喝酒猜碼聲,周邊的環境不再喧華得讓隔壁鄰居睡不著,也不再讓炮紙飛得滿地紅,所以這樣的年,讓人們誤以為年越來越沒有味。
是的,過年是一個團聚的日子,我覺得年味是一種心的凝聚,親朋好友各在外地工作了一年,趁過年休息的七天,大家聚在一起談談理想,看看電影、唱唱歌,這都是年味的體現。
新年就要到了,家裡的衛生搞了一個遍,家裡該添的東西添了一些,該丟的東西也丟了一些,家裡清清爽爽,就等著遠方的客人回來感覺家的溫暖。
我知道我的孃家也是這樣準備著,而我期待著年的到來,也期待著回孃家的日子。
-
3 # 毛轉巷
年味永遠都不會淡……國家在發展……家庭在變化……人人在進步……年年新氣象……每一年一度的春節閤家大團圓……親情永不斷……
-
4 # 匠人傳承說教育
過年代表的是全家團圓。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都盼望回家過年,一家人團聚。
特別是老人,最盼望的是孩子們全部回家過年,無論你有錢還是沒錢,老人只要你安安全全回家過年,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過年無論如何都要回家過年,父母都老了,到了過年唯一的願望就是一家團圓,滿足他們的願望,有時間多陪陪他們!
全家高高興興過個年!!!
-
5 # 陽光女孩燕子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過年的年味也越來越淡。小時候想到過年格外開心,可以穿新衣服,吃好東西,放鞭炮了,但是現在。。。
很多人甚至都不想回家過年,我們家也是一樣,一直在商量是否回老家過年。
我個人的觀點是不管什麼時候,不過有錢沒錢都應該回家過年,家裡有父母的期盼和等待,家人想看看自己的子女,子女也應該陪伴自己的父母。
家永遠是回憶最深切的地方,年齡越大,對家的依戀越深切。
-
6 # 儂家小妹兒
父母長輩在,一定要回。我們年輕人對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年輕人的眼裡過年是紅包和打牌,在老人家眼裡過年是親人與團圓。
回覆列表
一、我們所說的年味是什麼?
是獨一無二隆重的儀式感。
自幼我們就知道,這是我們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彷彿舌尖上的中國李立宏老師那熟悉的配音又在耳邊縈繞了
筆者老家是農村的,我記得小時候,農村初一、初六逢集。從臘月十一開始,年貨大集就開始了。到臘月二十六,大集那是人山人海,擠都擠不動,熱鬧非凡。
作為孩子,最愛的就是陪大人去趕集。一來可以買好吃的,可以因為過年而買新衣服,可以買菸花爆竹,甚至有時可以看雜技表演,那絕對是滿滿的期待,走路好幾裡去也絲毫不覺得累。
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各種春節的活動就正式提上日程了。
民諺雲:
二十三 祭灶神
二十四 掃房子
二十五 做豆腐
二十六 燉羊肉
二十七 宰公雞
二十八 把面發
二十九 裝香斗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直到三十這一天,儀式感到達最頂峰。
在外再忙碌的人也要回到家團圓,這也造就了我們的春運大潮。
白天要貼對聯,
晚上一邊看著春晚一邊包水餃,熬夜守歲。
農村的還講究新年祭祀,很多地方要趕在新年0點開始,這就需要一晚上忙活各種準備祭祀物品,要爭取在0點正式開始祭祀,所以說一晚上也是滿滿當當。祭祀時,誰家更準點,誰家的鞭炮響,那麼這家來年運氣更旺。
忙完睡一宿,再然後早早起來和小夥伴們出門拜年,一起去各家長輩家裡磕頭,長輩們發紅包,大人也高興,孩子也開心。
農村還將就晚輩去長輩家一起拜年,眾多人在院裡一起磕頭,那畫面頗是壯觀。
現在社會發展了,這些磕頭的習俗也就漸漸沒了。
接這說,拜完年,孩子們開始打撲克,大人們也抽出難得的空閒搓麻將、打撲克,農村還會帶點小錢,打起來更加過癮。
再之後就是按天去親戚家串門,媳婦回孃家。
各家因為年貨備的多,所以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在以往物資匱乏的時代,這是一年中吃貨最美好的時光。
還有同學聚會,畢業後大家五湖四海,趁著有時間聚聚,回憶上學時的美好時光。
總之,此前的春節,有著最強的節日儀式感,有著難得的最豐盛的家宴,有著其樂融融的家人親友團聚,有著孩提時代最單純美好的期盼,是每一個華人一年中最美好的節日。
二、我們所說的年味變淡了,主要是儀式感變淡了。
1、城鎮化發展
農村越來越城鎮化,現代人不再不嚴格遵此前的春節瑣屑繁複的儀式,一些準備過年的習俗也逐漸用不上了,城市裡鞭炮也禁止隨便燃放,節日氣氛淡了。
2、生活水平提高
以前生活水平低,過年才有新衣服,過年也才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美食,大飽口福。孩子盼著老人給壓歲錢,留著可以買玩具、零食。
現在經濟發展了,什麼都不缺。
物質的豐富,使我們再也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飯所帶來的喜悅感,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期盼著過年了。
3、我們年齡逐漸大了
成年人有工作,家庭,孩子,各方面壓力,已不如孩童時那麼單純快樂,童心淡了。
4、聚會攀比現象嚴重
本來聚會是為了回憶美好的同窗之誼,但現在有些人炫富,攀比,已經使得聚會變了味,聚會的人也越來越少……
5、人們交流少了
另外,現在人們大都手機依賴,各自捧著個手機就感覺接觸了世界的精彩,現實交流也少了。
相較以前,年味淡了。
三、步入正題,還要不要回家過年?
答案是:要!
為何?
春節除了辭舊迎新,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們團圓的時刻,忙碌了一年,趁著春節好好與家人團聚,孝順父母,陪伴子女,自己也放鬆下,享受享受難得的春節長假,不也挺好嗎?
關於向過個更有年味的春節,自己行動起來,增加儀式感,去逛逛年會,陪著家人一起看個春節檔電影也是不錯的啊。
一家人在一起,這才是春節。
預祝各位春節快樂!新年闔家幸福、事事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