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原說教育
-
2 # 雲嶺觀世
但是在對啃老這個問題進行評價時,要根據現實情況。這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要根據為什麼啃,怎麼啃,啃到什麼程度來進行評判。
這句話的合理性,來自於當今中國社會的客觀現實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客觀現實呢?主要表現在年輕人收與支之間的不平衡。
從成年以後到進入中青年之前的這段時間,往往是最需要用錢的階段:從升學進修到結婚生子,從買房買車到子女上學,每一筆開支都是鉅額的。
而這個階段,正好是工資收入相對比較低的階段。由於剛剛入職,技術和工作經驗不足、職務職稱比較低的原因,導致工薪收入水平也比較低。
於是收入與開支之間的矛盾便顯現出來了。
但進入中老年以後,由於不再存在中青年以前的那些大額開銷,經濟壓力相對較小,往往更容易存一些積蓄。
因此,在這種條件下,父母長輩拿出自己的積蓄來支援子女,倒也在情理之中。
正如題中的觀點所說到的,一般普通人能夠在不需要父母長輩的支援下,實現買房、買車、結婚、生兒育女,確實可以稱之為比較成功的。
然而,有些啃老的現象是不正常的首先,從啃老的原因來看。有的人之所以啃老,是因為自己不求上進、混吃等喝。有健全的四肢,卻不好好工作;有健康聰明的大腦卻不思進取,昏昏沉沉過日子。完全依靠老人的支援才能過日子。
這不是正常現象。
其次,從啃老的方式來看。上文所講到的,因為生活經濟壓力過大而尋求父母長輩的幫助,這是在合理範圍之內的。也就是說,是自己已經努力過了,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啃老的。
相反,有的年輕人自己不努力,且不僅僅是尋求父母長輩的支援,而是吃穿住行,甚至吃喝玩樂都要靠從父母長輩那裡去吸血。這也不屬於正常的現象。
最後,從啃老的程度上來看。有一種啃老,不僅僅是要從父母長輩那裡尋求支援,甚至因為啃老而影響父母長輩的生活質量,要求父母長輩賣房賣車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甚至動用父母長輩的養老儲備金。這就有些過分了,也是不正常的。
總之,作為年輕人,能夠做到不啃老是很了不起的。而在自力更生、努力工作的前提下,如經濟壓力依然過大,而父母長輩的條件相對寬裕,這時尋求父母長輩的幫忙是可以理解的。相反,如果是因為自己好逸惡勞、不思進取而啃老,則是可恥的,是不正常的。
-
3 # 遺忘的閃爍
誤解,人生的起點不同,眼光不同,對待事物或處事方法也就不同。
啃老的人不代表不努力,啃老的人也不代表人生的不成功,只是基礎和起步不同而已,啃老和不啃老同樣都需要努力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啃老往往只是普通人眼光看待而已,就像是給富二代強加的一個冒子,這和普通人看待富二代一樣。讓我想到了什麼是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生活就是要活的豐富精彩。
有錢能享受生活,無錢也能享受安逸的生活嘛!錢多錢少日子照樣過,有錢就奢侈的消費和享受,啃老的人就沒有煩惱了,往往能啃老的人比普通人更努力。若是沒錢就找個角落降你檔次的生活。我自己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誤解啃老和富二代,只是眼光的看待,或許是普通人的羨慕和嫉妒還不敢於承認,人家過人家安逸的生活,自己努力掙自己的錢,為幸福生活努力奮鬥。
所謂啃老的人努力在談判桌上掙錢,普通人確在搬磚掙錢,啃老的人是用思想掙錢,普通人是用雙手勞動掙錢,聽著思想的指揮按著指定的目標完成。啃老的人是下著目標,普通人去實現目標,唯獨能讓自己改變的就是透過自己努力奮鬥去為別人下目標,但目的都是為了完成目標,實現自己的目的。
現在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是為了愛人和孩子,父母同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幸福的生活,希望他們健康成長有一個不同的起點。
-
4 # 使用者8140168334331
本人觀點。如果有條件,還是主動幫助一下孩子。我認為那不叫~啃老。比如我自己家,孩子大學畢業,安排在帝都某央企總部工作。他總得有個蝸居呀,長期租房住,沒有一種歸屬感。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幫助他有個小蝸居了。
這樣,他不欠任何銀行貸款,他才無後顧之憂的工作,繼續充電學習,進一步發展,提高自己。
結論,如果孩子不求上進,就知道找父母要錢~~那才是真正不可救藥的~~~啃老!!
-
5 # 碎花裙得夏天
我認為“啃老”者為蛀蟲,不“啃老”者為脊樑
現在有一句流行語:有一種孝心叫“不啃老”。
如今我們的社會總是喜歡吹捧那些在某個領域上取得成就的年輕人,媒體吹噓說年紀輕輕擁有多少資產,令人羨慕不已;其實過多的報道,對諸多年輕人來講不是鼓勵,而是打擊。因為他們看到自己不管如何努力也達不到別人的萬分之一;這樣就會打消諸多年輕人的積極性!事實上,在社會還有很多年輕人他們生活的很平凡,也很普通,這些大多數才是符合年輕人去追求的生活!所以,對諸多年輕人來講,理想要有,不要總想著成為富豪,先要學會生存;因為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是不可複製的!
1)目前中國年輕人啃老的越來越多
對於當前中國年輕人啃老越來越多,我希望諸位在批評之餘,更應該要深思一下,為何年輕人不願意工作了,還有為何啃老的越來越多了。這些問題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弊端,應該要把它糾正過來。據我個人的觀察,年輕人不願意工作,啃老族越來越多。因為大多數人發覺自己再努力工作,也買不起房子,努力一生最後還是可能當房奴!娶不起老婆的,所以也不打算追了,因為他們發覺,姑娘們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自己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滿足她們浪漫的情懷,那好吧!我忍忍,就當光棍,一副我是“佛系青年”就出來了。2)現在總是有很多專家畫了很大的一個餅,然後新一代成長起來年輕人永遠夠不著,然後就遣責他們不夠努力,啃老族是社會的敗類!我們要知道,社會上的任何一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問一問,為何我們的社會會有這種現象,年輕人工作動力哪裡去了,年輕人為什麼會選擇擇當啃老族,難道他們不要自己的尊嚴,難道他們真的天生就是社會敗類嗎?幸福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年輕人比起老年人更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尊重,更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娶妻生子,教育成才。但現今光房子已經把大多數年輕人難倒了。所以說,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當啃老族,不只是年輕人的錯,而是我們這個社會病了!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提出不同觀點。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這句話價值觀就有問題!啃老就是無能的表現,沒有什麼藉口!
一般啃老指的是成年青年或者是大學畢業之後不去找工作,在家裡面吃老人的、穿老人的、用老人的,還不思進取,以此為榮!這類人就就是無能的。
華人一般認同的是自食其力,即使是去撿垃圾、去乞討等等,都比啃老族要強很多!而不是凡事依靠父母,這樣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巨嬰。試想,如果他們的父母離世後,這類人能做什麼呢?還能去依靠誰?個人比較鄙視這類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