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質
1、巴爾杉
巴爾杉其實是一種輕木,它比重高於蘆葦,而又低於孔雀羽,所以他的特點就是中庸。要靈敏度有一點,但是不突出,要穩定性也有一點,也不突出,所以,我們認為它是試水、新釣友的第一選擇。
2、孔雀羽
它也分去殼和不去殼,去殼的貴很多。孔雀羽其比重較大,所以在同等吃鉛量的情況下,體積都較大。但由於其材質的關係,要吃鉛大隻能加長漂身。而長漂身的好處就是穩定。所以,孔雀羽的浮漂的特點就是捨棄部分靈敏度,追求穩定。其實孔雀羽浮漂用的人也很少,主要是現在野釣的環境很少,基本都是坑裡釣魚,魚都是滑口、輕口,並且風浪、水流都不大,都去追求靈敏度了。
3、蘆葦
蘆葦漂還分為去殼和不去殼。去殼的比重比不去殼的還低很多。蘆葦漂的特點是自身比較很輕,所以相同吃鉛量的情況下,蘆葦漂一般體積都較小,所以比較靈敏。但是這裡強烈建議才開始釣魚的新釣友不要使用蘆葦漂,由於其過於靈敏,導致魚進窩後襬尾、轉身、吸水呼吸引起水流很小的變化都可能出現漂相,並且魚試探餌料也會出現較大的漂相,不容易區分真口假口,容易空杆。
4、奈米
我們試過很多奈米浮漂了,它其實是替代蘆葦漂的一種方向,它的自身比重也很輕,所以很多時候特點和蘆葦漂很相近。但是它是用人工合成材料製作的(請自覺拋棄奈米的概念,只是噱頭。可以理解為泡沫吧),所以工藝、材料等等影響很大,買到良心貨可以當蘆葦漂用,買到不好的就要走水、調目也會一直變化,所以建議大家買之前好好想想,願不願意上當吧。
二、形狀
現在的漂身基本都做成棗核型的,這裡也只說棗核型的浮漂。
1、穩定性
漂身越長,表面積就越大,水的阻力也就較大,穩定性就越好(想想穩定的孔雀羽),反之穩定性就差。而浮漂的抗走水效能方面,漂身越短,表面積就越小,受水衝擊的力就越小,抗走水效能就越好。
2、靈敏度
漂身材質的自身比重佔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形狀的影響了,說白了,就是漂身越細,由於拖動它受水的阻力就較小,相對就比較靈,並且下沉到位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由於啟動的力不是很大,所以頓感相對不明顯!反之漂身越粗,拖動它受水的阻力就較大,相對就比較頓!下沉速度就較慢(想一下行程漂的漂身的形狀),但是由於啟動的力要求較大,所以頓感相對明顯!
3、外形
漂肩的位置(漂肩可以理解為漂身上最粗的位置),漂肩的位置越靠上,越容易下頓,但是頂漂、回漂會很慢!漂肩的位置越靠下,越不容易下頓,但頂漂、回漂會變快,其實和漂身粗細的影響有相近的地方。反正就是漂肩上下兩個部分,哪個部分更接近流線型漂就更容易往哪邊走!
三、總結
總體來說一下吧,漂的靈敏度主要的考慮的方面(排名不分先後):
1、漂整體比重越低,越靈敏(別忘了還有考慮漂腳漂尾哦)。
2、漂整體越細,越靈敏(漂腳、漂身、漂尾都是)。
3、漂身越長,越穩定。
4、漂身越短,越抗走水。
5、漂重心越靠下,漂越靈敏,也越穩定。
6、漂腳越長,越穩定,但是翻身較慢。
最後說一下一般高手們選擇用什麼漂的方式吧,其實多數釣友用漂並不是很挑,畢竟漂的型別和調釣對於靈頓的影響各佔50%。畢竟靈漂調頓沒多大意思,所以該靈的時候靈,該頓的時候頓還是有必要的,沒必要一定追求特別靈。並且有時候臺釣也不能侷限於立漂。用小一點的阿波浮漂釣浮,用來規避小雜魚的影響,還是有奇效的。所以漂的選擇沒那麼嚴,只要知道怎麼是靈、怎麼是頓,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就行。
一、材質
1、巴爾杉
巴爾杉其實是一種輕木,它比重高於蘆葦,而又低於孔雀羽,所以他的特點就是中庸。要靈敏度有一點,但是不突出,要穩定性也有一點,也不突出,所以,我們認為它是試水、新釣友的第一選擇。
2、孔雀羽
它也分去殼和不去殼,去殼的貴很多。孔雀羽其比重較大,所以在同等吃鉛量的情況下,體積都較大。但由於其材質的關係,要吃鉛大隻能加長漂身。而長漂身的好處就是穩定。所以,孔雀羽的浮漂的特點就是捨棄部分靈敏度,追求穩定。其實孔雀羽浮漂用的人也很少,主要是現在野釣的環境很少,基本都是坑裡釣魚,魚都是滑口、輕口,並且風浪、水流都不大,都去追求靈敏度了。
3、蘆葦
蘆葦漂還分為去殼和不去殼。去殼的比重比不去殼的還低很多。蘆葦漂的特點是自身比較很輕,所以相同吃鉛量的情況下,蘆葦漂一般體積都較小,所以比較靈敏。但是這裡強烈建議才開始釣魚的新釣友不要使用蘆葦漂,由於其過於靈敏,導致魚進窩後襬尾、轉身、吸水呼吸引起水流很小的變化都可能出現漂相,並且魚試探餌料也會出現較大的漂相,不容易區分真口假口,容易空杆。
4、奈米
我們試過很多奈米浮漂了,它其實是替代蘆葦漂的一種方向,它的自身比重也很輕,所以很多時候特點和蘆葦漂很相近。但是它是用人工合成材料製作的(請自覺拋棄奈米的概念,只是噱頭。可以理解為泡沫吧),所以工藝、材料等等影響很大,買到良心貨可以當蘆葦漂用,買到不好的就要走水、調目也會一直變化,所以建議大家買之前好好想想,願不願意上當吧。
二、形狀
現在的漂身基本都做成棗核型的,這裡也只說棗核型的浮漂。
1、穩定性
漂身越長,表面積就越大,水的阻力也就較大,穩定性就越好(想想穩定的孔雀羽),反之穩定性就差。而浮漂的抗走水效能方面,漂身越短,表面積就越小,受水衝擊的力就越小,抗走水效能就越好。
2、靈敏度
漂身材質的自身比重佔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形狀的影響了,說白了,就是漂身越細,由於拖動它受水的阻力就較小,相對就比較靈,並且下沉到位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由於啟動的力不是很大,所以頓感相對不明顯!反之漂身越粗,拖動它受水的阻力就較大,相對就比較頓!下沉速度就較慢(想一下行程漂的漂身的形狀),但是由於啟動的力要求較大,所以頓感相對明顯!
3、外形
漂肩的位置(漂肩可以理解為漂身上最粗的位置),漂肩的位置越靠上,越容易下頓,但是頂漂、回漂會很慢!漂肩的位置越靠下,越不容易下頓,但頂漂、回漂會變快,其實和漂身粗細的影響有相近的地方。反正就是漂肩上下兩個部分,哪個部分更接近流線型漂就更容易往哪邊走!
三、總結
總體來說一下吧,漂的靈敏度主要的考慮的方面(排名不分先後):
1、漂整體比重越低,越靈敏(別忘了還有考慮漂腳漂尾哦)。
2、漂整體越細,越靈敏(漂腳、漂身、漂尾都是)。
3、漂身越長,越穩定。
4、漂身越短,越抗走水。
5、漂重心越靠下,漂越靈敏,也越穩定。
6、漂腳越長,越穩定,但是翻身較慢。
最後說一下一般高手們選擇用什麼漂的方式吧,其實多數釣友用漂並不是很挑,畢竟漂的型別和調釣對於靈頓的影響各佔50%。畢竟靈漂調頓沒多大意思,所以該靈的時候靈,該頓的時候頓還是有必要的,沒必要一定追求特別靈。並且有時候臺釣也不能侷限於立漂。用小一點的阿波浮漂釣浮,用來規避小雜魚的影響,還是有奇效的。所以漂的選擇沒那麼嚴,只要知道怎麼是靈、怎麼是頓,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