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麗老師小學數學
-
2 # 天上星67351480
中國是農耕為主的農業大國,有悠久的農耕經驗!也是咱們龍的傳人的先民,咱們華夏兒女的老祖宗聰明之處!精確掌握了24節氣的劃分,為此中國的農曆24節氣於實際氣候變化相當準!這也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
-
3 # 山高水流清
中國古代以月亮執行週期為依據編制日曆,但是與氣候變化規律誤差較大。古人發現,氣候的變化與太Sunny線和地面的斜度有關,於是發明了日晷,對日影長度進行24等份劃割,最長的一天為冬至,最短的的一天為夏至。因此,24節氣就是中國的陽曆,在先秦時期成熟,定格於漢代。由於農曆的使用,古人發明了一套精確的換算公式,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
4 # 趙日金141
農曆的二十四節氣,適用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變化,與農業密切相關。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古人在對氣候需要有更多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及時採取措施。
農曆為太陽曆與月亮歷合曆,平年十二個月,閏年十三個月,因此節氣在曆法上的日子不固定。
對此,沈括提出新曆,廢除月,改為氣,大氣三十一天,小氣三十天,節氣的日子基本固定了。這與現在的公曆很相似。可惜受陰陽之說勢力的阻撓而沒能實施。
-
5 # 陳相因631
農曆是古代的陽曆:用名詞表示如“立春”、“雨水”等。陰曆:是以漢字數學表示如一、二、三、四、五等。陽曆中國引用時間才二百多年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2、3、4、5…
-
6 # 使用者1174091939166
24節氣只是設定問題,準不準,是現在天文學家說了算,過去推算是根據曆法推算,難免有誤差。現在有非常準確的時間和觀測資料,當然非常準了,節氣時間已經準確到秒,感謝那些默默無聞的天文學家辛勤工作。
-
7 # 青松嶺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從古以來,摸索出來的經驗,後來編整成曆書,用來指導人們時節,這是中國的國寶,而後又形成農諺,如:歲朝宜黑四邊天,大雪粉飛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每月都有農諺,這節氣,是了不起的傑作!
-
8 # 雄文天華
立冬的那天颳風,幾乎所有的樹葉一夜都吹掉了。路上水結了冰。
霜降那天,秋露結為霜。
立春那天,太陽高照,大地回暖。
驚蟄那天,地面返潮,冰層融化,大地回春。
-
9 # 漫步世界遺產
首先,應當明確二十四節氣只是在黃河流域或者說中原地區比較準確,其他地區尤其是新疆、兩廣等地區的出入則比較大。
其次,節氣之所以比較準的根本原因是計算方法比較科學。很多朋友都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原理是分別對應地球在黃道上的具體角度位置。具體而言就是古人在黃道上劃分出二十四個點。從冬至開始,每隔15度為一個點。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有的答友說“節氣是農曆”,實際上節氣和農曆是兩碼事。對於現在的節氣來說,實際上是經過天文臺計算和預測後再加入到農曆中。
順便說一下,商代時只有四個節氣,周朝時增加到八個,至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中國古人在沒有任何科技儀器輔助的情況下就完成太陽角度測算,的確令人欽佩。二十四節氣也是中國的一項珍貴文化遺產。
-
10 # 松鼠老孫
農曆節氣當前的準確性,是明末清初來自西方天文學的貢獻。
在過去幾千年裡,農曆節氣的準確性一直在提高,但中國古代天文學體系下,總有無法消除、且不知道原因的明顯誤差存在,令天文學者們極為煩惱又無可奈何。
我們的節氣實際上是根據太陽的執行來定義的,最典型的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是最容易辨識出來的,產生也最早。是我們把握太陽執行所最重要的時間節點。當然這些現象,並不僅僅是中國的節氣,它們也是全世界每個民族研究,天文曆法研究日執行的時候所必須要掌握的認識。
比如中國的農曆是非常重視冬至的。冬至太陽執行到最南方,開始向北方迴歸。它實際上是被定為24節氣的第一個,是一個重要的時間基準。“冬至一陽生”說的是一場就是太陽的中午高度從最低點,向北方高處迴歸。
我們現在知道地球圍著太陽的執行,實際上是一個橢圓軌道,這也就意味著它的速度是不均勻的。當然這個橢圓軌道是非常接近圓形的。沒有非常精確的數學工具,還很難認識到這一點。
所以說按照24節氣的定義他們在太陽執行的軌跡上,是很難精確把握的。中國傳統的農曆,實際上採用了一種近似的方法,也就是把一年365.2425天這個時間做了24等分。從冬至的時刻開始,每過一份就是一個節氣。當然這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方法,最初人們也不知道這裡存在一些誤差。
尤其尷尬的是,即使冬至的時間算的是非常準確的。其他節氣的計算結果實際上都有存在系統的誤差,跟它們最初的定義並不符合(也就是並不符合產生它們的天文現象)。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提高,慢慢的人們知道了,這裡是有誤差的。但是在中國傳統天文學的框架下,(比如天圓地方的宇宙模型,比如依靠數值計算的數學方法,可以說是代數法,而不是幾何模型),對這些誤差是束手無策的。所以儘管中國傳統天文學家們很早就知道了這些誤差的存在,但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計算更精確的數值。
這就一直要等到明朝晚期,徐光啟在西洋傳教士的幫助下,幾乎全面的進了西方天文學。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是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他幫助中國天文學對24節氣的定義進行了調整,從對迴歸年長度的時間平均變成了把太陽的軌跡,也就是黃道的長度進行24等份。按照黃道座標經度來說,就是把一個圓形的,360度平均分成了24份,每過15度就是一個節氣。這也就是我們在手機簡訊或者網頁上經常看到的科普里面所講的24節氣的定義。
這樣一來,春分就是黃道座標系的經度零度。立春是黃經315度(比春分早45度),冬至是黃經270度。這樣一是計算起來比較方便。另外實際上也是中國24節氣的,根據天文現象的定義,是本來所希望做到的。只是由於中國傳統天文學方法的限制,在過去做不到這一點。
實際上徐光啟可能認識到了,但是在他的著作裡,故意淡化這一點。這個精確度的提高,實際上顛覆了中國傳統天文學的模型。從天圓地方變成了地心說,後來又變成了日心說。從而更加符合科學的認知。
在400年前,這實際上標誌著中國傳統天文學匯聚到世界天文學主流當中,跟跟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歐洲天文學接軌。
只可惜這個現代化過程被清朝中期統治者打斷。中國學者們對歐洲變得重新陌生起來,也不知道當時歐洲正在發生的科學革命,跟學習歐洲現代學術的機會擦肩而過。
然後發生的事情也知道了,這就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被迫再次開啟國門,這一次的交流就不是那麼美好了。不過就是我們選擇的歷史路徑,已經沒法改變了。
回覆列表
因為節氣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規律週期化的自然現象,週期性約規律,經驗和知識能夠起到的作用就越大,人類預測就越容易而且越準。比如潮汐,本身變數就很小,用物理公式預測起來就很準,但是颱風,由於對多種因素敏感,因此對臺風強度的預測就比潮汐的差很多。
另外,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農業國家,天氣對農業影響巨大,因此自古中國先人們就十分注重氣候的觀測和記錄,綜上所以也就不難找到這其中的規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