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體擊術

    從表情看,神態輕鬆自然;從形體看,中柱挺拔而四肢如同繩子掛在肩根和胯根;從動作看,根節帶動梢節,細膩而連貫。

  • 2 # 陳清躍1

    自然而然即松,搭個架子即緊。一上埸如農夫鋤草,那個還列式子?無招無式,風平浪,靜,對方一動,己已先動者,鬆了。

  • 3 # 劍客浪心2021

    這個倒不能算是“太極大師”的“專利”吧?我的意思是說,假如真的某人是“太極大師”的程度,那麼這個描述就根本不是用“有的”這個定語去說的,因為這個是最起碼的能力,連看的都看不出來的話,還能有什麼資格稱之為“大師”呢?第二是儘管還不到所謂“大師”的境界,其實能夠看出來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其實都可以看出來,當然前提是真的是懂太極拳的。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好比比較資深看籃球或者足球的球迷,只要是真的比較懂球,不管說他真的下場去踢球打球水平如何,看比賽影片也是能夠看出來球隊水平如何的。再或者到體育館,球場上,一個人球技如何,經常參與這個球類運動的人同樣可以看出誰的水平高,誰一看就是初學甚至根本不會。這都不算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本事了。一句話,見多了而已。

    所以真的如果說較真一下這個問題,個人感覺是現在太多關於太極拳的宣傳有些過於神秘化了,與之相反的也是有些貶損化了,兩種觀點都有,所以有些困惑的問題出現吧。

    還記得有個什麼辨別真偽太極大師的文章,還提出讓大師擺個架勢,然後去摸摸他的腹股溝看鬆不鬆,實在讓人哭笑不得,估計任何一個拳館師傅如果還讓你這麼去摸的話,恐怕有點“取向問題”的懷疑了。

    當然以上其實是一點點閒扯吐槽,估計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還是希望問一下“究竟怎麼樣才能知道對方練的太極拳鬆不鬆”這樣的問題。如果不是這個希望,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不為什麼,等你成大師就明白了”。這樣的回答就完事了。那麼姑且按照前面想知道如何看出來松與不松這個問題來稍微的談一下好了。

    首先需要說一下一個大的前提,也就是究竟什麼才是太極拳所謂的松。這個問題不明白,那就根本談不上怎麼看出松與不松的範疇了。松這個詞其實是太極拳習練傳承者留下來的一種狀態的形容詞,絕非純粹的字面含義上面的松,或者說放鬆,鬆軟。這個其實是錯誤的認知。如果說是絕對的鬆軟才是太極的正確姿態的話,有個大家很可能比較熟悉的人就完美的詮釋了這個所謂的“松”的狀態,這個人叫做霍金。

    那麼什麼樣的才叫太極拳裡面的松呢?太極拳當中其實也有很多描述的名詞,比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中正安舒,虛領頂勁,松活綿柔,虛實分明,等等一大串的名詞去解釋以及引申這一個松字。相信這些名詞也都快要耳熟能詳了。不過越說讓人越摸不著頭腦罷了。

    簡單而言來說,這個松實際上也就是一個時時刻刻能夠讓人做出下一步動作的形體狀態罷了。真正所謂松的目的,其實就是一個時刻能夠讓身體保持做出下一個動作的銜接順暢的肢體態勢。只有能夠做到這點,才是真正的松,否則的話,一切所謂的放鬆,不用力,柔軟等等,那隻不過是一個說說而已的名詞罷了,做不到的話就全是空談。

    而一個人真的能夠作出來或者做不出來,別人是可以看的出來的。當然前提是見得比較多,另外就是自己多少有些體會。就比如我可以覺得某人打籃球的水平挺高,但並不意味著我自己一定要和他是一個水平甚至還要高一樣的道理。

    實際上網路上現在出現不少太極拳練拳的影片,基本上很多看了一個開頭就差不多知道他究竟打的水平怎麼樣了。以前有俗語叫“會不會,金剛大搗錐”其實意思也是說練陳氏太極拳的人其實只要看一下他第一式金剛搗錐練出來,也就大致明白他是個什麼水平。一樣的道理。

    看一個人練得究竟“鬆不鬆”其實看的是他打拳的一些關鍵細節上面要領做的對不對,例如有沒有架肩,聳肩,又或者說膝,胯的屈伸,重心的轉換,還包括手,肘等等,甚至包括眼神。有的人為了體現所謂的松,眼神甚至都是一種渙散的狀態,還自我感覺良好,那才是真的自欺欺人。

    但這些具體的辨別區分是透過經常體會以及見識,實踐才能夠真的形成這樣的感覺的。單純的靠文字去形容或者去說是很難說清楚的。這個感覺恐怕也只有好像真的會踢球或者說是資深“球迷”,才能夠有“你懂的”這樣的感受吧!

    但是最後要強調一點的是,拋開現在大多數養生鍛鍊的太極拳拳架不算,只有真的是搏擊對抗目的的太極拳,才真的是有所謂的“松”。一個人太極拳練得鬆不鬆,換言之練得對不對,其實不見得說只有太極拳大師才能看的懂,不是練太極拳的,練其他武術的。甚至是現代練習散打搏擊綜合格鬥的,他們照樣其實也是能夠看的懂的。不過他們並不是用鬆不鬆來評判,一個人的練拳影片放上去,也是基本上能夠看出來他究竟是不是真材實料。這是一種感覺。

  • 4 # 茶禪72615026

    嘎嘎,何為松?如今的大師是大師嗎?遇到你他會說你不夠松,遇到練瑜伽的他會說你哪是懈不叫松。遇到會柔術的他會說你都垮了!

  • 5 # 福州禪武

    太極大師一看就知道對方鬆不鬆,而不需要碰到對方,這是一感知稱為;動作感知。

    動作感知是人腦對運動動作表現出的各種特點或運動情境的直接反映。如看排球扣球動作、田徑競賽場面,知覺到自己跑、跳、投時動作的力量、幅度、方向等。在腦中進行的低層次的分析和綜合活動,為形成動作表象提供前提條件。

    根據產生動作感知時神經傳導的輸入渠道,可分為外部動作感知與內部動作感知。外部動作感知亦稱“客體運動感知”,是透過視、聽、觸覺等外部感官,將外界資訊和有關技能的外部結構特點的資訊輸人大腦相應區域。

    內部動作感知,亦稱主體運動感知,是在外部感知的基礎上,透過運動覺接受自身動作刺激,將有機體內部狀態輸人至大腦相應區域。內、外部動作感知相結合,能全面反映動作特點,形成對整體動作的概括印象。不同運動專案的運動員所需的動作感知能力的成分不同,透過訓練。可使與專項運動要求相一致的感知成分高度分化發展,形成專門化知覺。

  • 6 # 上善若水125944379

    能看出對方鬆不鬆,是經驗所致。隔行如隔山,一個外行人肯定看不出問題來。練太極時間長了,練者自己對松的體會及感悟就會不斷地改變提高。筆者的經歷是,老師幾乎每天都在強調松,可以說是不厭其煩,走拳架時自己覺的松的可以,而老師的評價是:"離松的標準還差十萬八千里呢"!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師有時也會給予肯定:"有進步,繼續努力!"推手散手時,思想一開小差,老師立刻就能感覺到,馬上就會提醒:"僵了,松!"。

    年復一年,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條件反射。練功走拳,推手散手時,不松就不舒服,不松就聽(感覺)不到對方勁路的變化,就隨不上對手,丟與頂的現像立刻就會出現。體會多了,經驗就豐富,所以一看練者的架式,就知道其鬆不鬆,合不合太極要求。

    不僅如此,看看其推手影片,就知道其路子對錯,甚至讀其文章,透過其對"松"的見解,和其它拳理拳法細節方面的論述,便知其對太極拳原理的理解水平,即可推理出其當下是否在太極門內,上擂臺者是否能打贏MMA選手。

    凡事都是一個道理,其它藝術門類包括各種技藝,莫不如此,書法,美術,聲樂,器樂,舞蹈等從業者稍一表現,內行人立刻便知其功力如何,這沒什麼奇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人控制著大腦還是大腦控制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