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和做官本就是兩回事,我正好要發一篇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分析文章。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這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也算得上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了,淺層意思和意境都比較好理解,卻並未被選入小學生必背的那75首之中,自然也沒有編進我的教材裡。但蘇老師不妨在平臺上好好地來分析一下這首詩。
詩的最大優點就是語句精煉、意境悠遠(不見得都是),所以好的詩當然要字斟句酌的,否則也不會有賈島糾結“推敲”的典故了。古人寫詩尚且如此,我們這些欣賞者是不是也應該好好琢磨呢?
這首詩現在看好像第一、第三句押韻,但按規律至少第二、第四句要押韻。只不過許多人未必知道“新”和“人”用廣東話來唸是同韻的,因此二、四還是押韻的。接下來,詞性對仗。無疑三、四句上下的詞性是完全對仗的,並且仄仄平平仄對平平仄仄平,平仄也對應。而且三、四句的最後三字都是主謂賓的結構:天低於樹,月接近人。還有,整句句子都是因果句:因為四野空曠、水天一線,所以顯得天比樹低;因為江水清澈、月影清晰,所以更接近人。
划動小船停泊在霧氣瀰漫的沙洲(江中的小塊陸地),黃昏時分來到這裡的我又增添了新的愁悶。到了晚上,建德江四周一片空曠,水天連成一線,天像似比岸邊的樹還低。江水一片清澈,月亮倒映其中、近在我的眼前,顯得觸手可及。
詩中的“野”若被解釋為原野明顯是不合理的,既然是停泊在江中的小塊陸地並且睡在船中,缺少人煙處就是“野外”。“煙渚”裡的“煙”也不是炊煙,而是日暮時分太陽接近江面產生的水氣如煙。停泊在江中,四周自然是空曠的,所謂“野曠”就是“煙渚”的周圍空曠的意思。最後兩句描寫的時間段就已經是晚上了,氣溫變冷,所以水氣散去,江面清澈,才能望見江邊樹、看清水中月。
再聯絡到詩人的境遇好了,反正現在都喜歡動不動就扯到這個上面。都說這是孟浩然官場失意後所作,那麼這裡的新愁若解釋為想念家鄉之愁就又不對了。詩中的“客”和“人”自然是作者自己。客固然會思鄉,但那是“老愁”,所以“新愁”應該是指官場失意。天只是看上去比樹低,親近人的也不過是水中月,這一切不都是幻相嗎?當然是一場空,豈不正反映了孟浩然失落的心情?
我也來作一個自作多情式的過度解析吧:野曠天低樹——我本心比天高(、想為國效力,卻被皇帝(玄宗)棄之荒野,比樹還低;江清月近人——若是皇帝如江水這般清、如水中月這般明,就會重用我這樣的人。
相傳王維曾私邀孟浩然入內署,適逢唐玄宗李隆基到了,孟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告知,玄宗命令孟浩然出來相見並且讓其獻詩顯示才華。孟浩然就唸了一首原創作品《歲暮歸南山》,其中有一句“不才明主棄”(自己才能不足,所以英明的君主就棄用我了,有自謙的意思),玄宗聽完後就不高興了,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你自己不能求取功名,而我又不曾放棄你,為什麼要我背鍋呢?)於是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建德江所屬之地),窮極山水之勝。——源自《唐摭言》卷十一及《新唐書·孟浩然傳》。(蘇老師做這樣解析的理由)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大約在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考進士落榜了,心情很苦悶。他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的讚譽。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為懊喪,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又很猶豫。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表面上責怪自己,骨子裡卻怨天怨地(文人大多有這樣的臭毛病)。這次當著皇帝的面讀了這首詩,而當時的李隆基又算得上是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確立嚴格考核制度的明君,開創了“開元盛世”。這一下馬屁拍到馬腳,觸怒了龍顏,自然仕途也就完結了。所以只能出遊散心、繼續怨天怨地了......於是寫下了這首《宿建德江》。
蘇老師之前剛寫了寡婦心事幾人知?一隻大雁告訴你!——析李清照《聲聲慢》,今天又“透析”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都屬於腦洞開得比較大的文章。不代表一定是作者的本意,但也是根據作者生平的一種合理推測。我一直鼓勵孩子們在寫文章時要展開大膽但合理的想像,這也是我編寫《古詩詞趣讀與寫作啟蒙》這本教材的目的之一。蘇老師能夠這樣分析與聯想,只說明我寫讀後感的能力比較強而已,不代表自己是古詩詞中的“柯南”,深層次地揭示了作者的意圖。 要知道過度解讀的負面後果就是“文字獄”!但正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豈不就是大家讀古詩詞的樂趣之一嗎?
寫詩和做官本就是兩回事,我正好要發一篇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分析文章。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這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也算得上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了,淺層意思和意境都比較好理解,卻並未被選入小學生必背的那75首之中,自然也沒有編進我的教材裡。但蘇老師不妨在平臺上好好地來分析一下這首詩。
詩的最大優點就是語句精煉、意境悠遠(不見得都是),所以好的詩當然要字斟句酌的,否則也不會有賈島糾結“推敲”的典故了。古人寫詩尚且如此,我們這些欣賞者是不是也應該好好琢磨呢?
這首詩現在看好像第一、第三句押韻,但按規律至少第二、第四句要押韻。只不過許多人未必知道“新”和“人”用廣東話來唸是同韻的,因此二、四還是押韻的。接下來,詞性對仗。無疑三、四句上下的詞性是完全對仗的,並且仄仄平平仄對平平仄仄平,平仄也對應。而且三、四句的最後三字都是主謂賓的結構:天低於樹,月接近人。還有,整句句子都是因果句:因為四野空曠、水天一線,所以顯得天比樹低;因為江水清澈、月影清晰,所以更接近人。
划動小船停泊在霧氣瀰漫的沙洲(江中的小塊陸地),黃昏時分來到這裡的我又增添了新的愁悶。到了晚上,建德江四周一片空曠,水天連成一線,天像似比岸邊的樹還低。江水一片清澈,月亮倒映其中、近在我的眼前,顯得觸手可及。
詩中的“野”若被解釋為原野明顯是不合理的,既然是停泊在江中的小塊陸地並且睡在船中,缺少人煙處就是“野外”。“煙渚”裡的“煙”也不是炊煙,而是日暮時分太陽接近江面產生的水氣如煙。停泊在江中,四周自然是空曠的,所謂“野曠”就是“煙渚”的周圍空曠的意思。最後兩句描寫的時間段就已經是晚上了,氣溫變冷,所以水氣散去,江面清澈,才能望見江邊樹、看清水中月。
再聯絡到詩人的境遇好了,反正現在都喜歡動不動就扯到這個上面。都說這是孟浩然官場失意後所作,那麼這裡的新愁若解釋為想念家鄉之愁就又不對了。詩中的“客”和“人”自然是作者自己。客固然會思鄉,但那是“老愁”,所以“新愁”應該是指官場失意。天只是看上去比樹低,親近人的也不過是水中月,這一切不都是幻相嗎?當然是一場空,豈不正反映了孟浩然失落的心情?
我也來作一個自作多情式的過度解析吧:野曠天低樹——我本心比天高(、想為國效力,卻被皇帝(玄宗)棄之荒野,比樹還低;江清月近人——若是皇帝如江水這般清、如水中月這般明,就會重用我這樣的人。
相傳王維曾私邀孟浩然入內署,適逢唐玄宗李隆基到了,孟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告知,玄宗命令孟浩然出來相見並且讓其獻詩顯示才華。孟浩然就唸了一首原創作品《歲暮歸南山》,其中有一句“不才明主棄”(自己才能不足,所以英明的君主就棄用我了,有自謙的意思),玄宗聽完後就不高興了,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你自己不能求取功名,而我又不曾放棄你,為什麼要我背鍋呢?)於是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建德江所屬之地),窮極山水之勝。——源自《唐摭言》卷十一及《新唐書·孟浩然傳》。(蘇老師做這樣解析的理由)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大約在唐開元十六年(728年),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考進士落榜了,心情很苦悶。他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的讚譽。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為懊喪,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又很猶豫。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表面上責怪自己,骨子裡卻怨天怨地(文人大多有這樣的臭毛病)。這次當著皇帝的面讀了這首詩,而當時的李隆基又算得上是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確立嚴格考核制度的明君,開創了“開元盛世”。這一下馬屁拍到馬腳,觸怒了龍顏,自然仕途也就完結了。所以只能出遊散心、繼續怨天怨地了......於是寫下了這首《宿建德江》。
蘇老師之前剛寫了寡婦心事幾人知?一隻大雁告訴你!——析李清照《聲聲慢》,今天又“透析”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都屬於腦洞開得比較大的文章。不代表一定是作者的本意,但也是根據作者生平的一種合理推測。我一直鼓勵孩子們在寫文章時要展開大膽但合理的想像,這也是我編寫《古詩詞趣讀與寫作啟蒙》這本教材的目的之一。蘇老師能夠這樣分析與聯想,只說明我寫讀後感的能力比較強而已,不代表自己是古詩詞中的“柯南”,深層次地揭示了作者的意圖。 要知道過度解讀的負面後果就是“文字獄”!但正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豈不就是大家讀古詩詞的樂趣之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