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露觀察日記
-
2 # 書袋龍童書館
其實等到孩子上幼兒園才意識到已經晚了點,但現在開始仍然來得及!
上幼兒園後學校生活已經佔據了孩子的很多時間,想想這麼小的孩子再報班或者上外教課就更辛苦了,而且會減少很多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完全有更簡單、接受度更高的選擇——讀英文繪本。
一、原版英文繪本,句式結構正確。
作為經典出版讀物、流傳多年的英文繪本,在句式結構上肯定沒問題,能夠讓孩子從小接觸原汁原味的英文,繪本的特點就是圖多字少,即使一開始看不懂英文也能一起讀,其中的英文句式往往是重複和押韻的,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記憶,潛移默化中學習了很多生詞。
二、故事形式,孩子感興趣。
對於不感興趣的枯燥學習,想想放在我們大人身上也很難堅持下去。繪本中精美的畫面配合有趣的故事,能夠更加吸引孩子,在跌宕起伏法人故事情節中學習是不是更有趣呢,孩子也會更加集中,學習的效果更是事半功倍。其次故事中的邏輯能力,和長短句也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學習英文句式中的邏輯表達。
三、親子伴讀,關係更加親密。
上了幼兒園之後,孩子和父母的時間就會變少,而親子伴讀不僅是學習,也是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時間,讓孩子感受你的愛。比起那些昂貴的玩具,其實父母的陪伴更加重要。
四、繪本資源完善,音影片動畫一起上。
現在的繪本書單大多有音訊,朗讀版,唱誦版,動畫版可以配套播放,在上下學路上,睡前都可以配合所讀的繪本進行磨耳朵,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英文發音,由於是已經讀過的故事,再來聽音訊,那種建立在理解上的精聽效果是單純的額聽所不能比擬的。
五、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自主學習。
一旦在親子伴讀中,養成了閱讀習慣,孩子學會自主學習之後,自己就知道找各種書來看,在以後的學習中也能夠更加獨立自主,自己跟著甚至追著老師的進度學習,對未來發展也是益處多多哦!
希望孩子們能在享受中學習,感受學習的樂趣!
祝您生活愉快哦~
-
3 # 貝貝英語啟蒙
最好的辦法就是聽雙語故事!
其實最理想的條件就是在家裡給孩子創造一個帶有英語的語言環境。有些家長英文還不錯,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帶著孩子一起讀英文繪本。不一定要每天讀,但一定要持續堅持,一年下來收穫不一定比報班少,而且還省去了上萬元的學費加上路上來回折騰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孩子和家長能有質量非常高,非常親蜜有收穫的親子時光!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不但孩子在進步,連你自己都在進步,和孩子也能培養出像朋友一樣美好的關係,因為你們一起分享了太多好看的文學和藝術作品,也就是繪本。
我和桉這三年就一直堅持在家和孩子一起讀繪本。頭一年半我給她讀,現在她和我一起讀。不但一起看過幾百本最經典的中外繪本,桉桉的英語已經可以無障礙交流!
我們把一起講的雙語故事錄的下來,給更多小朋友們收聽!也能幫著家長解決自己發音不準,怕影響孩子口音的問題。
-
4 # 叮咚娘
1、聽雙語故事。
2、每天早上為寶貝播放英語兒歌。
3、看英語動畫片。
4、口語互動遊戲。
回覆列表
對於幼兒,啟蒙應該從英語兒歌、原版繪本、互動遊戲、日常對話開始,本質上相當於母語為英語的幼兒學說話、認知的過程。具體怎麼做呢?這裡就要明白幾個致命的關鍵思維。
為什麼要先說幾個思維呢,因為這是道,術可以稍後再講。
英語本質上是門語言,用來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的,用來和人交流的。在同一個語言境下,你認識的世界和我認識的世界是一樣的,你懂我,我懂你。一上來就聽說讀寫全給孩子灌進去?心疼下我們的寶貝好不好?一定要了解幼兒或者兒童語言習得的規律和邏輯,遵循三個原則:
1. 用英語讓孩子感知、認知世界,別用中文翻譯的思維去教孩子英語。
2. 一定要先輸入,後輸出
3. 先聽說,後讀寫
這三句話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但是請一定牢記於心並默唸三遍,再使勁理解理解。
01
先來理解非常重要的第一句。說點兒人話,就是孩子是在中文的世界裡感知世界的,想想他牙牙學語的時候,是怎麼知道媽媽是媽媽,樹是一棵樹的?那時因為你會不斷地指著自己,對他說:“寶貝,我是媽媽。叫媽媽,媽媽。” 孩子不斷地聽到媽媽這個中文發音,並且和你這個人對應上了,時間久了,就知道你=媽媽,學會了媽媽這個詞。
你帶孩子出去玩,在外面會看到很多事物,當寶貝指著一棵樹高興地說,想必你會馬上告訴他:“寶貝,這是樹,一棵樹”,然後,寶貝就把樹這個發音和樹這個實物對應上了,習得了樹這個詞。
假設寶貝還是對一棵樹感興趣,那麼,他怎麼習得樹這個詞呢?“baby,it’s a tree,tree。” 這個時候忘記中文吧,讓寶貝把眼前的大樹和tree這個發音對應起來,而不是告訴他“樹就是tree”,或者“寶貝,樹用英語怎麼說呀,tree,tree,知道嗎?”這個時候,他就不是在用英語感知世界了,這就是中文翻譯的思維,大腦的思考路徑是實物的樹=樹這個中文發音=tree這個英文發音,大腦累不累啊,中文、英文和實物世界混合在一起了,腦袋要繞太多彎了,寶寶心裡苦啊!
02
第二句話,先輸入後輸出,比較好理解。輸入就是你讓孩子在英語世界裡浸泡,比如小孩喜歡的英語兒歌、動畫片、英文原版繪本、親子游戲、短語、日常對話(難度依次升級)等等,被動輸入或者有人和孩子一起互動的,都算。輸出就是你的寶貝可以開口說出來了。
這些都要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和喜好來,比如英語兒歌,儘量選擇句子短的、詞少而且重複的、押韻、朗朗上口的,作用和剛剛能聽懂話的幼兒聽中國的歌謠是一樣一樣的,具體選擇什麼我就不廣告了,資源實在太多了,注意分級就行,不是按年齡來選擇,而是孩子看理解在什麼水平。注意:家長千萬別在旁邊充當翻譯官。
兒歌有魔性洗腦的作用,孩子聽得多了,就能跟著唱,加上圖片和動作的理解,他就知道大致是什麼意思了,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家裡寶貝啟蒙3、4個月,會唱十幾首英文兒歌了,結合動畫和我給她講繪本,這些她都能明白什麼意思。
03
最後一個比較簡單,先聽說後讀寫,大家本來就是按照這個順序來的,有什麼好講的呢?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還是發現一些家長犯了這個錯誤。
假如,你的孩子才一歲,對於中文,還在輸入“聽”,輸出“說”的階段,你就教他去識字、學拼音,還要同時都學會,寶寶一下子學不了這麼多啊爸爸媽媽們,寶寶雖然很優秀,可是也做不到啊!
那麼,你的孩子5、6歲了,中文方面能說會認字,早一些的甚至開始學寫字和拼音了,但是,如果他的英語水平還是個0歲或者1歲的寶寶,那麼你一定不能這個時候教孩子單詞怎麼寫怎麼拼,希望孩子能夠讀或者寫,最多在孩子會說一些詞和短語的時候,接觸一下自然拼讀。
一些教育落後的地方,小孩還沒有達到聽和說的輸入輸出,就直接開始聽說讀寫全面發展了,小學開始直接就是全方位要求,既要能聽懂,也要能說出來,還有會拼寫單詞,根本不顧孩子還沒開始學會說話。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