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洪一二

    這裡有一些國內外感測器行業發展趨勢發展,供參考。

    一、技術發展趨勢

    如今感測器技術發展趨勢大致分為五大類:

    1.感測器技術本身變革的3個方向:微型化、智慧化和可移動性

    2.無線網路化技術應用。適應野外惡劣的自然環境與條件,能保持精度高、壽命長、高可靠和長期穩定性好,能防竊取、資訊保安、保密性等級高等功能於一體的無線網路化技術

    3.運用新原理、新結構、新材料,以實現微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引數指標的提升。如薄膜技術、光纖、奈米技術、人工假鼻、面板、人工手腕、髖關節等技術,動態模擬與動畫、高倍與遠端資料採集與模擬技術,為野外特殊環境下感測器配備和提供的微能量獲取與收集技術

    4.研發更高技術和創新類產品,並重視產業化技術。如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預報與監測類感測器產品

    5.拓展市場應用領域。如自然環境與生活基礎設施類產品開發與工藝技術研究、複雜狀況的各種產品結構設計。例如:跟蹤沙漠、森林、海洋、大氣等條件變化,以及橋樑、道路和建築等各種無線網路感測器。

    市場發展趨勢

    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和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感測器產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近年來,國內感測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6年以來,感測器產品中國產化需求不斷增大,為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自主MEMS感測器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中國感測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並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瀋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佈局。

    在政府的支援下,國內感測器產業在“雙加工程”即:加快力度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感測器生產基地。目前,國內有三大感測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陝西基地1990年2月成立了陝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建立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建立氣、溼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而目前中國已有近2000家從事感測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未來5年中國感測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 2017年中國感測器市場規模或將達到2070億元。2017-2021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0%,2021年中國感測器市場規模將達到5937億元。

    亞太地區正積極成為最有潛力的市場。印度預計總投資超過400億美元的 “智慧城市”專案;印尼、菲律賓等國政府大力發展的自然災害的預警系統和東南亞測繪市場以及日韓智慧交通和定位系統的旺盛需求,整體推動亞太地區的感測器市場大發展。

    隨著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主張的貿易保護、產業回遷等治國新政的陸續出臺,北美感測器市場份額將略有回升,但西歐市場份額將略有下降。

    大公司透過兼併重組,掌控技術標準和專利,併購活躍。在“高、精、尖”感測器和新型感測器市場逐步上形成壟斷地位。中小企業則向“小而精、小而專”的方向發展,開發專有技術,產品定位特定細分市場。

    三、國內外感測器概況

    目前,國內從事感測器的研製、生產和應用的企業約有1700多家,產業門類基本齊全,敏感元件和感測器年總產量已經超過20億隻。據不完全統計,市場規模超過1200億元。不過,大部分還存在數字化、智慧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的問題。當前,各國的感測器廠家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中國感測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並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瀋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佈局。長三角區域:以上海、無錫、南京為中心,逐漸形成包括熱敏、磁敏、影象、稱重、光電、溫度、氣敏等較為完備的感測器生產體系及產業配套。珠三角區域:以深圳中心城市為主,由附近中小城市的外資企業組成以熱敏、磁敏、超聲波、稱重為主的感測器產業體系。東北地區:以瀋陽、長春、哈爾濱為主,主要生產MEMS力敏感測器、氣敏感測器、溼敏感測器。京津區域:主要以高校為主,從事新型感測器的研發,在某些領域填補國內空白。北京已建立微米/奈米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部地區:以鄭州、武漢、太原為主,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模式,在PTC/NTC熱敏電阻、感應式數字液位感測器和氣體感測器等產業方面發展態勢良好。此外,感測器產業伴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在其他區域如陝西、四川和山東等地發展速度也很快。其中已經不乏很多上市企業,如: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歌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威爾泰工業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佼佼者。最近幾年,中國的感測器年度銷售平均增長也達到了39%。部分中國感測器企業正在逐步突破各種侷限,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其中,歌爾股份在關鍵技術領域,如:光(學、聲學、無線等方面已申請專利6000多項,客戶涵蓋三星、索尼、微軟、華為和小米等,目前的國內市場份額僅佔26%,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透過購德國普瑞,提前實現了全球化和轉型升級戰略目標,目前的國內市場份額不到30%,但大多數國內企業依然需要提升對外的競爭實力,為增強國際競爭力不懈努力。

    從80年代起 ,逐步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感測器熱"。目前,全球感測器市場2016年超過7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

    近年來,感測器正處於傳統型向新型感測器轉型的發展階段,新型感測器的特點是微型化、數字化、智慧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路化,它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改造,而且可導致建立新型工業,是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已成功應用在矽器件上形成矽壓力感測器,MEMS的發展把感測器的微型化、智慧化、多功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除MEMS外,新型感測器的發展還有賴於新型敏感材料、敏感元件和奈米技術,如新一代光纖感測器、超導感測器、焦平面陳列紅外探測器、生物感測器、奈米感測器、新型量子感測器、微型陀螺、網路化感測器、智慧感測器、模糊感測器、多功能感測器等。感測器在科學技術領域、工農業生產以及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類社會對感測器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是感測器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而現代們學技術突飛猛進則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我們中科達孵化器在很多技術領域做過深入調研,同時,也幫助技術企業對接中科院所專業領域的資源,並輔之以商業模式設計。希望有機會幫到各類技術相關企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製作打滷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