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豬豬豬豬豬啊

    自己孩子都做不了主生孩子來幹嘛 重要的是夫妻在孩子教育方面是一條心爺爺奶奶壓根不是問題 我家孩子吃什麼穿什麼怎麼教都是我說了算 而我帶孩子的方式我老公也看在眼裡 所以我老公無條件站我這裡 婆婆如果能按照我的方式帶孩子我就給你帶 如果不能我就自己帶 我會讓孩子大部分時候跟我在一起 在辛苦就3年 在窮也就3年 我跟我老公還有婆婆說的很清楚 現在大多都一個孩子 以後他們這代社會壓力更大 我不希望孩子是個廢物 所以做人一定要硬氣 我們又不靠孩子的爺爺奶奶生活 就算是我親爸媽也不能禍害我孩子

  • 2 # 愛笑的毛毛蟲兒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首要任務,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要講究方法,適度。不可對孩子溺愛,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一句俗話叫“隔輩親”,那當我們做父母的,遇到爺爺奶奶對孩子過度溺愛的時候,應該怎麼去做呢?下面我們做簡要分析。(歡迎大家發表意見,望關注)

    首先,教育孩子。當我們看到爺爺奶奶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不樹立正確觀點時,爺爺奶奶對孩子言聽計從時,我們首先要針對孩子進行教育。透過正確示範,講道理,闡述正確的觀念,把孩子的錯誤行為,不正確的思想糾正過來。這個時候夫妻兩人相互配合,共同教育。

    其次,與父母良好溝通交流。我們在此提出要良好的溝通,不是生氣式的溝通。在孩子不在身邊,把爺爺奶奶叫過來,把溺愛的嚴重性講明白。一定是在合適的場合,祥和的氣氛下去慢慢溝通。畢竟是我們的長輩,對他們大喊大叫,批評鬥氣是嚴重的不孝順父母。當然,溝通交流這一步,最好讓老公去做。當兒媳婦的去做,效果可能差一點,裡面的原因你懂的。

    最後,夫妻之間做好協調配合。教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不能一邊批評,一邊護著。避免爺爺奶奶溺愛,同樣需要雙方的配合。這個時候夫妻兩人不要因為這個產生矛盾分歧,要客觀的評價,就事論事,慢慢商量著來。

    總之,孩子的事再小對我們來說也是大事,孝順父母對我們來說也是大事,如何透過良好的溝通談心去營造和諧氛圍,減少溺愛,關注孩子良性成長,是我們做父母的不可避免的責任,加油吧!

  • 3 # 霸道總裁732

    怎麼說呢?

    首先孩子是在什麼環境長大的,是從小溺愛到大,現在到了管不了的地步嗎?就和變形計裡面那些一樣?建議有專門的學校送進去學習管教。

    面對學齡前的孩子,那就在家裡的時候和爺爺奶奶溝通好,給孩子定一些規矩,說服老人家支援自己的決定。有的去幼兒園的孩子在家人的溺愛下性格會比較極端,稍不如意就發飆,打人,那就建議送到寄宿學校,和老師說明情況,積極關注孩子的動態。還有就是可以多帶孩子走走,看看世界,多接觸同齡人,讓老人和孩子有一些對外界環境的正確認知,只有比較才會體現差距。

    面對小學生或者初中生,因為被溺愛的孩子已經有一定思維模式,這時候糾正就會有逆反心理,父母這時候怎麼辦呢?小學生,就找比較厲害或者他尊重的老師去引導,這樣會事半功倍。中學生就得考環境去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同學,班級的氛圍,等等,家長的作用會很小很小,所以孩子要從小教。

    從小管教是關鍵,父母要對孩子負責,另外老人過度溺愛孩子也需要父母去溝通,可以給老人看一些視屏,書籍,教家長如何培養智商情商高的孩子。更有一些開設家長們學習教育孩子的學校和課程可以全家一起看。家長們統一戰線的教育模式,往往會事半功倍。為了孩子的未來要一起學習,一起加油!

  • 4 # 夏天滴爹地

    對於這個問題,我非常有感觸,我的兒子summer2歲3個月。一歲前是我愛人全職在家帶,但是後面我愛人感覺與社會脫軌,強烈要求去上班,於是summer由爺爺奶奶帶,於是乎,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歸根結底是理念和"隔輩親"的原由。但是我覺得,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無論我們的父母做的怎樣,我們都應該持感謝地態度,因為父母沒有責任和義務幫你帶孩子,他們把我們撫育成人已經完成了他們任務,帶孫子是給我們減輕負擔。儘管在summer的教育上,我和我的愛人都不贊同父母的方式,但仍心懷感激。

    2.上班時間,由父母帶孩子,下班回家自己帶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我們都是遵循這個選擇的,下班回家我們繼續上班,父母下班。我和愛人陪孩子閱讀、聽音樂,去做運動,引導孩子樹立規矩感等。

    3.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與我愛人的觀點是一致的,儘管孩子媽媽有些時候處理問題的方式我不認同,但我不會方面反對,我會私下與其溝通,達成一致。因為無論是當著孩子還是父母的面去爭吵,都是不對的,不利於良好家庭氛圍的形成,氛圍不好,問題處理起來就不好了。

    4.在教育理念的問題上要與父母進行溝通,跟父母交換育兒理念。在溝通的過程中不要固執己見,要心平氣和,各抒己見,引起共鳴。以父母對父母的心態去交換意見,比如當年父母帶我們是怎麼帶的,以這個話題引入,再對比一下他們帶孫子的方式方法,讓父母自己去對比,他們會理解的。

  • 5 # Annie媽媽育兒

    爺爺奶奶的寵溺後果

    “隔輩親”現象十分普遍,一般來說,爺爺奶奶寵溺孩子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包辦代辦。明明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卻總是動手幫忙,代替孩子做,比如三歲的孩子還在餵飯,起床總是幫孩子穿衣服等等。這會導致孩子動手能力弱,總是依賴他人,抗壓能力差,做不好的時候就放棄,想著還有別人可以提供幫助。

    2、捨不得孩子吃苦,聽不得孩子哭。面對孩子的哭鬧,爺爺奶奶很容易妥協。

    3、家庭處理方式不一致,導致孩子“陽奉陰違”。爸爸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和爺爺奶奶的方式不一致時,孩子會變得不遵守規則,有逃脫心理。比如爸爸媽媽認為孩子需要晚上8點睡覺,而當孩子不想睡覺的時候,可能跟爺爺奶奶撒撒嬌,就可以拖延到更晚。

    所以,首先要把爺爺奶奶過分寵溺孩子的後果,告知爺爺奶奶,讓他們對這樣的事情有所警惕。

    爸爸媽媽的正確做法

    第一,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第一撫養人是媽媽、爸爸,尤其是對於三歲以內的孩子,媽媽的角色非常關鍵。如果家長有能力,儘量自己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在統一、和諧的環境中成長。

    第二,明確責任,有衝突的時候以規則為主。既然爸爸媽媽是孩子的主要責任人,那麼就要對孩子的養育負起主要責任,制定規則可以有效地減少衝突,確定家裡必須執行的規則是哪些。對孩子的教育有衝突,或者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要麼按照規則執行,如果在規則以外投票決定。

    比如,家裡制定一致認可的規則,孩子看電視每次不超過30分鐘、9點之前睡覺、定時吃飯、吃飯期間不能玩耍等等。請注意,這些規則,必須所有家庭成員都同意,而且需要堅決執行,不以其他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能因為孩子耍賴而妥協。

    第三,創造互相尊重的和諧的家庭環境。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寵溺源於對孩子的愛,爸爸媽媽擔心過分寵溺,也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基於此,大家應該互相理解。如果家庭環境和諧,那麼有問題的時候,大家也可以心平氣和地解決矛盾。如果因為孩子傷害了老人,或者傷害了媽媽,都是不明智的、失敗的。何況,和諧的家庭環境也能讓孩子因此受益。

    情緒教練;美國正面管教講師;高階兒童情商指導師;兒童財商講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術前自己“洗一洗”切口部位,就能降低手術後感染的發生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