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窮志不短
-
2 # 風信子視野
之前也有人提出來,現階段的手機號是11位,除去開頭的1,剩下以356789開頭的總共60億個號碼,按照號碼使用率50%就是處於飽和狀態,剩餘30億,但手機號碼的排列並非那麼隨心所欲,而是存在著很多限制和規則,部分號段因為歸屬地造成的損失,和部分人佔有多個號碼,再加上現有網路裝置越來越多。如果加起來勉強算10億,那剩餘20億個,現有人數算14億的話,那是不是就快處於飽和狀態呢?
首先14開頭的號碼已經投入使用了,估算的60億是低估了。
有訊息稱92和98開頭已經留給手機號了,又是理論20億號碼,乘以50%的放號比例就是10億號碼資源又要來了。
其實未來人使用的號碼最多也就是10億級別的,但是萬物互聯會出現百億級的終端,運營商自然會拓展號碼的位數來滿足。
-
3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商用,但是各大運營商手中的手機號碼資源還是足夠使用的,而且隨著攜號轉網開始全面的實行,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運營商的手機號碼會逐漸的更加富餘。
中國三大運營商現在手機號碼段完全足夠中國使用者使用。中國有三大運營商,其中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
中國的電話號碼是由工信部統一分配,現在中國移動的號段包括:134,135,136,137,138,139,147,150,151,152,157,158,159,172,178,182,183,184,187,188,198,195,197(5G專用)。
中國電信的號段包括:133,153,173,174,177,180,181,189,199,193,190(5G專用)。
中國聯通的號段包括:130,131,132,145,155,156,166,171,175,176,185,186,191,196(5G專用)。
每個號段可以容納1億使用者。
現在中國只有不到14億的人口,16億的手機使用者,三大運營商現在各自的手機使用者分別是中國移動9.49億,中國聯通是3.17億,中國電信是3.36億。
從使用者規模和手機號段可容納的使用者數量來看,現在三大運營商的手機號碼剩餘是完全足夠的。
攜號轉網開始,未來運營商的手機號碼還會減少。現在中國有很多使用者雙卡雙待,甚至還有很多使用者有根本就沒有手機可插的多餘卡,其實這些都是中國的運營商對於新使用者優惠較大,並且三大運營商之間的話費差距較大而產生的現象。現在中國開始了全面實行攜號轉網,對於個人使用者來所,完全可以帶著自己的電話號碼轉入新的運營商,這樣也就沒有必要辦理新卡了。
中國的手機使用者總體增長現在已經開始放緩,而隨著攜號轉網進一步深入人心,最終運營商也會全面的開始手機使用者總數的下降。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運營商已經打不起價格戰了,進入5G時代之後,運營商將要面臨著"砸鍋賣鐵"建設5G的窘狀,這也使得運營商會在各種營銷之中重新的估算是否可以給自己帶來利潤。未來的超低價的套餐會越來越少,而這也將改變以前吸引使用者不斷的辦新卡的怪現象。
5G裡會有大量的物聯網絡卡裝置,這些物聯網絡卡的卡號是13位。初期在物聯網絡卡發展前期,工信部針對物聯網,給運營商發放了145(聯通)、147(移動)、149(電信)的物聯網專用號段。
但是,隨著物聯網裝置的不斷髮展,這些號碼就可以不夠用了,針對這個問題,工信部將物聯網絡卡號段提升到了13位。13位號段就可以容納百億級的裝置,比如分配給中國移動的148號段、分配給中國聯通的146號段。
以中國物聯網的發展現狀來看,百億級號段已經足夠使用很長時間了。
未來還可能取消物聯網絡卡的實體號碼。在物聯網裝置發展的過程之中,也逐漸的有使用eSim卡來替代傳統的Sim卡的傾向。物聯網絡卡在物聯網裝置商使用和語音電話卡還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沒有必要實名認證,而這也使得未來的物聯網裝置透過內建的esim卡接入網路,也可能不需要電話號碼這個編碼的管理方式了。
總而言之,現在雖然是進入了5G時代,但是中國的人口數量就在那裡擺著,三大運營商的手機號碼還是足夠使用的,現在中國運營商分配的號段,足夠每個使用者都有4-5張手機卡。所以,也沒有必要擔心手機號碼不足的問題。
-
4 # 電子藝術之旅
從4G到5G,運營商發放的手機號碼資源總量不會有較大的提升,仍舊平穩增長。而現有號碼資源的使用空間很大,未來幾十年內不會枯竭或者飽和。
一、我們先來談談中國固定電話號碼資源的發展情況。1949年解放前後,固定電話的位數是3位;1956年升至4位;1980年前後升至5位;1991年前後升至6位、1993年前後升至7位;最近一次2005年前後升至8位。15年過去了,我們知道,固定電話的裝機量逐年減少,看來固定電話號碼資源永遠也不會飽和了。那麼手機號碼會不會也因為時代的發展而逐步淘汰,用更新更短的編碼規則取代,類似機動車車牌那樣?
3位的電話號碼
二、目前現有的號碼有11位,即使去掉首位“1”,那還有10位,理論上有100億個號碼資源,而中國目前手機總量大約13億部。也就是說以“1”開頭的手機號碼,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何況後面還可以用“2”、“3”等等開頭的號碼。
三、並不是說一旦用過的號碼,就永遠不能使用。運營商會定期回收長期不用的號碼資源,再重新發放給新註冊的使用者。我們每個人的手機號碼有一個回收期,這個時間是動態的,根據你繳費的時間後延幾個月。一旦你停止繳費,再超過這個回收期,號碼即被收回。
四、現有手機號不會發生變化,即使將來有新的編碼規則出現,可以和現有的手機號碼共存。
五、近兩年,電信、移動、聯通紛紛推出了物聯網絡卡。在5G時代,物聯網絡卡的使用量將進入爆發期,是遠遠大於通話手機卡的使用量的,不過物聯網絡卡的ID編碼位數是20位,也不用擔心號碼資源飽和的情況。
-
5 # 安徽電信
其次,4G時期個人通訊市場已經飽和,所以即使5G大規模覆蓋,也不會出現號碼資源枯竭的問題;
而且即使中國有那麼多人口,但手機號碼有11位,那麼即使去掉首位“1”,那還有10位,理論上有100億個號碼資源,而中國目前手機總量大約13億部。也就是說以“1”開頭的手機號碼,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何況後面還可以用“2”、“3”等等開頭的號碼。所以哪怕是在5G的商業背景下手機號碼也完全夠用。
另外,運營商會定期回收那麼已經停機銷戶了的長期不用的號碼資源,再重新發放給新註冊的使用者。一旦你停止繳費,再超過回收期,號碼即被收回,5G時代也會一樣操作。
回覆列表
自1999年7月22日臺北時間零時起,全國數字行動電話號碼將從目前的10位號碼升位為11位號碼。升位方法是在原行動電話號碼的第3位後加一個0。
也就是我們手機號碼早期是10位的後來升級到11位的,就算前面的1不變,後面的10位理論值也能容納100億個號碼,所以號碼枯竭應該是不可能的。至少短時間是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