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萬鈞書法

    奧秘是沒被發現的未知事物,理念⋯等,因字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各種資態,其中有著相關的同的書法內涵.如枝術方面的可以使人臨習和學習的,但各書家的文化內涵是學不了的.各人有各人的文化底蘊及修養。所以說如何掌握"歐.顏,柳"三體的奧秘只能在書法的技法上去論述

    歐體是初唐時期的歐陽洵的楷書,由於歐陽詢各書體盡皆擅長,最擅長的是楷書,對後世影響深遠並稱歐體。歐是"二王"書法之一脈,吸收漢隸及魏晉的楷寫法,並對楷書結構進行了總結及書法理論的研究,為整個唐朝及後世開拓楷書打造基礎。

    顏體是中唐顏真卿(魯公或太師)的楷書。顏真卿初學張旭,深得其精髓,後兼學初唐四大家書法,取其要義,融會貫通,使楷書臻至極境。顏體氣度韻度法度兼全,並有創新,突破了初唐的墨守成規,自成一體……顏體。

    柳體是晚唐柳公權的楷書。柳公權初學王羲之,後遍觀魏晉及初唐中唐諸家書法,吸取眾家之長,尤其學得顏楷的真髓,並稱柳體。

    歐體:結體端穩,穩中取勢,筆力險勁,法度嚴謹,粗細折中,意態精逸!

    顏體:端莊雄偉,氣勢開張,有法有創,富含活力.橫輕豎重,氣度非凡!

    柳體:結體精密,鋒稜顯明,遒媚勁健,作做天成!

    通俗地說,各體象一個人穿衣,歐穿工作服,顏體穿唐裝,柳體穿中山裝並配丁字褲,外觀不同,人還是這個人,能變嗎?

    話歸正題,如何撐握,貴在握筆及運筆啊!

  • 2 # 棲山館學書

    根據一般的常識判定,您所問的“歐、顏、柳”應該指的是唐代早、中、晚期的這三種具有代表性楷書風格的書法人物,其風格應該如何去把握。

    實際上這個問題有些太過於籠統,有些不太好回答。

    歐、顏、柳三家擅長多種書體

    以現存的這三位名家的碑刻以及墨跡、拓本,包括歷史資料來看。

    歐、顏、柳三家實際上書法作品包括了楷書、行書、草書,都有著自家獨特的面貌,且各個時期風格均有不同,很難去表述總體應該如何把握。

    譬如,以顏真卿楷書為例。早期的顏體楷書尚且與當時流行的寫經書法屬於同一路數,風格接近,脈絡相同。

    譬如這個“為”字,不論結字還是用筆,與唐人寫經非常的接近,我們甚至可以斷定,這是當時的一種流行寫法,同樣類似《多寶塔》的還有《郭虛己墓誌》,此時的顏體把握的奧秘恐怕就是參照如唐人寫經一類的書作做一個類比性的學習了。

    而又如晚期的《顏勤禮碑》,大致以碑陽、碑陰、碑側內容為分界。

    猛的看上去好像筆畫每個都是肥厚粗壯的,實則經常有婉轉婀娜的筆意,近似褚遂良楷書。

    如果把筆畫寫的過於粗重則容易失之婉轉,導致筋骨不存,寫成一團墨豬。

    而如《自書告身》,又容易寫的過於平直,失去一些搖曳的字形姿態,導致趣味不錯,寫的板正無趣。

    又如《顏家廟碑》整體偏長、字勢開闊,線條求韌而不求粗壯。《麻姑仙壇記》字形方扁,字內空間舒朗,緊逼界格。

    等等,諸如上述的一些基於同一書家不同作品的分析可知,一名書家的藝術風格是不會吃老本的,是在不斷變化的,善學者通常都是以一類為根基,然後抓住流變的一些規律,加以分析學習。

    關於掌握的方法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學習不可能沒有老師。跟著一名寫的好的,能夠熟練把握多種風格的老師學習是很關鍵的。立足於一家,是能夠觸類旁通的。不論今天還是古代書家,在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之前,都有大量仿作古人書法風格的作品。正確的方法還有大量的寫,要相信時間是能夠帶來功夫的,這個時間是指有效練習時間。 為什麼強調有效練習時間呢?舉個例子,一個70歲的老人和一個30歲的年輕人哪個功夫深?

    有人說老人家寫字半輩子,一定功夫了得!

    我告訴你,真的未必。

    想當年,近代顏體大師譚延闓在上海修養的時候,在幾個月內將《顏家廟碑》臨了一百通。

    一名業餘學習書法的老人家,可能一輩子都不能夠把它臨個大幾通,如何能做比較?

    絕大多數時候,不懂的問題,或者看不明白的字帖都是因為寫的太少!

    一定多寫,譬如《顏家廟碑》和《李玄靖碑》風格有什麼不同這種問題,只有寫了而且寫進去了才會有體會!

    祝您書藝進步。

  • 3 # 書法有云

    “歐、顏、柳”三書體特點各異,認識其書法特點對學習其書體事半功倍。

    一、歐體(初唐時期)

    書法風格:險勁刻厲,渾穆高簡,古雅深邃,自成一家。

    用筆,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秀峻,繼承了魏碑的傳統。點畫的形態因字而變,或峭拔,或婉約,或雄強,或秀逸,或輕或重,或長或短,點畫所設,似無一筆不適,可以稱得上精妙至極。唐代孫過庭對此有評說:“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一點之內殊血挫於毫芒。”

    結構,受益於隋碑,周正嚴謹,字形緊密字勢險峭,則源自魏碑的結字方法。其藝術個性十分鮮明。在唐初楷法尚未完備的情況下,“歐體”的嚴謹之風已表現的很突出。傳其所撰有《結構三十六法》。歐體”結構,以嚴謹、端莊、緊結、險峭為主要特色。在其《八訣》中提出的:“分間布白,勿令偏側,”“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等論點,正體現了其結構特點。

    “歐體”緊密,使人愈覺堅實;險峭,使人感受靈動。

    二、顏體(中唐時期)

    書法風格:其所書正楷、行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遒勁舒和,自成一格。

    點畫特徵為:易方為圓,富有篆籀之氣。點、豎、捺折、鉤諸筆尤顯露了彈性大、剛勁、雄強、飽滿、筋力十足等特點。“顏體”能巧妙地運用中鋒和藏鋒的方法,使點畫意態筋骨內斂,筆力雄健,達到了虛而不弱、實而不僵的藝術效果,給人以立體之感,看如浮雕,意如澆鑄。

    其結體,以端莊平正為主,講求左右對稱和重心取中。特點是點畫的相向之勢使字的整體顯得寬綽大方,氣勢飽滿,,渾穆雍容,大有威嚴之儀,剛正之姿。這一特點與晉唐時的欹側取勢及典雅勁捷的書風有所不同。

    顏書風格的形成,與其所處的時代環境、家學淵源、生活經歷、人品及性格相關,也離不開他對書法所傾注的心血。在廣泛繼承傳統的同時,化古法為已用,納古法於新意之中,才得以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

    三、柳體(晚唐時期)

    柳書起初繼承“顏體”衣缽,專以骨法為尚,形成了特有的書法風格,自成一家。岑宗旦評曰:“柳公權得其勁,故如轅門列兵,森然環衛。”

    “柳體”雖出自顏書,但並非只取法一人,而是融匯諸家於一爐,這也是柳書的一個突出點。在其四十六歲時所寫的楷書《金剛經》,宋代董逌在其《廣川書跋》評雲:“此經本出於西明寺。柳玼謂備有鍾、王、歐、虞、褚、陸之體。”

    柳公權的書法以骨見長,人們所說的“顏筋柳骨”即指這一特徵。觀其書作,用筆精嚴爽健,一筆不苟,點畫輕重合度,骨法洞達;結體緊結險峭,端莊勁媚。可謂:神氣清健,筆精墨妙。

    總之,唐代書風崇尚法度,以初唐諸家來說,只是“尚法”的初始,而中唐“顏體”雖以法見長,但終以氣度恢宏為上。至晚唐柳公權,則在前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尚法”的書風,使之更加程式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一代dota大神2009突然在5.20凌晨宣佈領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