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原文如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解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安定的局面容易持守,沒有跡象的事物容易圖謀;脆弱的東西容易分解,細微的東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尚未萌芽之時,就預先處理好。亂事在尚未形成的時候就要預防以免發生之時難以處理。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合抱的大數要從嫩芽開始生長(好比樹的成長過程);九層高臺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壘起來的(好比高樓搭建的過程);千里之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逞強者必敗,貪婪者比失,聖人無為不貪,因此,不敗,不執著,所以不會有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人們經常做一些事情,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卻在最後管他失敗了。這是由於沒有把握好最後,如果在最後也能像開始那樣謹慎小心,就不會失敗了。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所以聖人“不爭”,聖人所追求的是一般人所遺棄的(所以聖人不回去收藏平常人所認為的珍寶玩物,這也證明了老子老師所說的“不貴難得之貨”)。
聖人所學的是平常人認為不值得學的東西,這樣反而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好比人們誤解老子認為其迷信,其實不然。)
聖人始終輔佐萬物適應自然為已任,從不敢妄為。
(聖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奢求不妄為,絕聖棄智,不貴難得之貨,致虛極,守靜篤,無為,無慾,無我,謙虛,謙下,不爭。)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原文如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解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安定的局面容易持守,沒有跡象的事物容易圖謀;脆弱的東西容易分解,細微的東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尚未萌芽之時,就預先處理好。亂事在尚未形成的時候就要預防以免發生之時難以處理。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合抱的大數要從嫩芽開始生長(好比樹的成長過程);九層高臺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壘起來的(好比高樓搭建的過程);千里之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逞強者必敗,貪婪者比失,聖人無為不貪,因此,不敗,不執著,所以不會有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人們經常做一些事情,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卻在最後管他失敗了。這是由於沒有把握好最後,如果在最後也能像開始那樣謹慎小心,就不會失敗了。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所以聖人“不爭”,聖人所追求的是一般人所遺棄的(所以聖人不回去收藏平常人所認為的珍寶玩物,這也證明了老子老師所說的“不貴難得之貨”)。
聖人所學的是平常人認為不值得學的東西,這樣反而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好比人們誤解老子認為其迷信,其實不然。)
聖人始終輔佐萬物適應自然為已任,從不敢妄為。
(聖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奢求不妄為,絕聖棄智,不貴難得之貨,致虛極,守靜篤,無為,無慾,無我,謙虛,謙下,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