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維腦洞

    謝謝邀請,個人認為這種說法裡融入了太多人的主觀意識以及感情色彩。其實每個學科往進鑽研都是奧妙無盡的。只不過由於我們實操能力的進步往往趕不上理論創新的速度,所以很多理論/學說/概念無法直接用實驗來證明或證偽,只能用抽象的思維實驗去推導。而推導的過程中往往“順帶”揭示一些真相,以理論驗證的方式展現出其他(平行的)學科曾經對客觀世界提出的解釋。這個過程是高度理論化,抽象化的,而且求證起來相當困難。

    數理化不分家,文史哲不分家是因為它們基礎的表達方式有很強的共通性。物理、化學領域的研究都需要大量資料及計算來支撐和求證;文史哲政則都需要以文字表述為基礎。按照我們一般的印象,物理和化學這樣的學科很重視實驗資料和過硬的“物證”來證明其理論的準確。無奈人類雖然進步神速但是可掌握的對客觀實在的改變/加工/操作能力確實很有限,況且有些理論就是思維實驗中推匯出來的,所以一旦進入人們暫且無法掌握的過於廣闊或微觀的領域(比如量子)就必須依賴資料建模,依賴拓卜推論等手段,慢慢的,其“模樣”就不是人們概念裡熟知的物理了。但無論如何其最初的想法及最終的求證目標還是屬於本學科(物理)領域。量子力學再怎麼神奇揭示的也是物理方面的資料,說量子力學證明大乘佛教理論的無非是教內兄弟自證其教,尋找新時代的理論支援。仔細看他們的論斷基本都是浮於表面,直觀聯想,很不嚴謹。數學的盡頭是哲學也是一樣。數學是大自然的語言不假,也可以為某些哲學理論提供資料上的支援,但其本身追求和研究的目標並不是哲學。牛頓那本著作起的名字很好《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數學是原理,哲學是“愛.智慧”是對終極問題的探究,是統攝性學科,接受來自各個一線學科的理論/資料/原理支援。它需要的,理性思維和感性頓悟皆有,所以它並不是什麼學科的“盡頭”。

    至於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無非是涉及到大家關注的各個領域萬法歸宗的“第一推動”問題。顯示了人們對天地之間無盡奧妙的讚歎和敬畏。個人認為它只是一種感性的表達或者說一個以目前水平無力解答的暫時性的推定。畢竟對於物質不滅,能量守恆,不斷轉換變化的自然界是不是需要“第一推動”本身就是很有爭議的話題。而且這種宗教味道十足的說法對無神論者、懷疑論者等群體真的影響不大。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在不同學科間爭論某個學科到什麼階段發展不下去,必然進入某個新的學科,然後盡頭又是其他領域……沒什麼意義。如果非要在這幾個學科間找出想通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它們統稱“學問”,都需要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去探索和實踐。

    這個問題確實不太好闡述,筆下愚鈍,大家擔待,各位有何高見,在下也洗耳恭聽。

  • 2 # 澡雪堂主談修心

    “物理”是屬於具體的學科,研究的物件是“物”,透過有形的實物來探索它背後無形的執行法則,“哲學”是屬於抽象的學科,它是超越實物的的一種合乎邏輯的推理,而“神學”是超驗的,它超越了邏輯和我們已有的一切體驗,它不屬於任何一門學科,但卻吸引著各類學科來試圖揭開它的奧秘。

    所以從神學到哲學,再到包括數學、物理學在內的現代科學,這是一個梯次排列,如果把它們比作金字塔的話,神學就是塔尖,哲學是仰望塔尖的塔身,而科學,則是企圖登上塔尖的塔基。

    “神學”的另一種理解

    《易經》裡面講“陰陽不測之謂神”,這是中國文化對“神”的詮釋,如果真談“神學”,就要撇開宗教那一套,從文化的角度來重新界定,我們研究“神學”,不是為了神化某個人,或者某股勢力,更不是為了獲得任何世俗利益,而是為了探索宇宙的源頭,找到人生的真諦。

    這是研究“神學”最根本的定位,有了這個定位,我們就可以擺脫一切干擾,清清淨淨的思考到底什麼是“神”。既然“陰陽不測之謂神”,那麼這就說明,“神”是超越了陰陽變化的,通俗的講,它比陰陽的級別高,陰陽制約不了它,也解釋不了它。

    而我們所認知到的一切有形世界,則完全在陰陽的籠罩之下,包括我們研究“神”所有的輔助工具,也都在陰陽的範圍之內,所以我們至今得不出“神”的正確答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們可以把“神”當作一股無形的能量,這股無形的能量演化出了有形的世界,這個世界中就有我們的存在,我們的作用,是本能的使這股能量不停的運轉下去,我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本能,是因為我們生命的神奇,追根溯源,這同樣也屬於“神學”的範圍,生命——神——宇宙,構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哲學”實際上是對本能的思考

    我們本能的推動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讓一個個有形的世界輪轉不息,但我們對此卻毫無察覺,反而把除“我”之外的這個世界稱為“客觀”,認為它的運轉與我們毫無關係,然後又好奇的去觀察自己的作品,並企圖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和作者,這既是諷刺,也是“哲學”。

    哲學是對神學的猜想,這種猜想雖然合乎邏輯,但不一定合乎真相,這就象是臺灣那位學者黃世聰的邏輯推理一樣,因為大陸的經濟不景氣,老百姓連榨菜都吃不起了,所以導致榨菜股票下跌。這個推理完全合乎邏輯,但又完全不合乎真相,這就是邏輯的另一面,很多時候,它會讓我們理直氣壯的肯定自己的錯誤。

    由此我們知道,哲學的推理未必可靠,但沒辦法,我們目前確實找不到更好的方法,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們需要哲學探索的那些問題的答案,比如宇宙是怎麼產生的?我們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出生以前它在哪裡?死了以後它又去了哪裡?等等,我們需要這些答案,但又沒有比哲學更好的方法,所以即使它極有可能是錯的,我們也需要有它來做精神寄託。

    “科學”證明的是哲學裡正確的那部分

    與神學、哲學相比,科學現在來看要顯得務實的多,但最初也是從天文學開始的,而天文學正是探索哲學的第一步,為了追求天文學的精度,就需數學,需要設計一系列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一切工具偶然出現了方便人類生活的其它價值,這時才一步步的歪打正著的走向了現代科學的方向。

    比如上面談到的數學,最早就是輔助天文學的,計算天體的位置、執行軌跡和週期等等,後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還有現在很多家用電器,象微波爐、淨水器等,最初的設計方向也是服務於航天,後來才慢慢的轉到了民用。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神學是“神”一樣的存在,不管我們知不知道,它都在那裡,哲學是對神學的邏輯猜想,科學則是對哲學猜想的具體驗證,在這個過程中,科學產生的附屬物有一部分能意外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這一部分意外被及時的捕捉到,形成了科學針對現實生活應用的另一個體系。

    總結

    我們一直認為科學是為生活服務的,這個觀點不能說錯,但卻不是科學的本意,事實證明,科學雖然給我們提供了生活便利,但我們的物質需要一旦被滿足以後,還是會回到靈魂深處最初關心的那些問題,這就充分說明,我們理解的科學概念,只是它原本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它主幹衍生出來的一些枝葉。

  • 3 # 他鄉復行役

    這句話不知道從哪出來的,乍看起來好像神學成了最高的學問。

    這句話又沒揭示什麼真理,完全沒有困惑和理解的必要。

  • 4 # 要利民

    "神學"是人類對外界不知所然的一種思維想像,是否存在就要用一切方式方法去解釋對外界不知的所以然,這就是為什麼神學是""盡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好多大齡的姑娘也難嫁,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