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夜雨92

    為什麼說《定風波》是蘇軾最有禪趣的一首詞?先來看看這首詞的寫作背景。蘇軾才華橫溢,又年輕氣盛,在地方做官時,由於對變法中出現的弊端不滿,在自己的一些詩中對其進行了諷刺。他的反對派找不出他行為上的過錯,於是指摘他的詩句,以誹謗朝廷罪,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御史臺的監獄中——烏臺。因此,史稱烏臺詩案。

    經過四十多天的審判,也許是天惜英才,蘇軾逃過一劫,死裡逃生,被貶到黃州。這讓那些磨刀霍霍的反對派們大失所望。蘇軾的官位被降低了,任黃州團練副使,但無權簽署公文,並不允許離開此地。

    蘇軾,由一個地方要員到一個邊緣化的職位,還是虛銜,一家人的生活頓時失去了依靠,於是在寄寓之地東邊的山坡上,開墾了十餘畝荒地,補貼家用,並自號為東坡居士。

    從此蘇軾的名字,很少有人叫了,大家都稱呼他為蘇東坡,把後面的居士也省了。一般種地的能不能叫居士呢?不能,篤信佛教的俗家弟子,才能叫居士。透過蘇軾寫的《定風波》,我們就知道,他已經具有了深厚的佛學修養。請看原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先來賞讀詩詞,上片寫雨中即景。穿林之聲,表明風大,打葉之聲,表明雨大雨急。那又怎麼樣呢,我還是要腳踏芒鞋,手持竹杖,在雨中放聲吟嘯,慢步徐行。“莫聽”,“何妨”,極富情調,寫出不在乎惡劣的自然環境,敢於挑戰風雨的意味。一蓑煙雨任平生,由眼前之景,擴充套件到自己的整個人生,表達了不受外物所累的灑脫,從容的胸襟。下片寫雨後情景。春風仍料峭,酒醒之後,感到陣陣寒意。好在,日光斜照,心頭掠過一絲溫暖。分明淋了雨,其他人都狼狽不堪,分明太陽出來了,為什麼詞人說,也無風雨也無晴。原來,詞人深諳佛理,已經無所住而生其心了。壇經上說,何名為無相?於相而離相。外離一切相,是無相。詞人和同行人不同,已經不受外界風雨的干擾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兩句表明詞人已達到無相的境界。何為無念,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有自己的個性,和尊嚴,我要保持本色,不苟且,不管自然風雨,政治風雨能奈我何?好一個,也無風雨也無情,該來的挫折還會來,但它們馬上會離開我,這就是無所住的境界,身心皆空的境界。結束語:蘇軾到了黃州,開始了自己的農民生活,他剛到黃州時,住在寺廟裡,所以對佛學也有了很深的瞭解。開荒,種地,讀書,參禪,已經成了他生活的常態。這首《定風波》處處寫景,也處處在寫自己的人生,身世。經過磨練,他已經達到了佛學上,無相,無念,無住的境界。正如他文章裡寫到,每日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無所附麗,私竊樂之。這就是那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在逆境中仍從容,瀟灑,不受世俗沾染的人生寫照。

  • 2 # 此箋

    世人為何多惆悵,只因未讀蘇東坡。蘇軾這一生宦海沉浮,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之前,也曾風光無限。擔任杭州通判期間,勘察西湖,疏通錢塘,為百姓造福,努力實現著自己“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理想。

    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之後,蘇軾脫去昔日的官袍,穿上雨蓑竹鞋,徜徉於田園山水之中。弟弟入獄,忍受著骨肉分離之痛;仕途坎坷,承受著政治失意之悲;在蘇軾這裡,將其歷練成詩,幻化成詞,修煉成為自己的佛骨禪心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定風波》就是寫在這個歷史背景下,也是這首詞富有禪味的重要原因之一。此詞是蘇軾雨後感懷之作。詞人與友人結伴暢遊山林之中,偶遇疾風驟雨,在眾人深感狼狽不堪之時,惟有東坡一人泰然自若,吟嘯徐行,瀟灑從容而歸。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首句即展現出詞人的豁達與從容。“穿林打葉聲”,足見風雨之疾,“吟嘯且徐行”,足見詞人與眾不同的瀟灑與淡然。詞人漫步緩行還要大聲吟嘯,方能感覺到恣意痛快。“莫聽”與“何妨”,又顯示出詞人的詼諧與俏皮。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則直抒胸臆,抒發詞人自己不懼風雨、笑傲人生的豪邁情懷。在東坡先生看來,拄著柺杖穿著草鞋走在風雨之中,不值得懼怕,這比騎馬而歸還要輕鬆與愉悅。“誰怕”一詞,將詞人的樂觀與曠達展現地淋漓盡致。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為上片的點睛之筆,將眼前的疾風驟雨上升到人生的風雨坎坷,這一富有人生哲理韻味的高度上,表達了詞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傳達出超脫曠達的人生襟懷,詞人的豪邁之情溢於字裡行間。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交待了詞人醉酒而歸的背景,描寫了詞人酒醒之後雨過天晴的清新景象,為下面的抒情作好了鋪墊。清風徐來,夾雜著春雨過後的料峭寒意,一時間酒意全無,只見那斜陽已經從山頭露出了笑臉。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語道破詞人在雨中“吟嘯且徐行”得到的人生感悟,成為極具禪味的點睛之筆。如今再回首彼時的疾風驟雨,早已不再重要,不如歸去,或晴或雨,詞人都不曾有絲毫在意。

    經歷了這番雨中徐行,東坡先生已經頓悟,人生的風雨,宦海的沉浮和身世的流離,何曾不是如此,都不應該在意。逆境也好,順境也罷,都不過是人生的組成部分。寵辱不驚,遇事坦然,才是超脫自我的大道真理。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禪意不是隻有品茶打坐才能獲得,而是像東坡先生這樣,學會在平淡的生活中頓悟與超脫。 “一蓑煙雨任平生”,有面對風雨之時的曠達與灑脫,亦應有平安順遂之時的淡然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也就能明白“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哲理內涵了。

  • 3 # 王法延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是蘇軾被貶時作:定風波,意境多有禪意,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對雨的輕視,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意境,吟嘯徐行,遇事還是一般心境,並未受影響,竹杖芒鞋輕勝馬,也是簡單的對比,芒鞋竹杖平常平凡,馬,高官富貴的代表,輕勝尤好,輕勝完勝尤勝,不是平凡更好嗎?一蓑煙雨任平生,任你煙雨如何也不過如此,看破世事,無所謂,料峭山風吹酒醒,被貶遊山,朋友相聚,開懷暢飲,也更是看得開,無官一身輕的表現,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無謂心境到達極致,無風無雨無晴,正應了佛語:心淨,無塵,不受外界的影響境界,所以定風波真的也可以說是禪意滿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洲際賽哪個賽區希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