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竹
1.矢竹的竹齡要在3年以上。
2.竹子要有很好的恢復性。
3.竹子要有很好的錐度。每一米長錐度不能大於2毫米。一般在1--1.5毫米之間。還要有很好的同心度。也就是說竹子要圓。
4.竹子的竹節間的長度要在18--30之間。
5.竹子不能有節彎。大竹節。蟲眼。破皮。發黴等等對以後竹竿的使用和美觀有損害的因素。
6.竹子到手後,要先陰乾2年以上。待竹子的青皮轉成黃色,才能使用。
7.竹子的砍伐時間要在12月--1月份。這時候的竹子所含的水分低。密度大。
8.竹子只能取近竹根部到往上一米多。竹枝分叉影響竹子的竹節或引起竹子有節彎了就不能要了。
只是是這些條件就決定了可以做竿的竹子品種不多。而要在可以做竿的竹子品種裡選出可以做竿的竹子那就更難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能提供竹子賣,而買了竹子的人大部分對買回來的竹子不滿意的原因。因為賣竹子的人沒有做過竿,不知道做竿用竹的高要求。買竹子的人跟賣竹子的人雖然有溝通,但賣竹子的人也是很難理解的。再談竹竿的配製。
要做竹竿,必須先配出材料來。按製作者的製作意圖從竿先開始,逐節挑選符合要求的竹子。最後配手把節。比如說要做一把12尺左右的竹竿。竿尖長度是85釐米。先徑1.2毫米。元徑3毫米。插節長6釐米。持就要選先徑3.8---4毫米(注:持的意思是細2節),元徑5.5毫米長度在85釐米左右的竹子。插節8釐米。元上就選先徑6.5毫米(注:元上的意思是粗2節,指的是把手和細2節中間的一節),元徑8毫米長度在90釐米的竹子。插節10釐米。第四節,也就是手把節就選先徑9毫米,元徑10--11毫米。長度90釐米的竹子。同時要注意第三節和第四節的竹子每一節的竹節的長度相同。這樣,配竿就算基本配好了。
由此可見,要配出一副好竿,手上沒有足夠的竹子是很難配好的。有的時候先徑合符要求,而元徑不合符要求。元徑,先徑都合符要求,而竹節的長度不一樣。竹竿的製作過程。
竹竿的材料配好後,接下來就是製作了。
1.首先,要把竹子透過火烤校直。烤竹子的火,不要用明火,用明火很容易把竹子烤糊。要用小一些的闇火,比如炭火,電爐,紅外線的電爐也不錯。從大的一頭開始,先把竹子慢慢的烤,在烤的時候要不停的轉,使竹子均勻的受熱,同時準備一張溼毛巾和校正竹子用的手校板。小的竹子也可以放在腿上直接校正。待竹子烤出熱氣,竹皮有油溢位,手摸發燙的時候,就可以校正了。校正竹子後,馬上用溼毛巾把烤過的那段竹子擦乾淨。這樣就可以使校正過後的竹子定型。然後再烤下一段,一段一段的烤校好。
全部烤校好後,再看看整根的竹子是否通直,有不直的地方再烤校直。這樣,竹子的校正就算完成了。烤竹子的時候,一定要用乾透的竹子,沒有乾透的竹子,烤直以後,等竹子乾透了,又會變形的。再就是一定要用小火把竹子慢慢烤到透熱,在校竹子的時候才好校正。不然的話很可能一扳,竹子就斷了。
做竹魚竿用到的工具有哪些?
1.爐和保溫罩
竹製手作並繼插節竿 詳細製作流程 大家一起學習
校直
2.通節。通節的目的有二個,一是減輕竹竿的重量,二是可以把小的竹竿裝到大的竹竿裡去,方便竹竿的攜帶。
通節刀
通節要用到通節刀,目前有二種,一種是用光元直接打製,另一種是在光元的前面焊接鑽頭。規格從2毫米---10多毫米。精細的每0.5毫米一根,也可以每1毫米一個規格。長度在1米--1.2米。給竹子通節時,先用小的通節刀把竹節打通,再根據竹孔的大小選比竹空稍微大一點的刀通節,通完以後再用比前一根通節刀大一個規格的通節刀再通,一直擴大到自己想要的大小。一般竹壁的厚度保留在1.5--2.5毫米就可以了。也不要通的太薄,影響竹竿的強度。
通節時,要注意刀的轉速不要太快。最好是用可以調速的手電鑽,把手電鑽放在地上固定好,從竹子的小口端進刀,進刀要慢,看見竹屑出的少時,要及時把刀推出來,把沾在刀上的竹屑清理乾淨,再進刀通。否則很容易暴竿的。
3.纏玉口和磨玉口。纏玉口是為了保證玉口在受力的時候有足夠的強度。纏玉口的線選用沒有伸縮性的細線。顏色根據自己的喜好。纏玉口之前,用刀把竹子的竹皮輕刮一層,然後塗一層膠再纏。纏線的長度要比玉口的深度長4--5釐米
銼刀
蠶絲線
磨玉口的時候先可以根據玉棒頭的大小,用相同大小的鑽頭直接鑽好,再用小刮刀或小挫刀挫玉口,玉口要做成V字型。口薄裡厚。玉口的厚度在0.8毫米--0.6毫米之間。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玉口的錐度在0.3--0.6毫米之間。根據竹子的大小靈活掌握。
玉口銼
本流程是參照日本紀州和竿的製作過程,文字資料來自海峽網,如果有不當或不詳敬請諒解。
先介紹一下竹竿的各部分名稱,手把節叫元,手把節上面一節叫元上,竿梢叫穗先,穗先下面一節叫穗持。
竹竿插接處的外口叫玉口,插入玉口裡面的部分叫玉棒。手把叫握力。有人會很反感,因為是日本的叫法,但是這些叫法很精闢,元為本,竿之根本,穗持很形象,是她拿著穗先。但這些其實都是我們老祖宗的文字,文化是無國界的,憤憤們請原諒小弟的直率和魯莽。
以下紅色部分是各位大師的口述和阿秋對竹竿的理解做的整理補充。紀州手竿的製作工序紀州手竿多以“真竹”、“高野竹”、“矢竹”三種不同竹子組合配製。
一般以“並繼”插節式最為常見。在紀州橋本藝匠們擁有各自的制竿工坊。調竹、雕鑽所使用的工具及利器大都也是由藝匠們自己製作。每把紀州手竿從選配竹子到火烤(火入力)、通節、擴壁、做玉口和玉棒、上漆等近300道以上細小的工序完全採用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
職人完成一支竹竿需要半年之久。主要製作工序為以下的十二道。一、選採竹子及乾燥 紀州手竿所使用的竹子大都由制竿藝匠自己上山割採。割採竹子一般在每年的冬季進行,特別是左右紀州手竿生命的“高野竹”,藝匠們最為重視。寒冬臘月是採割“高野竹”的最佳時機,因為冬季是竹子一年中生長最緩慢、肉質中內含水分最少的時期。
在嚴冬採割下的竹子具有肉厚、強韌的特性,這是制竿必備的條件。因而許多藝匠特地挑選下大雪的日子進山割採。 選採竹子同樣非常講究。根據海拔的高低,向陽和背陽竹林的生長狀態也截然不同。
作為手竿使用的“高野竹”一般多生長在900米~1000米的高野山脈,樹齡在5~6年最為理想。藝匠們時常為尋求理想的“高野竹”,獨自或帶上徒弟踏著沒膝的積雪一進山便是數日,進山後在竹林中摸索時,他們尋找的是一些直徑在4毫米~1.2公分的竹子。觀察竹徑是否正圓挺直,節間距離是否勻稱,節高的長度是否理想。
每位藝匠憑藉各自的經驗和不同的品位,先是用手將竹子彎曲,察視竹子的強度和韌性,認為滿意之後才用鐮刀將節枝裁去,而後從根部上方最下節處將其割斷。運氣好時,能從有上千株的一片竹林中選採到八、九支良品已是非常幸運了。幾天的功夫一人能採集百來支背下山,對於紀州藝匠來說可以算是大有收穫。
矢竹
1.矢竹的竹齡要在3年以上。
2.竹子要有很好的恢復性。
3.竹子要有很好的錐度。每一米長錐度不能大於2毫米。一般在1--1.5毫米之間。還要有很好的同心度。也就是說竹子要圓。
4.竹子的竹節間的長度要在18--30之間。
5.竹子不能有節彎。大竹節。蟲眼。破皮。發黴等等對以後竹竿的使用和美觀有損害的因素。
6.竹子到手後,要先陰乾2年以上。待竹子的青皮轉成黃色,才能使用。
7.竹子的砍伐時間要在12月--1月份。這時候的竹子所含的水分低。密度大。
8.竹子只能取近竹根部到往上一米多。竹枝分叉影響竹子的竹節或引起竹子有節彎了就不能要了。
只是是這些條件就決定了可以做竿的竹子品種不多。而要在可以做竿的竹子品種裡選出可以做竿的竹子那就更難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能提供竹子賣,而買了竹子的人大部分對買回來的竹子不滿意的原因。因為賣竹子的人沒有做過竿,不知道做竿用竹的高要求。買竹子的人跟賣竹子的人雖然有溝通,但賣竹子的人也是很難理解的。再談竹竿的配製。
要做竹竿,必須先配出材料來。按製作者的製作意圖從竿先開始,逐節挑選符合要求的竹子。最後配手把節。比如說要做一把12尺左右的竹竿。竿尖長度是85釐米。先徑1.2毫米。元徑3毫米。插節長6釐米。持就要選先徑3.8---4毫米(注:持的意思是細2節),元徑5.5毫米長度在85釐米左右的竹子。插節8釐米。元上就選先徑6.5毫米(注:元上的意思是粗2節,指的是把手和細2節中間的一節),元徑8毫米長度在90釐米的竹子。插節10釐米。第四節,也就是手把節就選先徑9毫米,元徑10--11毫米。長度90釐米的竹子。同時要注意第三節和第四節的竹子每一節的竹節的長度相同。這樣,配竿就算基本配好了。
由此可見,要配出一副好竿,手上沒有足夠的竹子是很難配好的。有的時候先徑合符要求,而元徑不合符要求。元徑,先徑都合符要求,而竹節的長度不一樣。竹竿的製作過程。
竹竿的材料配好後,接下來就是製作了。
1.首先,要把竹子透過火烤校直。烤竹子的火,不要用明火,用明火很容易把竹子烤糊。要用小一些的闇火,比如炭火,電爐,紅外線的電爐也不錯。從大的一頭開始,先把竹子慢慢的烤,在烤的時候要不停的轉,使竹子均勻的受熱,同時準備一張溼毛巾和校正竹子用的手校板。小的竹子也可以放在腿上直接校正。待竹子烤出熱氣,竹皮有油溢位,手摸發燙的時候,就可以校正了。校正竹子後,馬上用溼毛巾把烤過的那段竹子擦乾淨。這樣就可以使校正過後的竹子定型。然後再烤下一段,一段一段的烤校好。
全部烤校好後,再看看整根的竹子是否通直,有不直的地方再烤校直。這樣,竹子的校正就算完成了。烤竹子的時候,一定要用乾透的竹子,沒有乾透的竹子,烤直以後,等竹子乾透了,又會變形的。再就是一定要用小火把竹子慢慢烤到透熱,在校竹子的時候才好校正。不然的話很可能一扳,竹子就斷了。
做竹魚竿用到的工具有哪些?
1.爐和保溫罩
竹製手作並繼插節竿 詳細製作流程 大家一起學習
校直
2.通節。通節的目的有二個,一是減輕竹竿的重量,二是可以把小的竹竿裝到大的竹竿裡去,方便竹竿的攜帶。
竹製手作並繼插節竿 詳細製作流程 大家一起學習
通節刀
通節要用到通節刀,目前有二種,一種是用光元直接打製,另一種是在光元的前面焊接鑽頭。規格從2毫米---10多毫米。精細的每0.5毫米一根,也可以每1毫米一個規格。長度在1米--1.2米。給竹子通節時,先用小的通節刀把竹節打通,再根據竹孔的大小選比竹空稍微大一點的刀通節,通完以後再用比前一根通節刀大一個規格的通節刀再通,一直擴大到自己想要的大小。一般竹壁的厚度保留在1.5--2.5毫米就可以了。也不要通的太薄,影響竹竿的強度。
通節時,要注意刀的轉速不要太快。最好是用可以調速的手電鑽,把手電鑽放在地上固定好,從竹子的小口端進刀,進刀要慢,看見竹屑出的少時,要及時把刀推出來,把沾在刀上的竹屑清理乾淨,再進刀通。否則很容易暴竿的。
3.纏玉口和磨玉口。纏玉口是為了保證玉口在受力的時候有足夠的強度。纏玉口的線選用沒有伸縮性的細線。顏色根據自己的喜好。纏玉口之前,用刀把竹子的竹皮輕刮一層,然後塗一層膠再纏。纏線的長度要比玉口的深度長4--5釐米
銼刀
蠶絲線
磨玉口的時候先可以根據玉棒頭的大小,用相同大小的鑽頭直接鑽好,再用小刮刀或小挫刀挫玉口,玉口要做成V字型。口薄裡厚。玉口的厚度在0.8毫米--0.6毫米之間。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玉口的錐度在0.3--0.6毫米之間。根據竹子的大小靈活掌握。
玉口銼
本流程是參照日本紀州和竿的製作過程,文字資料來自海峽網,如果有不當或不詳敬請諒解。
先介紹一下竹竿的各部分名稱,手把節叫元,手把節上面一節叫元上,竿梢叫穗先,穗先下面一節叫穗持。
竹竿插接處的外口叫玉口,插入玉口裡面的部分叫玉棒。手把叫握力。有人會很反感,因為是日本的叫法,但是這些叫法很精闢,元為本,竿之根本,穗持很形象,是她拿著穗先。但這些其實都是我們老祖宗的文字,文化是無國界的,憤憤們請原諒小弟的直率和魯莽。
以下紅色部分是各位大師的口述和阿秋對竹竿的理解做的整理補充。紀州手竿的製作工序紀州手竿多以“真竹”、“高野竹”、“矢竹”三種不同竹子組合配製。
一般以“並繼”插節式最為常見。在紀州橋本藝匠們擁有各自的制竿工坊。調竹、雕鑽所使用的工具及利器大都也是由藝匠們自己製作。每把紀州手竿從選配竹子到火烤(火入力)、通節、擴壁、做玉口和玉棒、上漆等近300道以上細小的工序完全採用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
職人完成一支竹竿需要半年之久。主要製作工序為以下的十二道。一、選採竹子及乾燥 紀州手竿所使用的竹子大都由制竿藝匠自己上山割採。割採竹子一般在每年的冬季進行,特別是左右紀州手竿生命的“高野竹”,藝匠們最為重視。寒冬臘月是採割“高野竹”的最佳時機,因為冬季是竹子一年中生長最緩慢、肉質中內含水分最少的時期。
在嚴冬採割下的竹子具有肉厚、強韌的特性,這是制竿必備的條件。因而許多藝匠特地挑選下大雪的日子進山割採。 選採竹子同樣非常講究。根據海拔的高低,向陽和背陽竹林的生長狀態也截然不同。
作為手竿使用的“高野竹”一般多生長在900米~1000米的高野山脈,樹齡在5~6年最為理想。藝匠們時常為尋求理想的“高野竹”,獨自或帶上徒弟踏著沒膝的積雪一進山便是數日,進山後在竹林中摸索時,他們尋找的是一些直徑在4毫米~1.2公分的竹子。觀察竹徑是否正圓挺直,節間距離是否勻稱,節高的長度是否理想。
每位藝匠憑藉各自的經驗和不同的品位,先是用手將竹子彎曲,察視竹子的強度和韌性,認為滿意之後才用鐮刀將節枝裁去,而後從根部上方最下節處將其割斷。運氣好時,能從有上千株的一片竹林中選採到八、九支良品已是非常幸運了。幾天的功夫一人能採集百來支背下山,對於紀州藝匠來說可以算是大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