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萬畝福田
-
2 # 韓浩月
網際網路公司是搞不好電影的,因為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的參與,中國電影業成為笨蛋最多的行業之一。
阿里巴巴剛進入電影行當的時候,曾推出過一個名叫“娛樂寶”的產品,意思是你只要最少只需要花50元錢,就能成為一部電影的“出品人”……這個產品剛面世時,還忽悠了一些網友,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投資“娛樂寶”?
阿里影業曾有一名副Quattroporte徐遠翔,以傲慢的口吻說過“給編輯指一條生路……”,結果引發編劇圈集體炮轟,多名編劇直言今後永不與阿里合作。幾年過去,這位副Quattroporte早已下崗,而當年那些罵他的編劇,仍然活得挺滋潤。
阿里影業15個月鉅虧17億,已經充分證實,做電影,光有錢是不夠的,還得有腦子,有創意,懂故事……用網際網路思維做電影,是死路一條。17億對於阿里來說,是一筆小錢,但對於證實他們做電影是一個“笨蛋”來說,足夠了。
最新訊息,阿里、騰訊將大舉進軍文藝片行列,把文藝片變成另外一個“風口”。這次阿里學聰明瞭,已經不再直接投資,而是站在淘票票、貓眼背後,當幕後老闆。
網際網路公司已經把商業片禍害完了,這次前來禍害文藝片,無非是看中了文藝片投資小、獲利大。
像淘票票、貓眼這樣的企業,票賣得好就能把電影拍得好嗎,未必見得。如果對電影缺乏真正的瞭解與尊重,除了增加電影業的笨蛋濃度外,真不能給中國產電影帶來什麼好處。
-
3 # 懂財帝
中國電影現狀,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這一背景下,我相信還是可以吸引阿里影業堅持走下去,如果虧得無法翻盤,這話就當我沒說。
1.阿里影業上市以來虧損近30億元根據阿里影業最新未經稽核綜合管理帳目初步評估,2017年至2018年3月底15個月期間,阿里影業淨虧損在16至17億元人民幣之間。
2.阿里影業的淘票票虧損主要因增加淘票票的市場推廣、市場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加及票補力度所致。2014年阿里影業還是一家靠電影內容賺錢的影視公司,而在虧損的同時,還不斷地在收購一些影院,錢砸的夠多了,可還不止,另一邊,淘票票仍在大手筆花錢。淘票票主要入口包括:淘票票APP、支付寶APP、螞蟻金服、口碑APP、高德地圖、大麥。對於票務平臺來說,除了高效率燒錢之外,能否擁有精準超前的市場判斷並且選擇與好的內容、好的影片合作才是核心。
3.做好電影,優質內容方可取勝不久前,阿里旗下的淘票票宣佈加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將在未來3年出3億扶持20部高品質藝術電影。阿里影業轉戰文藝片,考慮到其成本相對較低,利潤空間很大。但是無論如何,我們觀眾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內容飽滿的優秀電影,觀眾是有價值觀和判斷力的。
-
4 # 東哥解讀電商
12月10日,阿里影業釋出公告,公司計劃以每股1.25港元向阿里巴巴集團發行10億股新股,透過這次股票發行籌集總額達12.5億港元(約11億人民幣)。交易完成後,阿里巴巴集團持有阿里影業的股份將從49%上升至50.92%。
阿里影業是阿里巴巴"大文娛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淘票票又是阿里影業的核心。近年來,淘票票始終保持著激進的擴張策略。在成功躋身行業第一陣營的同時,不斷擴大的虧損也令集團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對於阿里而言,文娛板塊被寄予厚望。
2018爆款頻頻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對於阿里影業和旗下的淘票票來說,這無疑是成功的一年。他們分別參與了春節檔冠亞軍《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暑期檔冠亞軍《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和國慶檔冠軍《無雙》的發行或出品環節。
上述作品合計票房超過139億元,約佔前11個月中國電影總票房的25%。強勁的票房收益不僅僅推動股價上漲,更拉動了業績的提升。
截至到9月底的6個月(2019財年上半年),阿里影業實現營收15.3億元,同比增資29.4%。各項業務均取得穩健增長。網際網路宣傳發行業務實現收入11.7億元,增長19.2%;內容製作取得收入3.1億元,同比大漲83.9%;以知識產品為核心的衍生產品及為片方賦能的金融服務業務(綜合開發)實現收入0.5億元,增幅55.7%。
核心的淘票票無疑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報告期內,淘票票出票票房同比增長14%,遠高於大盤整體票房1%的增幅。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淘票票已經與國內約9000家影院實現直聯。淘票票所屬的網際網路宣傳發行業務實現經營利潤0.638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2.2億元。
由此看來,連續命中爆款作品、業績高歌猛進、核心業務扭虧為盈大大增強了阿里巴巴的信心。不過,這絕非他們加碼阿里影業的唯一原因。
雖然阿里影業業務發展迅速,但近幾年虧損幾乎沒有縮減。同時,由於缺乏造血能力,阿里巴巴不得不持續對其輸血。這恐怕才是集團大手筆增資阿里影業的原因。
目前來看阿里還會在影視行業持續發展,集團期望透過內容電商和粉絲經濟等方式對電商業務進行引流。而在所有夢想實現之前,虧損是他們必須承受的痛苦。
回覆列表
這還只是預警(具體要看5月份的財報),要看阿里影業能不能堅持下去,要看它的結構構成,主要有三方面:
1、宣發;
2、投資;
3、內容。
目前它做內容的還是比較少,偏向於前兩個。
做內容意味著風險,但做宣發,未來基本可以保證盈利。
至於投資,阿里影業這幾年在全球各地的投資,很多都是相當有含金量的知名電影公司。
一、投資:
1、派拉蒙
(比如參投《碟中碟5》、《忍者神龜2》等)
2、斯皮爾伯格自己的公司
等等,限於資料和時間,這個方面就不多展開。
二、宣發
用俞永福的話說,就是“阿里影業不是傳統的電影公司,而是“基礎設施公司”。
1、票務
阿里影業基本已經佈局完了基礎的“票務系統”,除了淘票票外,還有格瓦拉等。
不僅僅在國內,在國外,阿里影業也收購了一些國家的票務公司,比如印度的Ticketnew。
2、院線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阿里影業在全國已經有了十幾家自己的院線。
3、智慧發行
比如透過大資料分析,把各個不同的影片推給觀眾。
4、衍生品開發。
像《忍者神龜2》的周邊產品之類的。
——所以,從上面,我們基本可以看出阿里影業的思路,它確實是往“基礎設施、投資”上進行投資的,和“萬達影業”差不多一樣的思路,偶爾自己玩玩票,出幾部電影或電視劇,那也是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