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似故人
-
2 # 積木育兒
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的孩子長大一歲多,甚至兩歲以後,孩子說,媽媽我想去公園玩,媽媽說不行,你看,外面要下大雨了,我們改天去吧。孩子說,媽媽我想吃冰激淋,你看這麼熱的天,給我買個冰激凌吧。媽媽說,你不是剛喝完飲料嗎?不行,再吃冰激凌,你會感冒的。
“不行”,好像是我們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可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他聽到的全都是拒絕。
試想一下,作為大人,如果我們經常的被拒絕,心裡面也是不好受的吧。對於孩子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的少去說不,不行,不可以。
那麼確實有一些事情我們覺得不可以,不行,那到底怎麼辦呢?我想說,在這種時候媽媽們可以換一種思維,換一種說法和孩子們去交流。因為當我們經常將不這個詞掛在嘴邊的時候,孩子也會向我們學習,
所以面對孩子,我們也需要儘量少的去說不,不行,和不可以。一方面固然是考慮到他們的感受,另一方面,當大人過多的運用這些詞的時候,孩子也會有逆反心理,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確實有一些情況,我們必須要拒絕孩子,那麼我們需要怎麼去做呢?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小方法。
第一,我們可以說的是,可以,但是我們需要換一個時間,例如說,孩子今天特別想讓你帶他去公園,但是你真的覺得非常的累,當孩子提出請求的時候你可以說沒問題,我們週末就去。
第二個方法是說可以,但是我們要換一個地點。非常多的孩子都喜歡玩水,如果這一天孩子跟你提出請求說,媽媽我想玩水槍。你看一看家裡的環境,然後對家裡可能會說,沒問題,水槍是吧?特別的好玩,但是我們裝好水去外面玩,好嗎?
第三個辦法是加入一些想象的成分,比如孩子跟你提出要求說,媽媽,我特別想買一輛車,那怎麼辦呢?如果你覺得這確實是一個暫時滿足不了的願望的話,你想買車是嗎?我也想有好多好多的車,你想當我們有了好多好多車以後,我們會有消防車、救護車、挖掘機,這麼多的車,我們足夠來玩遊戲了。由此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方法適用與年齡小一點的孩子。
第四個方法是,當你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向你提出請求,媽媽,你陪我看一會書吧?但是你確實放不下手中的活,你可以跟孩子說,好的,如果你想我跟你看一會書,你可以等我5分鐘嗎?我把飯做好。
第五,是對孩子的感受給予反饋,而不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比如當孩子給你提出要求說,媽媽我特別想吃巧克力的時候,你可以跟他這樣回覆,你特別想吃巧克力是嗎?我特別瞭解你的感受,那種特別特別想吃巧克力,特別特別特別想吃巧克力的感覺。但是呢……後面再來溝通具體的原因和替代方法。
希望上面的幾種方法能夠幫到你,當我們面對孩子的請求,而不能去答應的時候,我們不妨嘗試換一種方法,來和孩子交流。
-
3 # 舒言“延遲滿足”和“自控自律”對於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很顯然,您的孩子需要“延遲滿足”的訓練,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可能隨時隨地滿足我們的要求,就得剋制自己的慾望,這是一個成熟人的標誌之一。
根據長期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凡是童年時期“延遲滿足”做得好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比較有出息;而“延遲滿足”比較差的孩子,就不如前者發展得好。
所謂“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自己的自我控制或自律能力,是一個人實現成功的重要素質。
但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孩子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在絕望之中見彩虹,而是一種自覺克服當前的困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比如一邊寫作業一邊看手機、上課時東張西望小動作多等等,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長大後容易形成性格急躁、缺乏耐心,遇到挫折就會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會退縮不前,怎麼可能更多地適應社會生活、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呢?
所以,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需要從小訓練,不可以一味地遷就孩子,否則就是害了孩子。同時,大人要忍受得住孩子一時的哭鬧,該不讓步時不可以隨意讓步,特別是不合理的過分要求,再鬧騰的厲害也不讓步,否則容易功虧一簣。
幫助孩子實現延遲滿足、提高自控能力的小方法這裡有一些有用、實用、好用、管用的幫助孩子有效實現延遲滿足、提高自控能力的小方法,可以說是立竿見影,但是需要持之以恆,一定會大見成效的。
首先,信念法。就是父母一定要同心協力,要有堅定而溫柔的信念,不能太慣孩子,幫助孩子實現延遲滿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分心法。就是當孩子提出一個不合理的要求時,父母可以提出另一個合理的專案,幫助孩子剋制貪慾,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代幣法。就是和孩子約定好,當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必須用平時得到的表現好的“獎勵券”來兌換當下想要的東西,在於讓孩子學會等待和遵守規則。
第四,停止法。就是做到不再對孩子有求必應,“狠下心來”拒絕不合理的過分要求,幫助孩子不斷得到鍛鍊,逐步提高自控能力。
第五,鼓勵法。就是當孩子偶爾表現得很好,或者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良好行為記錄時,父母要及時鼓勵,或者一點小獎勵,給予孩子發展的動力。
第六、表率法。就是父母做事情要有個度,懂得合理取捨,為孩子做出好的示範。要知道,孩子的任何要求本身都沒有錯,因為小孩子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父母跟小孩子講道理基本上是沒有用處的,全在於父母的示範引導,孩子就自然會覺得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
愛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幫助孩子在延遲滿足中學會剋制、期待、感激、珍惜、奮鬥,實現快樂和幸福的人生。
-
4 # 情似故人
關於拒絕孩子要求後,孩子的情緒管理,我聽過華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李玫瑾教授的一次公開演講。
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談到自己的經歷,有一次李教授的孩子在商場裡看到一個玩具後吵著要買,李教授覺得家裡有很多這樣的玩具了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商場大哭大鬧,李教授不理會抱著孩子就回了家,進到家裡的一個房間關上門,把孩子放下任憑孩子哭鬧,李教授始終不吭聲,就看著孩子,孩子哭了很久見媽媽不為所動就停了下來,李教授開啟門從外面擰了一個熱毛巾進來,把孩子的臉和手擦乾淨,然後問:還哭嗎?孩子說不哭了。李教授就開始給孩子講道理,講買東西的原則,讓孩子意識到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在李教授的這次演講中,她特別強調了幾點,一、孩子六歲前一定要把孩子管好,這個時候不管好,以後就難管了。二、孩子哭鬧時把他帶到單獨的房間,一對一的陪著,不能有其他人,以免孩子向另一個家人求助導致教育失敗。三、家長一定要態度好,不打不罵,和顏悅色的看著孩子。四、如果孩子自殘撞頭,不阻止,因為在臥室沒有太危險的物品,撞頭會痛,但只要家長不急於阻止,孩子就會自動停下來。五、當孩子不再哭鬧時給孩子擦臉給予溫暖,並趁機講道理講原則,孩子瞭解到哭鬧沒用時就不會再用這些辦法來威脅家長,也不會在長大後用自殘來達到目的。
-
5 # 積木育兒
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的孩子長大一歲多,甚至兩歲以後,孩子說,媽媽我想去公園玩,媽媽說不行,你看,外面要下大雨了,我們改天去吧。孩子說,媽媽我想吃冰激淋,你看這麼熱的天,給我買個冰激凌吧。媽媽說,你不是剛喝完飲料嗎?不行,再吃冰激凌,你會感冒的。
“不行”,好像是我們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可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他聽到的全都是拒絕。
試想一下,作為大人,如果我們經常的被拒絕,心裡面也是不好受的吧。對於孩子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的少去說不,不行,不可以。
那麼確實有一些事情我們覺得不可以,不行,那到底怎麼辦呢?我想說,在這種時候媽媽們可以換一種思維,換一種說法和孩子們去交流。因為當我們經常將不這個詞掛在嘴邊的時候,孩子也會向我們學習,
所以面對孩子,我們也需要儘量少的去說不,不行,和不可以。一方面固然是考慮到他們的感受,另一方面,當大人過多的運用這些詞的時候,孩子也會有逆反心理,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確實有一些情況,我們必須要拒絕孩子,那麼我們需要怎麼去做呢?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小方法。
第一,我們可以說的是,可以,但是我們需要換一個時間,例如說,孩子今天特別想讓你帶他去公園,但是你真的覺得非常的累,當孩子提出請求的時候你可以說沒問題,我們週末就去。
第二個方法是說可以,但是我們要換一個地點。非常多的孩子都喜歡玩水,如果這一天孩子跟你提出請求說,媽媽我想玩水槍。你看一看家裡的環境,然後對家裡可能會說,沒問題,水槍是吧?特別的好玩,但是我們裝好水去外面玩,好嗎?
第三個辦法是加入一些想象的成分,比如孩子跟你提出要求說,媽媽,我特別想買一輛車,那怎麼辦呢?如果你覺得這確實是一個暫時滿足不了的願望的話,你想買車是嗎?我也想有好多好多的車,你想當我們有了好多好多車以後,我們會有消防車、救護車、挖掘機,這麼多的車,我們足夠來玩遊戲了。由此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方法適用與年齡小一點的孩子。
第四個方法是,當你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向你提出請求,媽媽,你陪我看一會書吧?但是你確實放不下手中的活,你可以跟孩子說,好的,如果你想我跟你看一會書,你可以等我5分鐘嗎?我把飯做好。
第五,是對孩子的感受給予反饋,而不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比如當孩子給你提出要求說,媽媽我特別想吃巧克力的時候,你可以跟他這樣回覆,你特別想吃巧克力是嗎?我特別瞭解你的感受,那種特別特別想吃巧克力,特別特別特別想吃巧克力的感覺。但是呢……後面再來溝通具體的原因和替代方法。
希望上面的幾種方法能夠幫到你,當我們面對孩子的請求,而不能去答應的時候,我們不妨嘗試換一種方法,來和孩子交流。
-
6 # 舒言“延遲滿足”和“自控自律”對於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很顯然,您的孩子需要“延遲滿足”的訓練,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可能隨時隨地滿足我們的要求,就得剋制自己的慾望,這是一個成熟人的標誌之一。
根據長期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凡是童年時期“延遲滿足”做得好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比較有出息;而“延遲滿足”比較差的孩子,就不如前者發展得好。
所謂“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自己的自我控制或自律能力,是一個人實現成功的重要素質。
但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孩子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在絕望之中見彩虹,而是一種自覺克服當前的困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比如一邊寫作業一邊看手機、上課時東張西望小動作多等等,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長大後容易形成性格急躁、缺乏耐心,遇到挫折就會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會退縮不前,怎麼可能更多地適應社會生活、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呢?
所以,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需要從小訓練,不可以一味地遷就孩子,否則就是害了孩子。同時,大人要忍受得住孩子一時的哭鬧,該不讓步時不可以隨意讓步,特別是不合理的過分要求,再鬧騰的厲害也不讓步,否則容易功虧一簣。
幫助孩子實現延遲滿足、提高自控能力的小方法這裡有一些有用、實用、好用、管用的幫助孩子有效實現延遲滿足、提高自控能力的小方法,可以說是立竿見影,但是需要持之以恆,一定會大見成效的。
首先,信念法。就是父母一定要同心協力,要有堅定而溫柔的信念,不能太慣孩子,幫助孩子實現延遲滿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分心法。就是當孩子提出一個不合理的要求時,父母可以提出另一個合理的專案,幫助孩子剋制貪慾,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代幣法。就是和孩子約定好,當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必須用平時得到的表現好的“獎勵券”來兌換當下想要的東西,在於讓孩子學會等待和遵守規則。
第四,停止法。就是做到不再對孩子有求必應,“狠下心來”拒絕不合理的過分要求,幫助孩子不斷得到鍛鍊,逐步提高自控能力。
第五,鼓勵法。就是當孩子偶爾表現得很好,或者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良好行為記錄時,父母要及時鼓勵,或者一點小獎勵,給予孩子發展的動力。
第六、表率法。就是父母做事情要有個度,懂得合理取捨,為孩子做出好的示範。要知道,孩子的任何要求本身都沒有錯,因為小孩子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父母跟小孩子講道理基本上是沒有用處的,全在於父母的示範引導,孩子就自然會覺得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
愛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幫助孩子在延遲滿足中學會剋制、期待、感激、珍惜、奮鬥,實現快樂和幸福的人生。
回覆列表
關於拒絕孩子要求後,孩子的情緒管理,我聽過華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李玫瑾教授的一次公開演講。
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談到自己的經歷,有一次李教授的孩子在商場裡看到一個玩具後吵著要買,李教授覺得家裡有很多這樣的玩具了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商場大哭大鬧,李教授不理會抱著孩子就回了家,進到家裡的一個房間關上門,把孩子放下任憑孩子哭鬧,李教授始終不吭聲,就看著孩子,孩子哭了很久見媽媽不為所動就停了下來,李教授開啟門從外面擰了一個熱毛巾進來,把孩子的臉和手擦乾淨,然後問:還哭嗎?孩子說不哭了。李教授就開始給孩子講道理,講買東西的原則,讓孩子意識到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在李教授的這次演講中,她特別強調了幾點,一、孩子六歲前一定要把孩子管好,這個時候不管好,以後就難管了。二、孩子哭鬧時把他帶到單獨的房間,一對一的陪著,不能有其他人,以免孩子向另一個家人求助導致教育失敗。三、家長一定要態度好,不打不罵,和顏悅色的看著孩子。四、如果孩子自殘撞頭,不阻止,因為在臥室沒有太危險的物品,撞頭會痛,但只要家長不急於阻止,孩子就會自動停下來。五、當孩子不再哭鬧時給孩子擦臉給予溫暖,並趁機講道理講原則,孩子瞭解到哭鬧沒用時就不會再用這些辦法來威脅家長,也不會在長大後用自殘來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