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愛心98695
如題
據報導,中國糖尿病患病率達11%,糖尿病前期達患病率5O%。這是一個令人驚恐數字,想想未來5~10年糖尿病發病狀態,用什麼詞都難形容。
面對2型糖尿病發病的嚴峻形勢,我們將如何科學麵對呢?
1、學習2型糖尿病的科學知識,在知、行、信上下功夫。2型糖尿病是一慢性進展性疾病,只能防控,不能治癒。知曉率低、干預率低、治療率低、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是目前的現狀。我認為青年人或中小學生應該學習2型糖尿病知識,向家庭、社會傳播知識,帶頭執行己被科學證明有效的生活方式,在大眾中樹立健康理念。
2、倡導平衡膳食。利用一切媒體,向大眾宣傳平衡膳食的好處,特別注意培訓家庭掌勺人員的烹飪技能,讓她們瞭解怎樣實現平衡膳食,這是預防2型糖尿病的核心技能。
3、禁止靜坐,提倡工間操、課間操等有氧運動。靜坐是2型糖尿病獨立的危險因素,社會學校組織團體都要建立工間操、課間操制度,讓全民都動起來,減少靜坐的危害。
4、拒絕菸酒。
5、心理平衡。
總之,要積極響應習主席健康中國的號響,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全民健康!
-
3 # 隨筆XW
一 肥胖,飲食喜歡大魚大肉,喜歡喝飲料,飲食不平衡。
二 熬夜,生活極度無規律。
三 家族遺傳,特別是2型糖尿病。
四 藥物性糖尿病,特別是一些激素及精神類藥物。
五 某種應激狀態下血糖也會升高,如燒傷,大手術。
滿足以上條件的都可能成為糖尿病的後備軍。
得了糖尿病,要到正規醫院找內分泌科醫生治療,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認真做到以下五點: 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治療、監測血糖、健康教育。俗稱五駕馬車。
糖尿病目前來講是不治之症,我們只要控制好血糖,防止各種併發症,以"糖"共舞,也等同治癒,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的方法和水準越來越先進,在減輕病人的痛苦上醫學專家作了很大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糖尿病會被人類攻克!!!!
-
4 # 健康管理小仙人
糖尿病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跟長期高熱量飲食和幾乎不運動有直接的關係。中國已經有1.2億糖尿病患者。在USA糖尿病協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飲食治療和運動療法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最佳藥物”。持久的科學飲食和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比傳統的藥物治療更有效而經濟。
1、吃的雜一些,碳水化合物用雜糧代替,全穀物雜糧比如燕麥、蕎麥、麥粒、小米、糙米等三種左右搭配雜豆類,比如黑豆、綠豆、紅豆、芸豆等,全穀類和雜豆既不會使餐後血糖升高,又可以補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轉化能量,還可以補充人體必須的膳食纖維,據研究證明,每日補充25克膳食纖維可有效預防肥胖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
2、提升胰島素的分泌還需在每日飲食中加入6克線油靈芝孢子粉,研究表明每日6克線油靈芝孢子粉配合攝入的膳食纖維對胰腺細胞有修復作用,並刺激胰島素的分泌,線油靈芝孢子粉經過從種植環境的苛刻要求到孢子粉破壁基礎上再提純,孢子油含量是普通孢子粉的5倍,吸收率可達到100%,及時補充了人體需要的必須氨基酸,且30多種多糖物質使人體提升抗病毒和抗氧化的能力進而減緩了併發症的發生。
3、每天400克的新鮮蔬菜,150克魚或瘦肉可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B族,增強身體代謝能力。
4、喝足水,每天1000ML到1500ML的水,是白開水或純淨水,而不是飲料等,促進腎小球的滲透功能,並幫助血液代謝加速減少血液垃圾堆積。
5、少吃鹽和油,每天油脂的量不超過30克,鹽不超過6克,低鹽少油促進體內細胞水分平衡,促進鉀鈉平衡,降低血壓。
此外因為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脂肪、糖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引起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在平時嚴格按照上述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同時,嚴格控制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平時不能吃動物內臟、魚、蝦、蟹黃等高脂高蛋白食品,這些食物不僅導致血糖升高,而且增加了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的風險。
-
5 # 拙筆淡靜
你是糖尿病的後備軍嗎?如何更科學的對待糖尿病?
回答如下:這個問題對俺來說,算是個“out了”的問題。因為俺已不屬於糖尿病“後備軍”的範疇,而該屬於糖尿病“痊癒軍”的範疇了!
自今年元月正式帶上“糖尿病”帽子之後至今,由於深諳糖尿病併發可致殘致命的危機,懼怕因此會由失去“自立自理”能力而喪失生存尊嚴,下決心將糖尿病真正當回事兒來對付,廣泛學習應對知識,自創適合自己的“調節”方法路徑,先後兩次“季度複查”結果都十分樂觀——
空腹血糖非常正常,糖化血紅蛋白已從元月份的7.多降到了眼下的6.2!不僅如此,之前很多年的血脂高業已全面恢復到正常;之前很多年的膽固醇高業已全面恢復到正常。肝功一直都很好,沒有問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當下尿酸偏高——分析,大概與長時間太過重視“食用豆類”和“粗糧”有關。
不過由此可以放心了。只要長期堅持如法炮製,血糖非正常波動已不再成為心理一大負擔,可能致殘致命的“併發症”也不會再在俺的身上出現了!
如今已基本沒有“勤測血糖”或“擔憂血糖”意識。平日遵醫囑僅堅持服用小計量的二甲雙胍。反正這藥對心血管有益無害。
回覆列表
首先來講,缺乏相關醫學知識的人,先不要注意題目上列出的那一堆條條框框,那裡頭一些說法是有問題的,存在誤導性。
糖尿病的徵兆、診斷,遠沒有以上說得那麼簡單。
1.糖耐量異常的問題。這裡漏掉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糖耐量減低無明顯不適感”,如果有這一條,那不加以干預的話,之後可能真的會變成糖尿病,而有自覺症狀的人,一般來講要考慮其他疾病,但不排除以後糖尿病可能作為其他疾病併發症出現。
2.家族史。也就是遺傳因素,要考慮1型2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可影響家族三代,1型的遺傳性還差一些,即使父母雙方都患有1型,孩子患糖尿病的機率也只有25%;而2型,目前醫學統計給出的機率,大約39%的2型患者至少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2型患者一級親屬的終生患病風險,比年齡和體重相匹配且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高5-10倍。
一般來講,1型遺傳者如果35歲前都沒得糖尿病,安全係數就大增,之後只要普通地生活就好,別作,但也不必過於拘謹。畢竟糖尿病也受心理因素影響,別杞人憂天沒病再嚇出病來。
3.其他的觀點基本同意,但我要再加一條,就是“血糖經常波動”,這一條恐怕比題目列出的那些更重要,但他沒提到。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到目前為止只能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並沒有治癒的辦法。得上了再治那是不可能的,最佳的辦法就是預防。
所謂“科學對待糖尿病”,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減體脂。
有些人認為,得糖尿病需要很胖或中老年人才會得病,但在臨床上,剛剛長了個“小將軍肚”或二十多歲即發現得糖尿病的人並不少見。事實上,華人的身體脂肪含量常常偏高,很多人根本等不到長成大胖子,就已經發展成糖尿病了。而有些從年輕時就超重或肥胖的人,未到中年血糖就已偏高了。
這些都是由於體內脂肪超標,尤其是內臟(軀幹)脂肪過多,妨礙了身體利用葡萄糖,從而使其進食後出現血糖過高。
認識到這一點,針對減體脂,就可以使已經升高的血糖降下來。如果能長期維持理想體脂(17%-23%),糖尿病常常“不治而愈”。
但這裡請注意,減體脂和普通減肥仍有區別,並且體脂的減輕和維持這兩點都很重要,即使不能使體脂一下子減少,隨著體脂的逐漸下降,血糖也會日趨正常。因此減肥不僅是預防糖尿病的重點,減體脂的過程也是身體從糖尿病中康復的過程。
糖尿病,應該說是一種體質,在一定條件下表現出的高血糖狀態,一旦條件放鬆,就會使高血糖出現。一旦確診,就不必反覆做確診試驗了,應該馬上按照糖尿病的生活方式要求進行自我管理,而且是長期的。
對於血糖已經偏高,一時還沒有達到診斷標準;或曾經一度被診斷過,經過治療又使血糖趨於正常的人,千萬不能放鬆控制,否則糖尿病必定登場。
另外,就是不要以尿糖為重點,看是否糖尿病。
事實上,有些尿糖陰性者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有些尿糖陽性者也可能不是糖尿病患者,這種情況也不少見。尿糖陽性的非糖尿病者,今後發生糖尿病的機會要比尿糖陰性者大,所以對尿糖陽性者應更注意控制和隨查,對日後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