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031067435662
-
2 # 遇見花開花落
“家庭糾紛”、“為了孝道”“不冒犯長輩”這幾個詞進入我的眼裡,引起了我的共鳴。
年前我經歷了一件事,使得我一直在思考和長輩的矛盾如何解決。所以想嘗試著就這個問題發表一下我的個人見解。
先來講一下我們家的相關故事。大致介紹一下矛盾產生的背景、原因、其間我的思想感情經歷,怎麼處理,最後結果。最後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今年夏天,我女兒考上大學了。去年,她叔叔家的女兒上的大學(因為我們結婚要孩子晚,所以她叔叔家的女兒大兩歲,是姐姐。)
考上大學了,親戚們都高興,就攛掇我們請客給孩子祝賀一下。盛情難卻,我們很低調地請了幾家很親近的人一起吃了一頓飯,也算是同時慶賀孩子的十八歲成人禮吧。有個儀式感,讓孩子感受到受到尊重和重視。
孩子爺爺給了孩子六千塊錢。這是孩子從小到大第二次花她爺爺的錢。
第一次是孩子受傷住院,請退休閒著沒事的爺爺奶奶來幫幾天忙,沒來,我和孩子爸爸都很難過。只好請來了孩子姥姥,那時候姥姥家有個養雞場,很忙碌。
後來爺爺奶奶意識到做的太絕情了,就到醫院看孩子,給了一千塊錢。當時,為了緩和緊張、生硬的關係,就收下了。
所以,這一次給了六千,相當於孩子爺爺一個月工資,我們受寵若驚!
但也理所當然。因為爺爺奶奶前幾年有病,醫院裡,病床前,我們端屎端尿,喂水餵飯,包括拿醫療費的錢,沒少半點。
總以為我們的努力和付出,最終換來偏心、自私又小氣的長輩的改變和肯定。
心下感到甚是安慰!
可是,到了元旦,無意中我得知,去年,孩子姐姐(叔叔家)上大學,爺爺給了一萬六!我的孩子,只配爺爺給個零頭。
孩子爺爺和我老公的說法是:沒錢,等啥時候有了錢再補上。
實際上,這是藉口,我知道有錢,在孩子叔叔那兒放著。
我瞬時就怒了!這是錢的事情嗎?
這是赤裸裸的欺負我和女兒,是輕慢我的女兒啊!
憤怒憤懣委屈一股腦湧上我的心頭!
如果事情發生在十年前,我沒有半分怨言。錢是老人的,偏心,願意給誰和我也沒有多少關係。
一開始,我們剛結婚,婆婆用心計,為了和諧我忍了,但誰也不傻啊,忍到啥時候得看天意了吧。
等到生了孩子,因為我孃家離得遠,家境貧寒,親媽沒法來看孩子。婆婆正在給小兒子看孩子,沒法給我們看。
我沒有說過什麼,自己想辦法,找了個保姆看了兩年多,後來一直是自己邊上班邊帶孩子。其間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
婆婆不願意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伸把手幫我們,和我們的女兒也不親,我也不會說什麼。養大了兒子,老人的義務已經完成,真的沒有義務來幫我們來了。
婆婆和我長期以來,一直相敬如賓。
公公婆婆都有退休金,很早就擺出一副用不著我的架勢和態度,我們彷彿是世間的普通親戚一般,客氣而疏遠。
我默默接受所有不公待遇,相互不添麻煩,心照不宣。
但我不會阻攔老公去盡他的那份義務。
百善孝為先,他儘管去他父母面前盡孝就好。
我父母面前,我也不會勉強他來盡孝。
可是,當老兩口病了的時候,需要床前盡孝的時候,需要拿醫療費的時候。這時候,真的公平無比。我們半點沒少付出。
老公可能無怨無悔,他自己的親生父母。
可是,我覺得委屈。
如果不做,就夫妻關係緊張,他也心累身累。做了,我肯定感到委屈。
不能離婚的話,其實,一個人的事情,歸根到底還是兩個人的事情啊!
所以我也沒少出力,不指望我的各種態度,在疾病面前戛然而止。
我們盡心盡力了。
結果還是沒有得到公公的認可。
孩子竟然獲得如此不公待遇!
我真的很怒!徹底的失望!
不知道讀者能否理解到我憤怒的原因。
原諒我的心胸狹窄吧!
可是,我就是感到心涼!加萬分憤怒!
所以,過年前,我一直在和老公冷戰!
我告訴他,讓他自己回家去過年,他的老父親需要他的親情,我不想看到他,我不回去。
這個年過的很不好。心裡一直不痛快!
因為年三十老公自己沒回去,不說話,冷暴力!我不想在孩子面前大年三十吵架,所以,我心裡也憋屈。
初一還是一起回去拜年了。
孩子爺爺意識到我生氣了,初一那天不但給了孩子壓歲錢,還補給孩子了一萬塊錢。
可是,我還是不痛快。憋屈的很。
我的處世原則有一條是:不欺暗室。
可是,在婆家卻屢屢被欺。
塗磊說.“對於傷害我們的人的原諒,一次是痴情,兩次是包容,三次就是犯賤。”
一家人在一起,需要互相包容和忍讓,但凡事都要適度吧?
可是,看著年邁的老人,看到老人的樣子,我突然又覺得索然無味的很。
好多年沒計較過了,計較又能怎麼樣呢?
道理上能想通,感情上還是會介意,還是做不到釋懷,可能時間還不夠長,還沒有消化遺忘吧!
對於長輩,我們的錯誤,可能就在於沒有學會:溫和而堅定地說不。
人活在滾滾紅塵中,肯定總是有這樣那樣的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尤其是家庭矛盾,其間會牽扯到長輩的功過對錯。
如果能開導自己接受,就忍了。如果接受不了,該發作的時候就發作一番吧。
總不能把自己憋屈死吧。
關鍵時候,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死道友不死貧道”吧!
但是,有一條,自己一定要站定立場,不能自己都是歪的,再對長輩各種要求,那就說不過去了。
無奈吧?人生就是因為有如此多狗血而精彩!看看我含淚對自己的開導吧!
-
3 # 微盂縣weiyuxian12
人生沒有誰對誰錯,只有同分妄見。
人世間沒有吃虧的,也沒有佔便宜的。
天大的事兒,只有不去理採,它什麼也不是。
-
4 # 水滴紋繡
曾子在《孝經》裡說:子不可不爭於父,臣不可不爭於君。
意思是說,如果父母有錯,做子女的要加以勸誡,如果君王違背道義,做臣子的要諫言。
只不過,中國孝道思想裡一直堅持“孝”就要“順”,合著稱之為孝順。
那麼如何在不冒犯長輩的情況還能做到曾子所說的“爭於父”呢?
我的建議是:
1、學會借力。
發現父母有錯,子女不便張嘴直言,可以藉助父母的朋友或認可的人去旁敲側擊的進行勸誡開導。
2、學會容忍。
家庭生活裡多數矛盾都是不起眼的小事,無傷大雅。為人子女,能忍則忍。畢竟父母都已年邁,沒幾天好活了,就讓他們任性的活吧。
3、嘗試溝通。
父母總認為他們吃的鹽比我們走的路多,我們總覺得我們見的世面比父母的白頭髮還要多。於是一個不尿一個,這就是問題和矛盾的根由。嘗試坐下來坦誠溝通,聽聽父母是怎麼想的,先接受認可,再適當開導並表達自己的觀點。記著:話有三說巧說為妙。
回覆列表
自己的教養和禮貌,是不該冒犯長輩。可是,長輩有為老不尊的,咱們也得堅持原則,據理力爭,樹立正氣,捍衛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