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買個股票

    《三國演義》中描寫了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情節,但是在正史上面是沒有任何體現的。這是作者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特意增加的情節。我認為作者特意虛構這兩個情節是有兩個原因:

    一:突出關羽“義”的形象。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義”的化身,雖說關羽之前被曹操俘虜,曹操沒有殺他,並且給了他非常優厚的待遇,關羽在走的時候雖然“斬顏良、誅文丑”解白登之圍以報曹操大恩。但是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關羽刻畫成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大聖人,所以作者特意刻畫這個情節,更加突出關羽的“義”形象。

    二:突出諸葛亮“智”的形象。《三國演義》中作者推崇的就是諸葛亮了。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忠智”的化身,前半部分體現“智”,後半部分體現“忠”。這裡是赤壁之戰之後,集中體現諸葛亮的“智”,再用關羽之前,諸葛亮已經把戰後的格局考慮清楚了,而且還制定了方針,讓一切都看起來是自然而然的發生。一切包括關羽在內的人都被矇在鼓裡。關羽走之前還立了軍令狀,認為自己一定會殺了曹操,可是諸葛亮已經算定關羽會放曹操走,可見諸葛亮是多麼的聰明。所以,這一段也為了更加突出諸葛亮的“智”。

    所以我認為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一是為了突出關羽的“義”,二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

  • 2 # 峰子奇觀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看。

    若就《三國演義》塑造“忠義千秋”關羽來看,關二爺華容道義釋曹操,毫無疑問有報恩成分;但若就當時天下格局來看,放曹則是迫於鬥爭形勢,曹若死,東吳必坐大。怎麼講?

    關羽暫投曹操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與兄長劉備失散,當時資訊不發達,劉備是死是活無從得知。經過舊友張遼(曹操部將)多番做思想工作,加之曹操愛才之心也夠情真意切,關羽決定暫降朝廷(曹操),但提出了幾個條件:

    1、我是歸順朝廷,不是歸順你曹操(其實等於沒說,曹操就代表朝廷啊)

    2、善待我大哥劉備的女人,保證二位嫂嫂秋毫無犯。(難不成二爺知道曹丞相有“好人妻”之說?)

    3、他日若知兄長劉備下落,會與兄長團聚,希望曹操那時不要阻攔。(這句才是重點)

    當然曹操第3條一開始不答應,但最終全部都答應了。曹操想著劉備生死不明,說不定已死了,認為日子久了關羽也就淡忘舊主了。如此,全了關羽忠義之名,又得了一員愛將。

    隨後,曹操深知關羽“忠義”,為表愛才之心,用誠心感化關羽,溫暖關羽的心。對關羽加官封侯,重金賞賜,表奏漢獻帝,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飲食起居,生活方面,關心備至。並將呂布的著名赤兔馬,寶馬配英雄,也送給了關羽。殷殷情義,愛惜之至,甚至令曹操其他部將那叫個羨慕、嫉妒、恨……

    當然,關羽也感念曹操的厚恩,對曹操的為自己做的點點點滴,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關羽千里投兄長

    隨後,關羽得知兄長劉備在袁紹處,作為報恩,替曹操斬了袁紹兩員大將顏良、文丑後,帶著二位大嫂,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與兄長團聚。

    其實,從關羽單騎一路過關斬將,可以像遊戲“打怪”一樣,平安且大模大樣的衝出重重關卡來看,如果曹操真心想殺關羽,來個重兵圍堵,車輪戰耗死關羽,任關二爺武功再高,也插翅難飛。還是曹操有故意“放水”的成分,不想置關羽於死地,“變相”放過了關羽。

    其實,曹操也不想、也捨不得放關羽走,但又不忍也不想殺關羽,猶豫著,一直靠到最後沒辦法了,人才留不住強扭的瓜不甜,只能放他走。

    畢竟,曹操如果一開始就明目張膽的放走“潛在大患”,那麼隨他出生入死多年的部下們必會寒心。所以,待關羽過了五關,與大將夏侯淵大戰時,曹操專程派人送來“通關文書”止戰,作了個順水人情,放關羽出走。這一點,恐怕關羽心裡是清楚的。

    關羽華容道放曹操

    所以,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後,敗走華容道,就有了關羽頂著軍令狀,也還是放走了曹操。其實,多少會有一種補償心理在。對關羽的脾性來說,受人恩情,必然要“投之以桃,還之以李”的。

    諸葛亮深暗關羽脾性,出於政治意圖,故意派關羽鎮守華容道,一來達到了劉備集團的政治意圖,二來又讓關羽報了曹操昔日恩情。

    如果殺了曹操,後果如何?

    三足鼎立格局已勢在必行,如果此時劉備殺了曹操,必會引來曹氏集團的記恨,死了一個曹操,北方曹氏集團還有曹氏子孫繼位(比如曹丕)。

    曹魏新主(比如曹丕)即位後為了凝聚人心、穩固地位,或者迫於報仇輿論呼聲壓力,勢必會打出“替父報仇”的大旗,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必會與劉備集團死磕。

    這樣一來,先不說當時尚還弱小、立足未穩的劉備集團能不能打得起。無論劉備打贏,還是曹操打贏,都是兩敗俱傷,最終坐大的都是東吳。東吳若坐大,與之近鄰弱小劉備,將首當其衝的面臨滅頂之災。那麼,三國格局將被改寫。

    同時,東吳也不想沾上“殺曹”的罪名,曹魏若為“報父仇”跟東吳死磕,曹孫兩敗俱傷,那最終坐大的就是劉備了。

    孔明、孫權、魯肅等這些活寶,都是“玩三國殺”的高手。借力打力,以權制權,相互制衡,左右天下格局“這盤大棋”,他們一個比一個老道。

    所以,華容道釋放曹操,對於關羽,成全了其報恩;對於劉備諸葛亮,成全了其政治意圖,挫敗了東吳的移禍之計。只能說下了一手漂亮棋。

  • 3 # 自由答人

    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大體有以下幾個原因僅供參考:

    第一、土山約三事,曹操對關羽有不殺之恩,又表奏漢獻帝封關羽為“漢壽亭侯”生活上照顧的也是無微不至。雖然後來關羽斬顏良誅文解白馬之困,但終歸是在他心裡欠下了曹操好大一個恩情,華容道放走曹操這是一個原因。這是關羽知恩不忘報的性格。

    第二、當時關羽對曹操心懷感恩之心,他在籤軍令狀的時候應該也已經想到了。當他想到已報達過曹操,所以心裡覺的到了華容道殺了曹操也不會覺的有什麼虧欠。但現實中的情況是,曹操手下張遼等人苦苦哀求關羽,並提出過五關時曹操曾下令不得對關羽進行攔截。這麼多人你一言我一語,關羽是個及其要面的人,讓這麼多人說長倒短那比殺了他還難受。所以放過曹操一條生路,這是死要面子的表現。

    第三、曹操來將東時號稱百萬大軍,就算是沒有百萬最少也有七八十萬人馬。竟在一夜之間被燒死在大江當中。再看曹操平日裡多麼的威風凜凜,現在丟盔棄甲。而手下的將軍到士兵一個個更是狼狽不堪,關羽雖然是武將但看到這個情景心裡應該也很不是滋味。再加上曹操對他提起往日情份,也就把心一橫放走了曹操。這個原因出於關羽的仁意。

    第四、在關羽的心中對於劉備感情一大部分是出於兄弟的生死盟誓,看了很多次三國演義,總感覺關羽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對劉備的這種兄弟情上,他好像並沒有太多對於政治的想法,哪個人做皇帝對他好像不是太重要。所以在關羽的心裡不是說對曹操一點好感也沒有,也許那個時候沒有劉備他會毫不客氣的投靠曹操。這個原因只是我個人的理解。

  • 4 # 比兔子跑得還快

    假的,本來就是沒有這回事。

    關羽華容道上放曹操,是三國演義小說裡編撰出來的故事而已。

    但是就三國演義而言,實際上也不是關羽要放掉曹操,而是諸葛亮借關羽的手,放掉曹操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入職就發現了一個比現在更好的崗位,我該怎麼辦?離職的話會不會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