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狼煙火燎

    “飛鳥盡,鳥弓藏”,蘇聯解體讓F14雄貓失去了對手,而且是在可預見的未來10年內都沒有對手,而這款戰機價格貴價效比較低,只能遺憾的退役!

    F14這款戰機因為漂亮的外形,超強的空優戰鬥力而有著大票的粉絲,而這款戰機自出生就從來沒有遇到過對手,卻還在巔峰時期被美國退役,不但很多粉絲遺憾,連美國的海軍很多官兵都念念不舍。直到F14退役,美國海軍很多人都認為F14能力是強於替代性F/A-18E/F超級大黃蜂的,只是美國軍費所限制,美國國會已經不願意為昂貴的雄貓掏錢升級改造了,於是早早的就選擇可退役,當然其退役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第一就是蘇聯解體,雄貓失去了對手,這是最主要原因。當年的蘇聯為了對付美國航母,搞了一大堆超音速反艦導彈,確實讓美國感到了害怕,而雄貓的主要任務就是帶著超遠射程不死鳥在航母外圍組建第一道攔截網,特別是阻截蘇聯轟炸機攜帶反艦導彈對航母的飽和攻擊。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崩潰,這樣的威脅已不存在。

    第二蘇聯解體後,美國海軍戰略思想發生了根本變化,多用途戰機成為美國海軍的首選,寸土寸金的航母甲板迎來了多用途戰機F18,而任務單一的雄貓在這方面劣勢太大,根本無法與之媲美。而多用途戰機也讓航母在艦載機的管理、維護維修、後勤、成本方面有了大的突破。

    第三F14太貴了,飛機自身就堪稱當時世界最貴的戰鬥機了,而且後續還要進行改造升級,雖然這款戰機飛機效能仍然很好,但是相對於大黃蜂,價效比低了,自然要被淘汰。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這款傳奇艦載機還在巔峰時候被退役,讓很多軍迷非常遺憾和不服氣,有木有?

  • 2 # 利刃號

    在“大貓”設計的年代,航空界被一個問題所糾纏。當時,追求高空高速的第二代戰鬥機存在著低速機動性極差的缺陷,這點在越南戰爭中被充分暴露出來,北越使用米格-17擊落美軍F-4“鬼怪”的訊息屢見不鮮。(當然這也和第一代空空導彈極差的可靠性以及當時鼓吹的“機炮無用論”有很大的關係)曾經迷信“能量就是一切”的航空界開始意識到機動性在空戰中的重要性,開始考慮兼顧兩者的設計,變後掠翼技術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誕生的。

    儘管當年有許多飛機都採用這種設計,但是沒有哪一架戰機的變後掠翼比得上“大貓”,“大貓”的變後掠翼角度是由電腦控制的,電腦能夠透過“大貓”的飛行狀態自動調整後掠翼角度,使得“大貓”能夠在各種速度段下的飛行品質都能達到最優。

    當然,“大貓”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應對蘇聯空軍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威脅,因此“大貓”的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制空權、進行艦隊防空。“大貓”有著自己的專屬武器——AIM-54遠端空對空導彈,這個重達205公斤的大傢伙能夠讓大貓斃敵於百里之外(AIM-54射程為184KM),保證航母戰鬥群不會受到敵方戰機威脅;然而,也正因為AIM-54是大傢伙,“大貓”一次最多隻能攜帶6枚AIM-54。

    冷戰時代,在“宙斯盾”還沒有形成體系的時候,“大貓”代替“宙斯盾”,擔起了艦隊防空的責任,當“宙斯盾”形成體系,艦隊防空不再需要“大貓”後,“大貓”掛上了藍燈吊艙,化身成為“炸彈貓”。“大貓”服役的三十多年中,世界上沒有一款艦載機能夠和“大貓”叫板,即使放到今天來看,“大貓”仍不失為一款優秀的艦載戰鬥機,但是蘇聯解體了,空中再也沒有人能威脅到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作為艦隊防空力量的“大貓”似乎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儘管“炸彈貓”的表現非常好,儘管“大貓”在美國的名氣非常高,但是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比大貓便宜且兼具對地能力的“大黃蜂”顯然更適合無須擔心空中威脅的美國。2006年,美國空軍的一架F-14D完成了“大貓”服役生涯的最後一次轉場,大貓的時代就此宣告終結。

  • 3 # 陶德中士

    實際上F-14被徹底取消跟其使用成本及科技快速發展有直接關係。當海軍要研發F-14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用F-111B專案失敗後的導彈、發動機與雷達來向國會要錢發展新戰機,其最終的成果就是F-14。海軍要F-14是有特定的作戰需求的。搞出F-14實際上就是照著AIM-54不死鳥導彈的比較來量身訂製的。對於不死鳥導彈來說,在60年代能搞出主動制導的導彈,加上美軍需要的航程,最終的體積和重量就是那麼的大,也只有F-14這個大塊頭能帶。因為當時能搞AIM-54已經到了美國的技術極限。

    直到AIM-120服役之前,AIM-54都是蠍子尾巴獨一份的空對空型主動制導導彈。所以不死鳥導彈在,F-14就得在。但是在AIM-120空空導彈出現後,不死鳥就不吃香了,被淘汰也就是難免。沒有不死鳥,F-14這個吃金大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簡單說下不死鳥導彈的坑爹使用成本,大概就理解為啥它被效能實際上弱於AIM-120導彈淘汰了。首先,AIM-54導彈使用與維護成本都很高,當時美軍更多還是用麻雀導彈撐家。AIM-54則作為高階戰力,主要起到威懾作用。首先,導彈掛上F-14時需要的冷卻液要從掛架上獲得,這種方式一旦洩露就要著火,但是這問題無法解決,因為早期就這技術水平,不用也得用。在沒有替代型號出來前,海軍只能是花錢去維持。到80年後下一代的AIM-120出現後,不死鳥就沒優勢了。而且AIM-120體積更小,射程也遠,適合掛載的戰機種類也多。結果就是AIM-54沒有用武之地了,然後呢按照AIM-54導彈標準量身訂製的F-14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另外新大黃蜂艦載機雖然航程航速都要比F-14差一點,但是人家能掛AIM-120,效能上也沒有差太多反而操控性要更好,同時成本也比F-14低,自然就把雄貓給踢出局了。

    還有從成本上考慮,F-14即使改進的話成本也很高。再說已經是60年代的老技術,實在沒有必要去改。而且美軍從那時開始就大幅度削減經費,像F-14啊這類廢錢的裝備,基本上都是優先被處理的貨色~~

  • 4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原因如下:1、變後掠翼,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變後掠翼給予了F-14在不同飛行速度下超強的機動能力和升阻比的同時也付出了重量大,維護困難的弊病,再加上變掠翼段難以佈置掛架更限制了其外掛能力,這些都限制了F-14的進一步改進和生產。

    2、其作戰用途及戰術定位,雖然F-14被稱作戰鬥機,但實際上美國海軍很大程度上是將其視為航母上的遠端截擊機,因為在20世紀70、80年代,美國海軍還是很忌憚蘇聯的轟炸機海上突擊力量,而F-14和不死鳥遠端空空導彈則正是防備蘇聯海上突防的最外一環。而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的對海突擊能力大幅削弱,美海軍感到威脅以不足為慮,因此F-14的地位就顯得很尷尬,更何況其多用途能力也遠差於F-18系列,而美國的航母不僅僅只是要防禦自身和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對海、對陸目標的支援也是重要一環。

    3、海上維修保障,F-14作為一款變掠翼飛機,已經使地勤倍感壓力了,而更麻煩的則是其還要在海上使用,這更增加了地勤的負擔。而隨著F-18E/F的出現,F-14在功能、能力上不再出眾,多用途能力也有所欠缺。而F-18系列一貫的通用型也使得F-14的維修保障顯得多餘而麻煩。 4、耗費比不值當,F-14作為一款早已停產的戰機,功能有限、潛力不足,而其維修保障和日常運營又十分困難,耗費比已經降的很低,縱使美軍財大氣粗也不願如此花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2008-2009賽季詹姆斯打進總決賽,科比和詹姆斯誰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