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哈韓的小韓
-
2 # 不吃腸的大腸
立秋了天氣熱,很正常啊~三伏天還沒出呢,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現在不熱,還想咋的?
來,複習一下三伏天的起止日期: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進入頭伏,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進入末伏,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正常版10天,中伏plus版20天。一般來說三伏天是在小暑到處暑這段時間當中,立秋時正好是中伏和末伏交接期呢,副高還半個身子搭在陸地上懶懶不想動呢,當然不會涼快啦。
對於地大物博的中國來說,立秋的時候,大部分地方都還見不到秋天的影子。氣象學上入秋的標準是,連續五天的滑動平均氣溫在大於10℃,小於等於22℃這個區間當中,然後把這個氣溫序列中第一個≤22℃的日期作為秋季的開始。
從常年的資料來看,省會級城市裡能在立秋節氣入秋的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而且時間上也都在8月中旬了。
(圖片來自中國天氣網)
具體到今年來說呢,雖然已經立了秋,但高溫預警還在照常發著。(圖片來自中央氣象臺)
高溫的推手副高,仍然盤踞在華北南部往南到江南一帶。
至少一直到本週末,河南山東往南,到兩廣一帶很多地方還會有高溫天氣,杭州啊、南昌啊、長沙啊……這些省會級城市高溫都是不會斷的,氣溫高,感覺悶,還是要好好防暑。
(圖片來自中央氣象臺)
所以不要被立秋節氣這個名字騙了!秋天什麼的,還遠著呢~黃淮以南的地方,9月之後,再提秋天不遲~
前陣子被高溫折磨不輕的華北東北,包括大西北,這周氣溫還行,一些地方最高氣溫已經不到30℃了,可能還談不上涼快,但至少晚上睡覺不用一直開空調了!
-
3 # 中國氣象愛好者
來給你看看立秋這天的全國最高溫度。可以看到,除了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北部,內蒙古和東北的一小部分地區,全國大部都是橙裡透紅,紅裡透紫,那都是炎熱高溫哪。可以這麼說,立秋這天全國真正感受到秋涼的不足5000萬人,佔全華人口比例不到4%;全國大部不僅是夏天,而且是最熱的盛夏。
但是,立秋了天氣熱本來也屬於正常。事實上在中國,不要說南方了,就連老祖宗住的中原地帶,立秋的時候就應該是夏天,真正的秋天要到9月份。立秋這個節氣,本來的意義就不是秋天要來,而是指暑氣開始走下坡路,造成秋涼的冷空氣即將開始出窩。因此,立秋不秋,非常正常。
但是今年的立秋,又確實太熱了點兒。這是因為今年的副熱帶高壓實在是太偏北了,讓高溫也非常靠北。未來這種情況還會繼續:河南、山東、陝西南部以及廣大南方,如果沒有颱風影響,將持續桑拿高溫。在官方天氣預報中,濟南、武漢、長沙等地的高溫預報幾乎是一條直線,一兩個星期內高溫看不到頭,防暑降溫恐怕一直要延續到8月底了。
-
4 # 龍眠1
立秋只是節氣上的秋天來,這和立春天還很冷,立夏,而夏天並沒有直接來到。如此這般,立秋但是暑熱並未全部退出,但是,高溫也只會日漸減弱,它標誌著,從現在開始秋天已經開始,熱只是暫時的。
-
5 # 周天一景
為什麼立秋了有些地方感覺還很熱?這得從地球繞大陽公轉說起。每年6月二十二日前後,地球上按中國農曆是二+四節的夏至,這一天太Sunny直射點到達北迴歸線附近,因而北半球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 ̄天,此後太陽直射點南移,在南移過程中所經地區都受太陽直射,因而這些地區還是相當熱的。而立秋就在這個時間段內,如2o|8年立秋在8月7日2|點多。立秋並不是夏的正式結束,炎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秋是一個由熱到冷過渡的季節,大約在立秋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真正感受到秋的涼意,那時天高氣爽,即使氣溫有點高也被秋風給吹散了。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難免有謬誤之處,請眾友多指正。
-
6 # Ww巖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持續日數約7—15天。
臺北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
這就是為什麼還要熱上幾天,好在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多了,空調處處安裝的是,就是農村也有很多家庭裝上了空調。
那像我的小時候,就沒見過空調,偶爾見到的也就是個大吊扇。
回覆列表
雖說已經是立秋,可是副高不退,高溫不倒!
過去10天,整個北方,都是高溫籠罩!
所謂“晚立秋,熱死牛”。雖說這個說法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秋天熱起來,其實是不留情面的。今後幾天,黃淮一直到江南、華南北部的大範圍晴熱天氣將會持續,在副熱帶高壓的直接控制或外圍高壓區影響下,從山東、河南一直到福建、廣東、廣西不少地方將繼續出現高溫。到今天,已經是中央氣象臺連續第26天釋出高溫預警了。
目前看,一直到週日,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將是高溫核心區。對應省會級城市,合肥、武漢、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長沙,齊刷刷地預報連續性高溫會至少持續到週日(12日)。之前的高溫緩解都是靠颱風發力,根據目前的形勢預報,很難確定高溫何時才能結束。
這輪的高溫,和7月中下旬南方的大範圍高溫類似,依然體現出絕對值不算很高,但具有溼度大,體感悶熱的特點。大城市中,合肥昨天下午14時氣溫38.1℃,相對溼度50%,體感溫度高達49℃。而安徽北部的淮北,昨天下午14點25分,35.3℃氣溫和72%的相對溼度,直接讓體感溫度超越了50℃。
除了相對溼度之外,關注一個能反應悶熱程度的指標——露點溫度(露點溫度指,空氣在水汽含量和氣壓都不改變的條件下,冷卻到飽和時的溫度。形象地說,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為露珠時候的溫度叫露點溫度。露點溫度本是個溫度值,可為什麼用它來表示溼度呢?這是因為,當空氣中水汽已達到飽和時,氣溫和露點溫度是相同;當水汽未達到飽和時,氣溫一定高於露點溫度。所以露點與氣溫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氣中的水汽距離飽和的程度。在當前江淮到江南一帶午後氣溫在35℃上下,而露點溫度30℃上下的情況,悶熱程度可想而知)。一般情況下,露點溫度超過20℃會有悶熱感,超過24℃就很悶熱了,昨天安徽北部達到了28-29℃。今後3天,長江中下游等地的露點溫度高達25-27℃,配合35-36℃的氣溫,體感普遍超過40℃。
相對南方,在此前氣溫居高不下的華北中北部、東北等地則是另一種景象。在冷空氣的衝擊下,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一帶,未來最高氣溫普遍在25℃上下,天氣可以說是涼爽了。通常每年進入立秋以後,甘肅、寧夏、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部分地區就會陸續開啟入秋程序。大城市裡,呼和浩特常年8月13日就會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上文提到,未來環流形勢存在不確定性,現在還不敢斷言具體哪天入秋,但呼和浩特距離秋天應該不遠了。